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原创】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唐代公主婚姻管窥

作者:白来勤 · 2017-05-04 来源:凯风网

  

  唐代公主的婚姻,同选驸马与后妃一样,很重门第家世,公主必得“选婚华族”。唐朝前期,“尚主皆取贵戚及勋臣之家”,公主们嫁皇室贵戚者最多,她们或嫁皇室外甥,即长公主之子,比如:太宗李世民女巴陵公主嫁姑母平阳长公主之子,高宗女太平公主嫁姑母城阳长公主之子,玄宗女惦晋公主嫁姑母代国长公主之子等等。或嫁外戚,比如:太宗长女长乐公主嫁母亲长孙皇后外甥,兰陵公主嫁祖母窦太后族予,太平公主再嫁、三嫁都是母亲武氏家族之子,中宗女成安公主嫁韦后侄儿等。其次是嫁勋贵名臣子弟,比如:太宗女清河公主嫁勋臣程知节之子,临川公主嫁勋臣周范之子,襄城公主嫁宰相肖禹之芒,高阳公主嫁宰相房玄龄之子等。

  皇帝以下嫁帝女,作为对大臣的恩宠笼络,女作王妃男尚主是勋贵家的殊荣。郭子仪在《谢男尚公主表》中说:“臣本寒素,愧非阀阅……陛下特收贱族,许以国姻……糜躯粉身。不知所报。”其中既有对自己门第不高的惶愧,又有对许嫁公主的感激。公主中大概只有两个例外,那是高宗肖淑妃的两个女儿,因为母亲被武则天治罪而幽困掖庭,三十未嫁,后被配给两个卫士为妻。

  唐中期以后,公主们虽然仍有不少嫁贵戚功臣之家,但选尚主标准有了一些变化。一是开始看重文雅之士,这大概是因为社会上重文风气日益增长,进士科越来越为所重。宪宗羡慕权德舆的女婿翰林学士独狐郁有美才,感叹说:“德舆得婿郁,我反不及邪(耶)!”于是便命令宰相选取公卿士大夫子弟中“文雅可居清贯者”,诸家多不愿。选到了杜佑的孙子杜棕(诗人杜牧之弟),宪宗很高兴,将岐阳公主嫁给了他。唐敬宗也曾命令每年在科举选人中择婿匹配公主们。宣宗更重进士为女婿,命令宰相在进士中为公主择婿。第二个变化是由于重门第显贵变为重门户清素、崇尚礼法的士族人家。这是由于德宗、宣宗等中期以后的皇帝十分钦慕山东士族的家风礼法。宪宗命令公主要选有门阀者作匹配:宣宗命令在士族中选人尚主,井将他的爱女万寿公主嫁给山东土族进士郑颗,广德公主嫁给世代儒行著称的于琮。

  另外,由于中唐以后皇室衰微,藩镇势强。公主的婚姻受到政治牵扯比前要多,有不少公主下嫁藩镇将帅之子。这不是由于选尚标准的变化,而且政泊形势所迫。皇帝不得忍痛牺牲女儿来笼络藩帅,换取他们的忠实。这些公主有时简直就是人质。比如德宗女嘉诚公土嫁藩帅田绪。新都公主嫁田华,义章公主嫁藩将张孝忠之子,宪宗女永吕公主嫁节度使于顺等等。在公主婚姻中这是政治交易味最浓一种,也是不幸的一种。

  尚主虽然是极大荣耀,然而却没有几个人家愿意领受这份殊荣,公卿子弟、士族人家避之唯恐不及。甚至还有因此而结怨的。太平公主许嫁薛绍后,弄得薛绍家愁苦万分,薛绍的哥哥为此去请教族祖,族祖只能劝以“恭慎行之”,又感叹“不得不为之慎也”。宜宗选驸马,“衣冠多避之”,有人推荐进士王徽,王“闻之忧形于色”,向宰相哀求,才得以免婚(《旧唐书·王徽传》)。而出身士族的郑颢本来已经准备与士族卢氏女成婚,结果被白敏中推荐,作了驸马,竟因此与白结怨,时常在皇帝那儿说白敏中的坏话。人们这样害怕娶公主,第一是怕政治斗争的牵连和帝王家的权势,唯恐无端招来祸事。唐朝民谚说:“娶妇得公主,无事取官府”,说出了人们对尚主的顾忌。这种情况历朝都一样,只是唐朝更严重罢了。第二是怕公主的骄横和无礼。这倒是唐代的突出特点了,因为唐朝公主素以泼悍和不守礼法著称。李唐皇族本来就不讲究礼法,公主们又从小养尊处优,所以常常自幼就养成一种骄悍、放纵性格。宣宗的女儿永福公主和父亲一起吃饭,犯了脾气,当场就把筷子折断了,宣宗叹息说:“性情如是,岂可为士大夫妻!”这些公主嫁到婆家,有权有势作依恃,更常常恣意行事,不把伦常礼法,闺训妇道放在眼里。“公主自置群僚……宅中各有院落,聚会不同,公主多亲戚聚宴,或出外盘游,驸马不得予之。”驸马与公主相见如同婢仆,不敢顾盼。“公主即恣行所为,往往数朝不一相见”(《中朝故事》补辑)。高阳公主为了让丈夫与兄长分家,让兄长贬官,就诬告他对自己有无礼举动:她自己与和尚私通,赠送宝物钱财以亿万计,然后又找两个女子送给驸马。宜城公主派人把丈夫的外宠抓到后,割其耳鼻,剥其阴皮,蒙在驸马脸上,又割断驸马头发,让他在厅上判事,集合所有官吏来看(《朝野佥载》补辑)。公主们这些所作所为,正是当时社会风气与权势结合的产物。在千年以来夫为妻纲的社会中,男性是很难习惯于忍受这种妻为夫纲的母系家庭的,自然更难容忍妻于的放纵和为所欲为,这也就不难理解人们为什么对尚主避之如水火了。

  至唐中后期,皇帝日益崇尚礼法,公主们的非礼行为常常使得皇帝觉得脸上无光,所以开始注意用礼法约束她们,德宗前,公主下嫁,公婆便拜儿媳,公主不答礼。德宗命令礼官制礼,让公主们象平常人家一样拜见公婆长辈。宣宗也诏令嫁到士族家的万寿公主,必须执妇礼,不许轻视夫族。有一次驸马的弟弟病危,公主却去慈恩寺(今大雁塔)看戏,宣宗生气地叹息:“我怪士大夫家不欲与我家为婚,良有以也!”立召公主回宫,狠狠教训了一顿,谴回夫家。据说,从此以后,公主们都比较守礼法、卑委怡顺、无骄贵之气被人称作贤妇,比如宪宗女岐阳公主、宣宗女广德公主等等。不过这种事例实在是少数,而且大都在唐皇帝提倡礼法之后。

  人们不愿娶公主,那么公主们从自己的婚姻中又得到了什么了呢?应该说她们的婚姻和爱情生活多半是不幸福的,这是因为她们的婚姻常常是政治交易。所以选尚有各种政治、门第考虑,往往不重人才,自然更不会考虑她们个人的感情了。这就使得她们常常对驸马很不满意。太宗女丹阳公主下嫁武将功臣薛万彻,薛愚钝而无才气,公主嫌弃,数月不与他同席,后来太宗出面为之和解,当众有意夸赞女婿的才华,哄得公主高兴,才与驸马和好(《隋唐嘉话》上)。驸马不少是畏于权势的谋功利而尚主,对公主毫无好感,这自然更是公主婚姻和爱情生活不幸福的根源。婚姻的不成功、贞节观念淡薄与帝子的权势三者结合,就使得公主放荡不羁,另找情人成了极为普遍的现象,有的公主甚至有一大群男宠,在男女关系上她们成了唐代妇女中最自由的,

  另外,唐代公主婚姻千百年来最受入瞩目的是她们的再嫁风。仅唐朝前期自高祖之女到肃宗之女共有公主98人,改嫁者竞有27人,其中还有三嫁四嫁,看来“皇帝女儿不愁嫁”谚语,并非全部事实。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华阳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