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商鞅、李斯和赵高 为何最终下场都不怎么好

2021-02-17 来源:腾讯网历史

商鞅是秦孝公时期变法的主导人,担任左庶长,爵位大良造。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上台。秦国的老贵族们合伙把商鞅逼得走投无路,最终只能选择叛国,继而被车裂。

李斯是帮助秦始皇一统六国的关键人物,早年担任廷尉,后期成为大秦帝国的丞相。秦始皇暴毙后,这哥们跟赵高合作,把秦二世胡亥弄上台,结果导致自己被腰斩。

赵高本是服侍秦始皇的一个寺人,因为服侍人的功夫比较好,深受秦始皇的器重,这是最早的宦官弄权。秦二世上台后,政务都交给了赵高,赵高也就成了丞相。结果赵高反戈一击把秦二世弄死了,等到秦王子婴上台后,将赵高斩杀。

我们会发现,这三个人,都曾经是大秦丞相级别的人物,最后却又都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那么从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

一、商鞅变法,给自己留条后路很难吗?

有些人选择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为了建立一些制度,甚至让自己以身试法都在所不惜。商鞅就是这样的人,他为了让秦国的法令严苛,不管什么人犯了错,都必须要受罚。

不过我们可以看看,其实商鞅本身也是违背了法令。在少年的秦惠文王犯罪以后,因为他是秦孝公的儿子,所以商鞅就没有处罚他。

反而把啥事儿都不知道的太傅公子虔给割了鼻子,理由是,他是太子的师傅,就应该代替太子受过!这是什么道理?难道秦国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么?

显然这也是一种偏袒,因为杀掉秦孝公的儿子,那这变法似乎就变了味道,毕竟秦孝公是最支持变法的那个人,他应该是利益获得者,而不是损失者。

既然商鞅都给秦孝公留下了后路,为啥就不能给自己开个后门呢?把变法的所有成果都揽入怀中,这就是商鞅最大的过失。

你一个人,成为了老秦贵族们的公敌,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选择。等到你去世以后,万一秦惠文王是个孬货,废除所有变法成果,那你的所有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吸取教训:

商鞅变法的关键,居然在秦惠文王身上,而不在商鞅身上,问题出在哪儿?问题就出在商鞅大包大揽,让自己一个人成为了变法的唯一领袖。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商鞅至少应该成立一个变法委员会,这里没有委员长,只有常务委员,有什么事情大家商量着一起来办,最后都听命于秦孝公。

而委员会的成员中,一定要让老秦贵族占据部分席位。为啥?因为只有这帮人诚心实意地支持变法了,这变法才能长久实行下去。

变法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点或者一个状态。所以说要想让变法真正实行下去,得不到老秦人的支持,那是很难的。

这么一来,商鞅本人也得到的保护,老秦人也逐渐接受了变法。这样的变法实行下去,即使秦惠文王不怎么支持变法,也会在老秦人的建议下,逐渐改变自己的看法。唯一的缺憾就是,这么做的话,商鞅个人的名声,在历史上就没那么璀璨了。

二、李斯有必要跟赵高合作?懂得满足,难道就这么难?

李斯在秦国没有一统六国的时候,就已经来到了秦国。他先投靠了吕不韦,后来又得到了秦始皇的赏识,继而进入了秦国朝堂。

李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为秦始皇谋划,最终帮助秦始皇逐一消灭了六国,完成了大一统工作。而这个时候李斯也成为了大秦国的新任丞相。

秦始皇亲政以后,是没有设立相邦的,所以李斯这位丞相,可谓是位极人臣。而且李斯和秦始皇的关系相当牢靠,他的所有儿子都娶了秦国公主做媳妇儿,所有女儿都嫁给了秦国公子。可见李斯家族和秦始皇家族已经牢固地捆绑在了一起。

问题就出在这里,李斯的牢不可破,成为了赵高攻讦李斯的主要原因。为啥?因为赵高也是有野心的,他也想谋夺丞相的位置。

但是李斯这家伙实在是根深蒂固,为此赵高先撺掇秦二世,灭了自己所有的兄弟姐妹,等于是斩断了李斯的所有人脉关系。

此后又诬陷李斯家族本是楚国人,他儿子李由出兵攻楚失利,可能是在徇私。这么一来秦二世立刻将年迈的李斯给抓了,腰斩于市。

吸取教训:

李斯这一辈子,最错的一步棋,那就是跟赵高合作。赵高是什么货色?一个宦官。你跟 他合作图什么呢?

李斯的私心在当时彻底暴露了出来,他就是想要架空胡亥,成为大秦说一不二的那个人。结果没想到秦二世胡亥还蛮有个性,而且赵高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最终落得那么个下场。

所以李斯要想避祸,必须要放下自己的私心。懂得满足难道就这么难吗?自己已经是位极人臣的丞相了,还能走到哪儿去呢?

因此李斯唯一的出路,那就是谨遵始皇帝遗诏,该谁来做皇帝,谁就来做,他不能过多干涉。这么一来赵高也成不了事,说不定秦朝会有另外一番面貌。

三、赵高,干嘛非要扶植子婴呢?

赵高本来老实巴交地服侍秦始皇,秦始皇是个疑心病比较重的人,所以更愿意亲近赵高这种不拖家带口的宦官。

在秦始皇包括后世若干帝王们看来,宦官是最值得信任的,因为他们不需要为家族而努力,所以只能效忠自己。

可惜赵高也是个有野心的人,你秦始皇不是千古第一皇帝吗?那我赵高就想做千古第一宦官皇帝,咋地,大家都是千古第一,我还比你多一个头衔,服气不?

结果赵高就把秦二世给宰了,打算自己登基。可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原来百官们并不支持自己登基,于是他才会勉为其难地把子婴扶上皇位,而自己则继续担任丞相。最终被子婴杀害也就无法避免了。

吸取教训:

赵高犯的错就有点多了。

首先他不该杀秦二世,这货本来就是个傀儡,杀了他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吗?在确认自己有实力做皇帝的基础上,你可以杀,但是你确认了吗?你有实力吗?很显然并没有。

其次赵高应该要先保证有一大帮支持自己的人,才能下手。赵高做了秦朝丞相也有好些年的时间了,为啥不培养一大帮亲信到朝堂中呢?到时候一呼百应,登基称帝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嘛!

再者赵高不该扶植子婴登基,要找也要找个三岁的孩童。你找了一个可以拿剑杀你的成年人,你小子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呢?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