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历史上最热夏天出现在乾隆八年 到底有多热

2021-04-26 来源:腾讯网历史

随着大气环境污染的加重,高温天气越来越普遍,人们已经到了没有空调就无法在夏天生活的程度了,这时候不免有人羡慕起来,觉得古代到处都是参天大树小桥流水,即便古代人穿着左三层右三层,但似乎却一点都不热,还有股飘飘欲仙之感,所以他们一定没有感受过热得像狗一样的日子吧?

其实不然,历史上也是出现过大规模热灾的。这里首先要说一下,热灾并不等于旱灾。热灾是因为气候突变导致热浪侵袭,以至于出现各种自然灾害的统称;而旱灾是由气候异常导致土壤水分不足,以至于农作物歉收的一种气象灾害。所以热灾也包括了旱灾,旱灾只是热灾表现的一种;旱灾的危害作用在社会,热灾的危害突出在人体。

而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最惨烈的热灾,气象学家普遍认为是在乾隆八年,也就是公元1743年的这一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因为当年很多个地方志里都提到了这样的异常灾害,比如说《续东华录》说北京“六月丙辰威暑”;《续天津县志》说天津“五月人多热死”;《高邑县志》说河北“薰热难当,铅锡销化,人多渴死”……

这一场高温可以说是涵盖了整个华北地区,土地和石头都被晒焦,连屋顶上的瓦片和铅铁等金属都融化,墙角阴凉处也是犹如火烧,很多商人旅客死在路边。当时中国气象局主任和首席张德二,凭借自己的多年的研究经验,换算出了这一年7月20日到25日下午的最高温,竟然达到了40℃,7月25日同一时间段的温度达到了44.4℃。

这样高的温度自然影响到了河流,也影响到了水源,于是自然而然就出现了旱灾,百姓颗粒无收,民间多怨声载道,仅仅12天就死了11000人,乾隆见此自然要拨款放粮救济,据《清史稿》记载是拨了40万石,还就近在京师发放药物。不过这些都是杯水车薪,不少人开始骂他,慌慌张张的乾隆就搞起来了求雨这一套封建迷信。

同时为了表达自己的忧心忡忡,他还写了首诗——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展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意思是想到煎熬的百姓,自己这里清凉解暑却无心享用,于是大家也觉得他确实在想办法,没有弃万民于不顾,渐渐就被安抚下来。可这首诗里面用的对比,却还是很讽刺——皇帝在宫中根本感受不到热浪,他的消暑利器可比百姓的多。

其实古代人消暑的方式也是在吃穿用上花心思。在吃上,古代人会在冬天的时候储冰,放在地窖中放到夏天,也会利用硝石人工制冰,所以到了夏天就会有冷饮,结合一些中医的清凉食补,也能够达到很好的降温效果;穿自然是往薄方面靠拢,并不是一年四季都层层叠叠,而且他们的衣料也能做到很轻,比如说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

在用一方面,他们有扇子,各种各样的扇子,一开始是实用,后来绝对做到了观赏和实用一体,所谓“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就是了;还有瓷枕凉席等等一系列冰凉的寝具,虽然瓷枕说很坚硬,但绝对是消暑利器(之前有专门写过一篇文);最后当然就是古代的冰箱——冰鉴了,分两层,外层放冰,内层放瓜果和酒;还可以找地方避暑。

然而在以上的这些方法里,老百姓能够用上的,也就是扇子和凉席了,这两类百姓们自己就能做;但冰并不是老百姓可以弄到和储藏到的东西,它甚至有专人管控,虽然到后来普遍起来了,但资源还是倾向皇族,他们用剩下的,才能流通到民间;瓷枕之类的也是稍微好一点的人家能够用得起的,更不要说什么避暑山庄。所以热死的只有百姓。

这一场热灾直到9月份下了一场大雨,才算有点缓和的迹象,死伤的情况得到了遏制,瘟疫也没有大规模扩散开来,不过功劳当然又被算在了乾隆头上。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