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高句丽灭亡之后 其百万的国民都到哪里去了

2020-11-29 来源:历史品读 企鹅号

高句丽是古代东北亚的确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大国。位于我国的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是一个由扶余人和濊貊人构成的国家。从公元前37年建国,到公元668年灭亡,前后延续了700多年。在4-6世纪曾经盛极一时,和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百济两国,并称“三国”。隋代,隋炀帝曾三次举倾国之兵征讨高句丽,搞得“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百姓因为战事,苦不堪言,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结果是高句丽还在,而隋王朝土崩瓦解了。

到了唐代,高句丽进攻南方的新罗,新罗向大唐求救。唐太宗御驾亲征,给高句丽重大打击,但由于粮草不济,唐军被迫撤退。野史传闻,唐太宗在征讨高句丽战役中中箭受伤。唐军回师后不久,唐太宗即驾崩。

上图_ 唐征高句丽百济之战

唐高宗即位后,继续对高句丽用兵,攻灭了百济,打跑了日本援军。总章元年(668年),“二月戊午,辽东道破薛贺水五万人,阵斩首五千余级,获牲口三万余人,器械牛马不可胜计,”九月,唐军长驱直入,攻克平壤,生擒高句丽王高藏,东北亚强国高句丽才宣告灭亡。

高句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大国,人口百万以上,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么在大厦倾倒,山河破碎之后,他的百万国民都何去何从了呢?

上图_ 高句丽、百济和新罗

迁入唐朝内地

唐太宗征伐高句丽后,就掳掠了大量的高句丽人去中原。《唐会要》卷九十五《高句丽》载:“凡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内地,前后七万余人。”《旧唐书-房玄龄传》载:“未经旬月,即拔辽东,前后虏获,数十万计,分配诸州,无处不满。”

到了唐高宗攻灭高句丽后,为了防止高句丽人复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工作,将东北和朝鲜半岛的高句丽人迁往内地。《旧唐书-高宗本纪》说:“总章二年,五月庚子,移高句丽户二万八千二百,车一千八十乘,牛三千三百头,马二千九百匹,驼六十头,将入内地,莱,莒二州般次发谴,量配于江。”《新唐书-高句丽传》记载,“总章二年,徙高句丽民三万于江淮。”《三国史记-新罗本纪第六》:“于是英公以王宝藏,王子福男、德男、大臣等十余万口回唐。”

在不同史料中,时间人口略有出入,但是可以看出个八九不离十,唐高宗在灭亡高句丽之后,把高句丽人2-3万户,十多万人,拉到了内地。

上图_ 吉林集安高句丽族三室墓壁画甲骑具装战斗图像

在迁移到内地的高句丽人中间,对于那些高句丽的原先的王公贵族,唐朝本着优待俘虏,统一战线,安定人心的想法,给了他们很好的待遇。投降唐朝的高句丽末代王高藏“思平太常伯”,权臣泉男产授司宰少卿,起义投诚的泉男生“授使持节、辽东大都督、上柱国、玄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只有誓死不降,抵抗到底的泉男建等人,才被流放。

至于一般的平民俘虏,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多半被带回作奴作婢,唐太宗征高丽时,“攻陷辽东城,其中抗拒王师,应没为奴婢一万四千人,并先谴集幽州,将分赏诸将士。”高宗灭高句丽后,应也采取相应原则,授予将士功臣为奴者。运气好一些的,还是自由民身份,但是却也得背井离乡,开荒种田了。

自然还有在亡国之后,为求生计,谋出路,主动来到中原的,其数量也较为可观。

上图_ 靺鞨族与渤海国图

到了凤仪二年(677年),唐朝廷把高藏放回高句丽故地,“授藏辽东都督,封朝鲜郡王,以安余民。”谁知道,高藏和靺鞨勾结,想要复国,结果“事觉,召还,配流邛州”,于是,唐朝又将一部分追随他的高句丽人,“谴散河南、陇右诸州”。

在长安洛阳,上世纪以来。陆续发现了许多高句丽遗民的墓葬,高慈、高性文父子墓、李他仁墓、李隐之墓等。查看墓志铭,第一代的高句丽遗民,还怀着故国遗恨,思念家国之情。到了第二代,第三代,对故国感情逐渐减轻,他们的后人,就融入了中华民族中了。

为大唐镇守西域的著名将领高仙芝,就是高句丽人之后。他父亲高舍鸡就在高句丽灭亡之后,徙家来到中原,坐上了武官,高仙芝自幼在军营长大,弓马娴熟,熟悉兵法,之后成长为一方都护。

上图_ 高句丽时期的石雕

融入新罗

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政权和高句丽政权长期对抗,高句丽人或有叛逃归附新罗,或有被新罗俘虏掠夺入籍的。

到了新罗和唐朝联合灭亡高句丽后,新罗获取了原属高句丽的大片土地,《三国史记》载:新罗占郡县160多个,这些郡县的居民,自然也变成新罗人了。新罗武王随同唐军攻灭高句丽时,“所俘高句丽人七千”。

高句丽行将灭亡,土崩瓦解时候,拉家带口,带着属民,投降新罗的,也不在少数。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句丽人泉渊净土“以城二十、户七百六十三,口三千五百四十三来投。”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春,高藏的庶子高安胜,“率四千余户投新罗。”

凤仪二年(677年),高藏回到高句丽,企图复国被镇压后,也有不少高句丽人南逃新罗,“贫者留安东城傍旧城,往往没于新罗。”

上图_ 高丽王朝

唐开元年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唐朝将浿江(今朝鲜大同江)以南的五个州的土地,赏赐给新罗,这些地方的高句丽人,约三万多户,也就成了新罗人。

新罗国在9世纪后衰落,国家分裂,朝鲜半岛进入了后三国时代,最后王氏高丽(打着高句丽旗号,其实和高句丽关系不大)重新统一了半岛。到了元末明初,新罗司空李翰的后代李成桂建立了李氏朝鲜,李氏朝鲜即为现代朝鲜韩国国家的前身。不少韩国人说高句丽是古代韩国人的国家,其实不然,现在的韩国绝大多数为新罗人之后,但是现在韩国人也确实具有一点古代高句丽人的血统。

上图_ 朝鲜王朝(1392年—1910年),又称李氏朝鲜,简称李朝

进入渤海国

公元698年,靺鞨人大祚荣在东北建立渤海国,其时,距离高句丽亡国不过三十年,渤海国的很多地方是高句丽故地,唐朝迁走了一大部分高句丽人,但是还要相当多的留了下来。渤海国成立后,其地的高句丽人也便成为了渤海国人。《旧唐书-渤海靺鞨传》记载,“高丽余烬稍稍归之”。

投奔突厥

突厥在唐初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其族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有也。”高句丽灭亡时,突厥汗国也经过大唐的打击,突厥瓦解,但是突厥各部仍然活跃在北方草原,后来还整出了后突厥汗国。高丽遗民多有投奔其中者。《旧唐书-高丽传》载,“自是高丽旧户载安东者渐寡少,分投突厥及靺鞨者。”《旧唐书-突厥传》里面记载,开元年间,受到突厥部重用的高句丽流亡贵族有高文简,高拱毅等人。

上图_ 白江口之战,亦称白村江之战,是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白江口发生的水战

东渡日本

高句丽很早就和日本有交往,日本早期移民中的“渡来人”中大多来自朝鲜半岛,其中来自高句丽者,亦非少数。《日本书纪》记载高句丽有僧人惠便、慧慈、僧隆、云聪、昙征、法定等人来日本弘法,和尚来传法者尚如此。去谋生的俗人就更多了。日本的民俗文化、稻作技术、陶器制作,都有受到高句丽的影响。

唐进攻高句丽时,高句丽曾经叫来日本的救兵,结果日本人在白村江口被唐军大败,从此退出朝鲜半岛。但就此看出,高句丽末年,高句丽与日本关系已经十分紧密,在国家破亡之时,逃往日本的高句丽人自然也不少。《日本书记》记载:“高丽人一七九九名迁于武藏国”,又云“高丽、百济二百志卒。。。给复终生。”公元684年,投靠新罗的高句丽人发生叛乱,新罗朝廷派兵镇压,不少高句丽遗民又从新罗逃亡日本,686年,日本在常陆国专门划地安置这些难民。

综上,高句丽在亡国之后,其民流亡四方,融入了周边的民族,现在的汉族、朝鲜族、满族乃至于中亚西域的民族,海上的日本民族中,都可能混杂着当年高句丽人的血统。故而简单地将一个古代政权,说成是现代单一某国的前身,是不客观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