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在古代人们说话也有地方的差异 他们是如何交流的

2021-07-15 来源:凯风网综合

历史,就是过去的事,他是客观存在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朝代,每个朝代都尤其独特的魅力,它们吸引着众多人前去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纵然隔着千年的历史,有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差距,我们还是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去学习和认识古代人的思想,以及古时的人们生活方式。

而我们之所可以对古代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全都要归功于文字的作用。谈及中国汉字,在历史上有着巨大贡献的人那就是秦始皇。正是因为秦始皇下达命令统一了六国的文字,才让不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习俗的人们能够互相理解彼此。这一点上看,虽然秦始皇是个暴君,但还是有相当大的历史功劳的。

统一文字固然是好事,但对于思想和文化的传播交流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语言。我们经常说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由于地域山川的阻隔,形成了不同地区的人的聚集。因此造成了人们在说话时会有地方的差异,这就是我们所称的方言。

虽然我国是个方言大国,尤其在南方,十里不同音的现象相当普遍。但在当代社会中,大多数的人都会说普通话,所以不存在交流困难的问题。

但在古代,古人们所说的话与今人的话是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可没有如今的普通话。譬如,根据历史记载,苏东坡家住四川,方言自然说的是四川话。而北宋的皇帝居住在河南,那么身为朝臣的苏东坡会用四川话与皇帝进行沟通吗?

还有一个例子,康有为乃是地道的广东人,而清朝的都城位于北京,戊戌变法时,光绪帝又如何能听懂康有为的粤语呢?

其实,古人虽然没有普通话,但有雅言这种东西。何为雅言?即以国都当地的方言为标准的语言。秦朝那会,秦始皇横扫六合,定都咸阳,因此雅言便是咸阳话。那会走南闯北的人想要交流,必须学会一口流利的咸阳话。

后来到了西汉,国都改到了长安,东汉又建都洛阳,彼时的雅言又变成了西安话和河南话。因为有了这个前提,便不存在方言的隔阂了。

不过问题来了,倘若一代王朝一个雅言,对于百姓来说,学起来岂不是苦不堪言?其实,雅言在东汉之后,便开始定型。众所周知,东汉后便是晋朝,虽然西晋同样将国都建在了洛阳,但从东晋开始,国都便到了南京。

而这会的雅言,是结合了洛阳方言和南京当地吴语形成的一种金陵雅言,即我们后来所熟知的吴音。这个雅言,在隋朝时被发扬光大,之后便成了我国古代一直常用的雅言。即便朝代更迭,也再未改变。

只是元朝时,蒙古人统一中原后将蒙语作过一段时间的国语。但明朝建立后,又改回了金陵雅音。即便后来满清入关建立清朝,也并没有将他们的满语变成雅言,而是套用的金陵雅音。只不过,这个金陵雅音混合了北京方言,变成了后来的北方官话,也就是如今普通话的前身。

历史证明在古代没有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而是一种官话。这也是一种标准的语言,用来保障彼此的正常交流。正是因为这样的习俗,使得朝廷之间的对话才能够没有障碍,而对于其他的普通人,由于当时交通的不便利,通讯的方式也比较落后,各个地区的流动人口比较小,因此大部分人的交流是没有障碍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