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原创】皇帝入错行后果很严重:两人亡国一人酿天下大乱

作者:穆选选 · 2016-07-27 来源:凯风网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是一句朴实无华的民间谚语,但是道理却很深刻,入错行,结局不仅是倒霉,搞不好还会很悲惨。普通人入错了行,要么一生碌碌无为,要么牵累家人,但是皇帝一旦入错了行,后果就比较严重,不仅仅是个人的不幸和家人的悲惨,甚至可以导致亡国,自己做了亡国君,还要让百姓忍受亡国奴的屈辱和悲痛。

  李煜——“千古词帝”成了亡国君

南唐后主李煜

  如果李璟不那么有才,如果李煜不那么醉心于诗词与歌姬,如果赵匡胤没有发动陈桥兵变,如果那一年的秋天来的不那么匆匆,世间便少了一位“亡国之君”,多了一位“花间词客”,只是,历史没有如果。当沉湎于诗词娱乐的李煜碰上雄才大略的赵匡胤,注定是一场覆水难收的人生悲剧。

  李煜当皇帝纯粹就是被逼的,他即不懂管理之方,也不会用人之术,是一位十足的末代昏君。史书上记载李煜崇尚奢侈,醉心于佛,在李煜的倡导下,南唐几乎成了佛国,遍地寺庙和尚。除了醉心佛学之外,李煜真正喜欢和擅长的是诗词,当然话说得不太好听一点,如果没有亡国,他的诗词成就可能还没有那么高。李煜早期的诗词无法摆脱“花间体”的藩篱,永远透着一股厚厚的脂粉气息。亡国之后,那种深切的亡国之痛和屈辱让他的诗词得到了一次质的升华,人们几乎已经忘却他是一位亡国君,只是惊叹于他诗词的才华,与他一起感叹时光易老,愁绪百结。

  赵佶——“书画大师”成阶下囚

宋徽宗赵佶

  赵佶的祖先赵匡胤让入错行的李煜做了亡国君,而赵佶又是入错行葬送了北宋王朝,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纵观赵佶当政,治国乏术,祸国殃民。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能锐意求治,广开言路,选拔能臣,实施一些温和、平稳的改革措施。结果后来受奸臣蒙蔽,再加上自己一心沉醉在书画当中,北宋王朝在他手里败亡也就不足为奇了。

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除了绘画天赋极高,宋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独步天下,直到今天相信也没有人能够超越。据说宋徽宗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些似乎都不在他关心的范畴以内,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可见国家在他眼里如草芥,真正入错了行。

  李隆基——“梨园始祖”晚节不保

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初期,正是大唐王朝的鼎盛时期,英明神武的玄宗皇帝开创了继“贞观之治”后有一个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开创了盛世之后,唐玄宗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正直的宰相张九龄等人先后被罢官,李林甫爬上了相位,大唐王朝就像一艘急需修补的大船,开始朝着风雨飘摇中驶去。

  唐玄宗富有音乐才华,对唐朝音乐发展有重大影响,他爱好亲自演奏,擅长作曲。登基以后,在皇宫里设教坊,“梨园”就是专门培养演员的地方。唐明皇极有音乐天份,乐感也很灵敏,经常亲自坐镇,在梨园弟子们合奏的时候,稍微有人出一点点错,他都可以立即觉察,并给予纠正,这是后来称戏班为“梨园”的由来,这样一位能歌善舞的风流皇帝想想也是醉了,只是后来“安史之乱”造成天下大乱,从此大唐王朝一蹶不振,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