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什么都得回老家?原因有三

2021-06-17 来源:腾讯网历史

《尚书》记载:"大夫七十致仕,老于乡里。"

古代统治者建立了科举制度,使得那些寒门子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员为国效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官员们也有三六九等之分,各种等级制度非常的严明,除了对官员的等级制度规定非常严明之外,对于官员退休之后的规定,也是非常的严格。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什么都得回老家?不止因为落叶归根。

古代一般认为,一个官员的法定退休年龄是70岁,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也是最终没落的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君主专制。早先的王朝规定官员在60岁之后便可以退休,并且给予他们退休金,而历代皇帝对退休制度有了些许的改动。之后,清朝官员的退休年龄也逐渐从60岁变到了70岁。

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

那么为什么官员们在退休之后,都会选择回老家呢?其实这些官员们也是有着自己的原因的。对于一些官员来说,在退休之后,唯一的去处可能只是自己老家了,因为他们作为官员可能了解一些官场的信息,这些退休的官员可能会对一些官员造成威胁。那些官员选择回老家,这样与世无争,显示自己远离政局,无心政事。

这些官员落叶归根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有所联系,不只是官员,每个中国人心中最向往的还是自己的家。虽然远方再好,但最柔软的地方还是自己的家,家是避风港,这些官员们在经历了一辈子的沉浮之后,并无心于福华,他们心中只想归家。

并且古代官员们就任官的地点,一般都不是自己的家乡。因为古代的统治者警惕官员,害怕官员在自己的家乡任职,会变成地头蛇,通过自己的人脉,为自己巩固权力。所以古代对于官员,一直采取的是让他去其他地方做官并让他们远离家乡的做法。这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事情,使得地方权力相对被中央控制地方不至于势力割据。但是这对于那些官员来说,导致他们背井离乡,远离自己的家乡,可能颠簸半生。有官员们都不愿意在自己退休之后,还留在一个和自己家乡无关的地方度过终老,他们想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在自己家乡度过自己人生最后一刻。

固定的房产

有些官员们并不是想着落叶归根的说法,而是说基于各种理性思考,回家是最佳选择。古代官员在退休之后可能会接受一些退休金,但他们几乎没有房产。如果还在京城养老的话,没有房产是很难居住的,回老家的话,有固定的房产,有一个相对舒适的养老环境,所以这些官员们即便不想回家,也无奈只能归家。

政治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出于政治了,那些退休的官员们和那些仍然在朝的官员的联系要切断,只有他们回家才可以切断这样的联系。对于皇帝来说,这些退休的官员们仍然有着威胁,只有他们真正告老还乡,才能不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这些退休官员们对于皇权来说,仅仅是一种没有利用价值的工具,他们告老还乡才能让皇帝真正放心。那些官员们告老还乡,也是有着出于自己内心的因素,他们为国家的未来付出了自己的青春,最终告老还乡,享受一个安静的晚年也是人之常情。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