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原创】精忠岳飞的“侠骨”与“柔情”

作者:穆选选 · 2015-11-19 来源:凯风新疆

  关于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而事实上,历史上真实的岳飞不仅像演义小说里面表现的那样,是一位英勇无敌的英雄,同时也是才情满怀的大词人,虽然流传作品不多,但是通过他的《满江红》和《小重山》,一刚一柔、一公一私,展现出了一位文武全才的英雄人物。  

 

  一首《满江红》将我们带回了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那个南宋时期意气风发的年代。绍兴四年,岳飞挥师北上,击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岳飞也因功升任清远军节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飞又败金兵于庐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还。绍兴五年岳飞率军镇压了起义军收编了五六万精兵,使“岳家军”实力大增,而也就是在这时候,皇帝开始对岳飞不满了,你明明是带领着朝廷的军队,为天子效力,现在却自称“岳家军”,天下人只知岳飞而不知天子,当军权威胁到皇权,皇帝就准备动手了。   

  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愤而写下千古绝唱《满江红》。而此时的岳飞自己显然还对皇帝的心思不甚明了,他只知道为国建功立业,却忽略了一个最严重的问题:皇权当立,为国效力就是为天子效力,这也为后来岳飞的被害埋下了伏笔。《满江红》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心,抗战期间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为华夏儿女奋起反抗、共同抵御外侮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首《小重山》,让我们看到了金戈铁马之外的岳飞,夜深人静时静静诉说自己内心的苦闷。绍兴六年(1136)至绍兴七年(1137),他连续指挥军队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国土,形成西起川陕,东到淮北的抗金战线,准备大举收复中原,北上灭金。就在他取得重大战役的胜利,收复中原指日可待的时候,不想伤害宋金关系以不让钦宗返回南方危及自己皇位的宋高宗赵构,起用极力妥协主和汉奸的秦桧为相,停止抗金、迫害主战派,王庶、张戒、曾开、胡铨等均被罢免、除籍、编管甚至杀害,而对岳飞,此时秦桧还不敢动,但坚决制止岳飞再与金国作战。大好的抗金复国形势,有付诸东流的危险。《小重山》一词,正是在这种形势、气候下写的。与《满江红》的“壮怀激烈”不同,小重山忧闷婉约,如果说宋词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的话,岳飞将两者完美统一,这也正是精忠岳飞“侠骨”与“柔情”的呈现。  

  令人惋惜的是,岳飞打着“迎二圣”的旗号,正好戳中了高宗的软肋,如果“二圣”回来了,这天下的大好江山还能是他赵构的吗?所以岳飞的悲剧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不是秦桧要他死,而是最高的当权者——宋高宗。(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墨 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