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原创】林黛玉和薛宝钗PK 谁比谁更美

作者:笑春风 · 2017-06-27 来源:凯风网

 

  什么是美?美丽的人又是什么标准?可以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个人不同,站的角度和持有的立场不同,对美丽的定义或许也就不一样。但如果拿出两个世人普遍认同为美的女子,让大家来分析一下,她们两个哪个更美的话,是不是也另有一番滋味?

  中国古代一直不乏对美人的描写。“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说的是貌若天仙的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说的是倾国倾城的李夫人;“恍然似一块美玉无瑕,娇花欲语,脸衬朝霞,唇含碎玉,绿蓬松云鬓,娇滴滴朱颜,转秋波无限钟情,顿歌喉百般妩媚。”说的是能歌善舞的妲己。

  《红楼梦》中对林黛玉和薛宝钗又是怎样描述的呢?让我们一起细细看来。

  外貌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是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对林黛玉的一次较为细致、全面的描写。通过此处描写,一个双目含情、行动袅娜、心灵聪慧的美女子跃现在看官眼前。

 

  “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又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这是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对薛宝钗的一次较为细致、全面的描写。通过此处描写,一个肌骨莹润、举止优雅、容貌靓丽的女子浮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她们两个美人,哪个更美些呢?有很多读者可能喜欢黛玉的娇小可爱,也有一大部分读者倾慕宝钗的丰满端方,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觉得宝钗略胜一筹。因为,我们看到文本中,在对宝钗的描写中写到“人多谓黛玉所不及”。

  才华

 

  第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后,归家省亲,看到大观园别样景致、众多匾额,因令“妹辈亦各题一匾一诗”。林黛玉作的是:

  世外仙源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薛宝钗作的是:

  凝晖钟瑞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当看完妹辈们所题的匾额、所做的诗词后说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通过贾元春之口,我们可以看出,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的才华是高于众人之上的。通过拜读两人所题与所做,我们也不难发现她们两人的文学造诣,但是,究竟两人哪个更有才华些呢?

  书上没有给我们明确的说明。但是,书上有这么一段话,值得读者注意。书上这样说“原来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贾妃只命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作,只胡乱作一首五言律应景罢了。”通过黛玉此时的心里活动,我们不难发现,第一,黛玉才由未尽。因为她原本想多作几首诗,但“不想贾妃只命一匾一咏”,因此“倒不好违谕多作”,说明她还能写出更多优秀的诗篇来;第二,黛玉才未到此。因为她“只胡乱作一首五言律应景罢了”,在她“胡乱”作的情况下,就被贵妃称赞为好,那如果“仔细”去作的话,会不会更好?

  行事

 

  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中,当贾母问“看到之前谁带过这样一个麒麟”时,当时宝钗就说:“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探春就夸赞宝钗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听到别人对宝钗的夸赞后,黛玉不但不附和,然而却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

  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就是尊重。言谈中处处夹枪带棒,交流中不时充满讽刺,这样的人是很难赢得别人的尊重的,也更难稳固地立于人群当中。当贾母有疑问,自己不能解答,而宝钗回答了贾母时,本身就说明宝钗的记忆好,说明宝钗“时时留意、处处留心”。这原本就是值得自己去向人学习的,可黛玉不但没有夸赞宝钗,反而泼了一盆冷水,讽刺了宝钗一番。知道的说黛玉心直口快、没有心机、不随波逐流,但不理解黛玉的,又会怎样想呢?

 

  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中,宝钗在之前他们一起行令时,发现黛玉说的有几句比较陌生,就对黛玉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并不知道什么原因,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宝钗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黛玉不解,只管发笑,心里也不免疑惑起来,口里只说:“我何曾说什么?你不过要捏我的错儿罢了。你倒说出来我听听。”宝钗笑说道:“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便上来搂着宝钗,笑道:“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再不说了。”宝钗笑道:“我也不知道,听你说的怪生的,所以请教你。”黛玉道:“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不说了。”宝钗见他羞得满脸飞红,满口央告,便不肯再往下追问,因拉他坐下吃茶,款款的告诉他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女子无才便是德。闺阁中的女子,本应以针黹纺织为务,就是看书也不过看些《女四书》、《烈女转》、《贤援集》等书目,认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瞎罢了。至于“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等这些容易移人性情的书,还是少看为好。得知看了这些“异类”书籍的宝钗,不但没有告诉其他人,而且还推心置腹的劝导黛玉,把自己的经历与想法分享给黛玉,使黛玉“心下暗伏”。像宝钗这种时刻为他人着想,一心为他人分忧,真心实意宽慰他人,又怎会不惹人喜爱?怎会不受人尊重?怎会不引人拥护?(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千里 青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