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古人含冤坐牢后 用这3种方式也许能够补救

2019-10-13 来源:追学网

  都了解,“无辜的人被诬指为有罪,无过错的人受到指责。”那样的人,通常就是说被诬陷的。可是,古时候可沒有人们现如今的劳动仲裁单位,或是是上访单位,因此,如果你感觉有不合理的事儿产生在自身手上的那时候,要维权就只能去“伸冤”了。

   

  当然,喊冤还是有许多方法的:

  第一种就是击“登闻鼓”。也就是广为流传的“击鼓鸣冤”。古代的时候,在官衙大门的左边摆上一面大鼓,怀有冤屈的人,或是已经受冤关押的人的家属,以在门口击鼓的方式,向衙门传递自己的冤情,再由相应的官员做好记录后上报,这种击鼓喊冤的方式,最早出现于汉朝。

  但是,“击鼓鸣冤”却要付出“杀威棒”的代价,凡进去的人,往往都要脱层皮。

  那么,为什么“击鼓鸣冤”还要挨打呢?

  因为,古代的一个县可能只有一个衙门,而这个衙门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人力不够用,怎么办?所以,就要从根本上杜绝一些胡搅蛮缠的案件,以至于,衙门就采用了一旦有人伸冤就要先打“杀威棒”的代价,从而,确保来伸冤的人,都是有真正冤情的人。

  相传,古代的衙役专门为“杀威棒”练就了一身的好手艺,同样是打,可以打的这个人皮开肉绽,但是,并不伤及筋骨,上完药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走动;同样也是打,可以打得这个人表面上没有什么事,但是,却伤及筋骨了,使其数月不能下床,甚至,还有死亡的可能性!

  第二种就是“拦驾喊冤”。有冤情要诉说的人,举着陈情诉状扑通一跪,拦住官员、大臣乃至皇帝车辇的去路,大声诉苦,希望有人来替他主持公道。但是,在封建王朝时期,官官相护的情况相当严重,被拦住的官员,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先将申冤者以“冲突依仗罪”为由,先打上几十大板。若是之后发现他所谓的冤情中有虚报成分,更是要加重处罚。

  第三种就是在临刑之前喊冤。即将被处斩的人,在行刑之前向监斩官喊冤,希望能够查明真相,免自己一死。但基本上人能走到行刑台之上,就说明之前他采用的方式都没有奏效,活着下去的机会也就不大,监斩官也很少理会这种喊冤的行为,都是斩了完事儿。

  当然,除了上述这三种叫冤的方式,在古代,其实还有许多其它的方式来叫屈的,但是,因为都没什么效果,逐渐地也就不再流行于民间了。

  相传,汉高祖刘邦刚坐上龙椅,就有个不是什么善茬的侄子小人得志,在大街上光天化日之下,意欲欺负民女苏小娥。有一个彪形大汉,看他胡作非为,见义勇为地,将皇侄手里拿的木棍打在了地上。皇侄一看,自己颜面扫地,当即大发雷霆,让自己的跟班们对大汉动手。

  一个随从拿着剑本来要刺向大汉,却不曾想,大汉十分灵活,一闪就躲过了,这一剑也来不及收回去,就这么直挺挺地扎在了皇侄身上,把他当场刺死了。皇侄的家人知道后,哪管到底是不是自家儿子先寻衅滋事,就把大汉告进了衙门,觉得是他戕害了自己的儿子。

  于是,这个大汉被判了死刑。

  托了大汉的福得以虎口脱险的苏小娥听说了这件事,决定要救自己的恩人一命。但是,衙门要地,哪是她一个平头百姓可以随意进出的,可是,又不能擅闯,她就和自己的妹妹拿着一面鼓、一面锣站到衙门的大门前,一边猛敲、一边大喊“冤枉!”。

  这件事很快传得人尽皆知,皇帝刘邦也知道了,于是,就亲自审理了这桩案情。在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之后,这位大汉被认定成是见义勇为,还了他一个公道,被无罪释放了。并且,这位民女苏小娥这为恩人喊冤的义举,让刘邦有了一个想法。

  于是,他就规定:凡是衙门,都必须设置一鼓、一钟,以方便百姓喊冤。而且,鼓和钟一旦响起,官员必须上堂,以体现官员勤政,是百姓父母官,乐于为百姓服务。就这样,“击鼓鸣冤”的制度就流传了下来,一直到清末我国的封建王朝结束为止。

  说完了维权的途径,我们再来说说这维权的地方——衙门。

  尽管,在封建时期,我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但是,皇帝就算称自己为天子,他毕竟也是个人,不可能像机器一样无眠无休地连轴转。于是,他把皇权分散下去,再在各地设置许多效忠于自己的机构,来帮助自己统治国家,这些机构便是“官府”。

  在古代,官府又称“衙门”,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武瓦闻见记》中的记载:“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并且,在《封氏闻见记》卷五“公牙”中也说道:“近代通谓府廷为公衙,公衙即古之公朝也。字本作'牙‘。《诗》曰:‘祈父予王之爪牙。’祈父,司法,掌武备,象猛兽以爪牙为卫,故军前大旗谓之‘牙旗’......”

  原来,“衙门”通“牙门”,因为,野兽凶猛,所以,野兽的利齿就是它彰显力量的途径,以至于,人们便用“牙”来作为武力的象征。话说,在春秋时期,诸侯割据,战火连天。想要征战四方的人,一定要有足够的武力作为仰仗,才能所向披靡。带兵的将领们,为表示自己战力强盛,就用猛兽的爪牙来装饰自己的帷帐。

  但是,打起仗来要到处跑,真兽牙又不是哪里都能找得到的,于是,就改用兽牙装饰、齿状边缘的“牙旗”挂在军营门外,因此,军营门也被称作“牙门”。到了汉末,这种称呼逐渐被官方采纳,称“官府”为“公牙”,官府门为“牙门”。可能是决得“牙”字不够大气,遂将“牙”字写作了“衙”。

  从唐朝开始,“衙门”正式作为了官府的名称。到了北宋时期,官府就是“衙门”的印象,已经深深刻入了人们心里,作为起源的“牙门”早已被世人忘却了。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