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战国七雄打了数百年不缺粮 为何诸葛亮一直缺粮

2021-03-28 来源:腾讯网历史

诸葛亮缺粮是必然的,要不然怎么会发明木牛流马来运粮,而要说蜀汉与战国时期对比,为什么战国七雄打仗数百年都不缺粮,诸葛亮却严重缺粮呢?

先讲一下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总计五次北伐,第一次为公元228年,因马谡失街亭致使蜀汉失去有利形势,北伐就此失败;第二次为228年冬,趁东吴进攻,再次北伐,可是因粮草不继被迫退兵;第三次为229年春,此次北伐诸葛亮成功夺取武都、阴平,达到目的,击退魏军;第四次为231年春,此次北伐因李严怕粮运不济,假传旨意让诸葛亮退兵,不过此次确实出现蜀汉粮草供应不足现象;第五次为234年春,诸葛亮经过大量的准备,可是自己却病死在北伐中,蜀军不得不退军。

从这可以看出,诸葛亮北伐,仅第二次和第四次是因为粮草不继,其中第四次还是有李严个人问题,诸葛亮其实在第二次北伐之后,知道粮草是一大问题,有意解决,但缺粮也是蜀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第五次北伐之时,司马懿设想的就是与诸葛亮长期对峙,消耗蜀军粮草,好让蜀军自行退兵。

至于战国七雄不缺粮,而蜀汉缺粮,主要是有以下几点:

一:作战地点不同

战国七雄之间的作战,大多数都是在中原地区,好比五国伐秦,也仅仅是攻到了函谷关,那时主要出力的三个国家韩赵魏,皆是中原地区国家,盛产粮食,自然不会缺粮。

反观诸葛亮,北伐所战之地皆是秦岭山脉,此地形对于蜀汉既是好又是坏,好在于是天然的屏障,有利于保护益州,坏在于秦岭之险,并不利于粮食的运输,这造成运粮始终困扰诸葛亮。

正如《史记》所记载:秦岭天下之大阻也。

第二点:运粮方向

秦国攻下巴国和蜀国,巴蜀之地经过秦国的治理成为秦国的粮仓之一,但是这个粮仓正如当时司马错主张灭蜀一样,司马错认为:“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攻占巴蜀,不仅让秦国疆域扩大,获得粮仓,重点是能够对楚国形成侧翼的包围,为水路南下伐楚提供有利态势,而巴蜀的粮食也是通过水路提供给伐楚的秦军,这样更加方便,避免了以陆路的形式进行运粮,水路要比陆路更加方便、省力。

秦国利用巴蜀之地粮食,仅是为伐楚提供粮食,可是蜀汉则不同,诸葛亮北伐只能走陆路,而且要面对险峻的地势,在古代打仗,运粮本就是大工程,再加上地势的险峻,更加不利于运粮,况且诸葛亮出祁山,想要先占领拢右,这更是加大了运粮的行程,行程越长,运粮队伍的消耗越大,到达目的地所剩粮食越少。

古代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千里运粮,再加上蜀道难,蜀汉运到前线的粮食应该不足一成,这对于蜀军来讲,粮食消耗远比魏军要大得多,说白了就是蜀军的运量成本太高。

第三点:蜀国国力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蜀汉确实从夷陵之战中已经缓过来劲,可是诸葛亮北伐之前,刚刚平定西南蛮夷,国内局势也算刚稳定下来,此时的蜀汉人口也就在百万左右,但是要养着超过十万人的军队,除去这十万人之外,再除去老弱病残,以从商、从官、从吏等人,田地里真正工作的年轻男人能有多少,如果一个国家的土地,要仰仗着女人耕作,那收成会好吗?

益州虽盛产粮食,可是蜀汉时期人口少,相应劳动力就少,土地再多,种不过来,终究还是缺粮。

当然,这些诸葛亮都知道,毕竟蜀汉兵民国力仅仅是曹魏的四分之一,于是诸葛亮想的就是占领陇山,好吞并拢右之地(即陇西),切断曹魏与陇右的联系,进而吞并拢右,这里不仅是天然的马场,拢右之地平坦,更是驻兵屯田的好地方,这样才会大大节约蜀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诸葛亮的想法一直没有实现,所以才不得不一直从益州向前线运粮。

第四点:征战频次

诸葛亮六年的时间,五次北伐,难怪很多人都说诸葛亮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想要着急实现“兴复汉室”的愿望啊!

可是现实却是,诸葛亮北伐给国家也背上了沉重的负担,经济负荷、国力衰退、人口下降等问题,但很多人都说,蜀汉进攻才是最大的防守,诸葛亮是否也是这样想的,已经不得而知了。

相比诸葛亮六年五次北伐,战国时期的战争频次明显要低,战国总计254年时间,数得上的战争三十九起,再加上一些小的战役,就算是一百起,那平均也是两年半才一次,而且这些战争都是七国之间轮流的,甚至还涉及到战国七雄之外的战国小国家,所以相比之下,战国期间的战争频次明显低出很多。

战争频次也决定着一个国家修生养息的时间,蜀汉明显就是在超负荷运作,而战国七雄则是打完休息,休息好了再战。

诸葛亮其实也不愿意北伐,这与自己当时制定的“隆中对”策相背,毕竟荆州对于蜀汉太重要了,没有办法在实现顺流而下,从荆州出兵北上的战略了。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