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原创】古代江湖绿林好汉标志性配置——朴刀

作者:谢云涛 · 2015-12-02 来源:凯风陕西

  在我国四大名著《水浒传》或者单田芳老先生唐宋时期的评书里,我们会经常看见或者听到绿林好汉的无数武林故事都和一个名字叫“朴刀”的有着不解之缘。如何没有这个家伙什,好像不配行走江湖,它可是我国古代行走江湖绿林好汉的标配。

  

朴刀图片(网络图片)

  朴(朴音坡pō)刀,也写成博刀、泼刀、或钹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冷兵器。朴刀是大刀的一种,是一种木柄上安有长而宽的钢刀的兵器。使用时,两手握着刀柄,像使用大刀那样,利用刀刃和刀本身的重量,来劈杀敌人。就其长度而论,不是长兵器,而属于短兵器一类。全长约60-150cm,刀刃长度在45-70cm之间。从外形看,和大刀没什么两样,但是和大刀相比,刀刃(即刀身部分)占的比例比较大,这是朴刀不同于大刀的最明显之处。由于是用两手握着使用,故又有“双手带”之称。朴刀还有一个别名,叫做“太平刀”。这是由于在清末太平天国的士兵都使用朴刀而得名的。

  宋代以前民间就有

  “朴刀”作为一种兵器在宋代、元代的通俗文艺作品中屡屡出现(下面将举例说明),却不见于宋人曾公亮编著的《武经总要》的记载。书中说:“刀之小别,有笔刀军中常用。其间健斗者,竞为异制以自表,故道有太平、定我、朝天、开阵划阵、偏刀、车刀、匕首之名。掉则有两刃山字之制,要皆小异,故不悉录。” 书中绘图介绍了八种刀。包括掉刀、屈刀、欢耳刀、掩月刀、 戟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独不及朴刀,可见兵学家并不把它视为真正的武器。它只是流行于民间、而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粗陋的兵器。

  朴刀大量出现于宋代,其实在我国较早时期就出现了。据《汉书·公孙弘传》记载,公孙弘在做汉朝丞相肘,向汉武帝建议,禁止民间拥有弩。弩是中国古代极为先进的远程攻击武器,公孙弘认为,禁绝民间拥有弩,图谋不轨的人就不敢作奸犯科了。

  公孙弘的提议遭到了时任光禄大夫的吾丘寿王的坚决反对。他认为,民间兵器不是用来为害,而是用来禁暴讨邪的。光是禁绝民间武器而不注重统治方法,并不足以安定地方。皇帝应该考虑的,是改进统治方法,以消除地方上的盗贼和悍匪;在民间禁弩,并不能阻止坏人搞到它,因为他们本就不怕违法;这反而让良善之民手无寸铁,任人宰割。吾丘寿王说完了,“上以难亟相弘” ,公孙弘哑口无言为之折服,此义遂寝。

  顾炎武在《日知录之馀》中记载,唐中宗即位时,朝廷有人建议禁绝岭南首领的兵器,时任黄门侍郎的郑惟忠表示,“家有鹤膝,户有犀渠”是民间的习俗,一旦轻易变革这习俗,恐怕会引发社会不安。“鹤膝”,指的是短矛类的兵器。唐中宗同意,民间得以继续拥武器。

  汉唐的胸襟气度,在几百年之后的宋朝被一扫殆尽。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出身于武夫,使得一手好棍棒,练得一身好拳法。然而赵匡胤登基后,就制定了宋朝的根本大法《宋刑统》。在《宋刑统》中明确规定:“诸私有禁兵器者,徒一年半(谓非弓、箭、刀、楯、短矛者)。”也就是说,除了弓箭、刀楯和短矛等近身防御性武器,诸如甲胄和弩等远程武器都不准民间私藏。我们在一百多年后成画的《清明上河图》中会发现,尽管街道繁华,人声鼎沸,画中814位各色人物却是不拿兵器的。

  随着时间推移,宋代对武器的啻 制就像拧螺丝般愈加严密。于是乎,宋代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官方的兵器做工精良,形制多样。就以刀为例,成书于宋朝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描画了八种形制的长刀,分别为屈刀、掩月刀、眉尖刀、凤嘴刀、棹刀、戟刀、笔刀、陌刀等,总称为"刀八色"。至于宋军用的短刀,《景定建康志》中的建康都作院,就能生产破阵刀、掠阵刀、皮鞘刀等,总之是种类繁多,华丽无比,而民间能拿得出手的.只有一种--朴刀(朴音坡,pō),它甚至不能算兵器

  一道禁令名声大震

  “朴刀”在正史中的出场,与一道道禁令相关。宋仁宗天圣八年(1031年)三月,皇帝下诏:“川陕路不得造着挎刀(‘着挎'指别在腰间)。”违反禁令者,将判决遣发。

  五日,时任利州路转运使的陈翼向朝廷递了一份奏疏.恳请皇帝收回成命。陈翼说,这种刀的刀身是可以随意拆卸的。若将其安装在短枪杆或柱杖头上,就组成了“拨刀”,若安装在短木柄上,就是“畬刀”。而“畬刀” 不仅是朝廷想象中的凶器,还是老百姓必需的生活用具。川陕路地区山势陡峭,耕地稀少,百姓想讨口饭吃,只能进山开荒。而刀耕火种,就要用到这款“畬刀”。若是禁了“畬刀”,要妨碍农业生产。皇帝取消了诏令。

  “拨刀”、“ 朴刀”、“ 畬刀”、“博刀”,据汗青先生在《宋刀一种小考: 朴刀》中的考证,其实是同一种流传于民间的工具刀,由于异地口音不同、官员传抄有误的缘故,故有这么多种叫法。但既然是刀,就有杀伤力;有杀伤力,就可能扰乱社会治安,破坏社会秩序。五年后的景佑二年(1035年), 广南路转运使的一封奏疏触碰了朝廷敏感的神经。据转运吏讲,现在做强盗闯江湖的,都手持一把“博刀”,即便抓了也只是打一板子,处罚太过轻微,不能震慑犯罪。本来“博刀”是一种长而有短的刀具,通常允许民间持有。到强盗拿了它,就非同小可,于是,朝廷诏令广南东西路“民家不得私置博刀,犯者并锻人并以私有禁兵论。”

  朝廷想禁绝博刀的难度,不亚于不准人民购买菜刀锄头,效果可想而知。宋徽宗末年,民间私自锻造博刀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宣和七年 (1125年)宋徽宗下诏,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收缴博刀的专项行动,并关停锻造博刀的小作坊。皇帝命令诸路主管刑事的提刑罚司巡行管片区域,将其当做重要工作来抓。不知道这次专项行动的效果如何,两年后,首都东京汴梁被金兵攻陷,北宋就灭亡了。压垮北宋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它必欲禁绝的朴刀,而是一起瓜分辽国的金人。

  宋代绿林标志配置

  在记录宋代“说话”和“技艺”资料的专书《醉翁谈录》中把“说话”按照内容分为八类:灵怪、烟粉、传奇、公案、朴刀、杆棒、神仙、妖术等。扑刀类中收录了十一个名目,我们可以确知其故事内容的仅有三四个,如《十条龙》、《陶铁僧》就是上面引的《万秀娘报仇山亭儿》;《青面兽》是杨志卖刀的故事,我们从《大宋宣和遗事》中可以得知其梗概,也与杀人造反有关; 《李从吉》又名《徐京落草》。《水浒传》第七十八回写高俅带领十节度围剿梁山,“十节度使”中有“徐京、杨温、李从吉”。又说,这十节度使“旧日都是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直做到许大官职”。徐京“幼年游历江湖,使枪卖药”是个纯粹的游民。游民落草成为强人,后来又受招安,这是“朴刀”类“说话”的典型情节。朴刀在早期通俗小说中成为强人游民和侠盗悍匪的意象,“朴刀” 类的“说话”则以讲述他们的冒险生涯与传奇般的经历。他们往往出入绿林山寨, 如同北宋绿林豪杰王寂所为,“相与割牲祭神,结为友。出入数百,椎牛、椎豕,掠墓、 劫民、烧市,取富贵屋财,民拱手垂头,莫敢出气。白昼杀人,官吏引避;视州县若无有,观诏条如等闲” (《青琐高议·王寂传》)。 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游民们喜欢这类故事,因为只有在这类故事中,他们的意志才能得以自由伸张, 也使其他一些不能"举动自专由"的人们获得一次发泄的机会。

  “为盗者多持博刀” 时间一久,朴刀成了行走江湖时个人自卫和强人行凶最方便携带的利器。宋时,“说话”、“ 杂剧” 等反映江湖生活的通俗类文学形式又在繁荣的城市中兴起。朴刀就登堂入室.变成典型的艺术象征,登上了文学的殿堂,在市井民众的口耳相传中深入人心。

  元曲李文蔚的《燕青博鱼》里有几句描写梁山强人的装束:“还了俺这石榴色茜红巾,柳叶切乌油甲,荷叶样烟毡帽,百炼钢打就的长朴刀,五色绒剌下的香绵袄。” 从燕青这段颇具自豪感的唱词中可以想象,红头巾、乌油甲、荷叶帽、五色绵袄、长朴刀,大约就是草莽英雄的典型服饰, 而朴刀是这些草莽人物护身和向社会抗争与进攻的武器。在江湖艺人眼中"朴刀"已经是游民的意象。

  其实在南宋时,“朴刀”就在兴起的“话本”书目中占有重要一席了。宋末元初小说家罗烨在《醉翁谈录}中,就专门收录了一类话本,叫做“朴刀局段”。书目内容大都不可寻迹,仅凭名字,依然可见痕迹。例如“朴刀局段”下的杨令公。这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就是北宋开国时的将领杨业。他早年效忠北汉政权,在投降宋朝后十分卖力。986年宋朝北伐辽国,史称“雍熙北伐”。在这场战役中,杨业兵败被俘,不屈而死。由于他的悲惨结局,杨家将的故事在北宋时就很有名气。

  

水泊梁上中人人会使朴刀(《新水浒传》影视剧照)

  翻开施耐庵的小说《水游传},除了英雄都爱喝的酒,歹人都惯便的蒙汗药,给读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无疑就是好汉们持在腰间、舞在手中的朴刀了。一把朴刀,几乎贯穿《水游传》的始终。从九纹龙史进、到花和尚鲁智深,再到托塔天王晁盖、行者武松,他们虽有用得顺手的兵器,但还是会手持一把朴刀,以备不虞。

  (本文第三部分写作时参考了衣冠的《中华遗产》;第一部分参考了汗青同志的《朴刀小考》,顺向两位原著作者感谢!)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