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为什么乾隆皇帝要给袁崇焕等人恢复名誉呢

2020-10-28 来源:腾讯网历史

1630年,明朝大臣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以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处以凌迟之刑,袁崇焕的兄弟妻子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其实,袁崇焕家无余财,没有什么可以抄家的。因此,天下人都认为袁崇焕是冤枉的。

袁崇焕做梦都想不到的是,为自己平反的人,不是明朝皇帝,而是自己的死对头——后金的继承人清朝皇帝。

146年后的1776年,乾隆皇帝宣布给袁崇焕正名,说道:“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不仅如此,乾隆皇帝还派人寻找袁崇焕的后代,意图给予奖励,“袁崇焕系广东东莞人,现在有无子孙?曾否出仕?著传谕尚安,详悉查明,遇便覆奏。”

袁崇焕的直系后代早已被崇祯皇帝斩草除根,只找到了一名远房玄孙辈。乾隆皇帝马上派人将他带到京城,封他做了一个小官。

获得乾隆皇帝平反的不仅袁崇焕一位。事实上,在1776年前后,相当多一批明朝忠臣良将,在乾隆皇帝的过问下,被恢复了名誉。如潘宗颜、麻岩、王宣、赵梦麟、贺世贤、马林、袁应泰、张铨、熊廷弼、赵率教、满桂、曹变蛟、王廷臣、邱民仰、卢象升、刘之纶、史可法、余应柱、钱肃乐、张名振、刘宗周、张煌言、黄道周、何腾蛟、堵胤锡、瞿式耜等在清朝入关前后,与后金、清军作战时战死或者自尽殉国的明朝(南明)将领,甚至连在“靖难之役”里死于朱棣之手的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也在乾隆皇帝的平反名单之中。

有的忠臣良将甚至还获得了谥号。

史可法是明朝末年的抗清名将,率领大军坚守扬州城。扬州城被清军攻破后,史可法高呼“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口号,拒绝投降清廷,被清军杀害。乾隆皇帝在翻阅宗室王公功绩表时,看到了史可法写给多尔衮劝降书的回信,内心受到了触动,下令给史可法平反,追加谥号为“忠正”。

乾隆皇帝还给史可法写了一首诗:“纪文已识一篇笃,予谥仍留两字芳。凡此无非励臣节,监兹可不慎君纲。象斯睹矣牍斯抚,月与霁而风与光。井命复书书卷内,千秋忠迹表维扬。”

乾隆皇帝对抗清名将熊廷弼极为推崇。当年,熊廷弼在狱中写下“洒一腔之血于朝廷,付七尺之躯于边塞”的感人诗句,乾隆皇帝读到后,感慨万千:“观至此为之动心欲泪;而彼之君若不闻,明欲不亡得乎?”

据统计,乾隆皇帝一共平反和追谥了3600多名明朝忠臣良将。

乾隆皇帝在明朝灭亡100多年后,还为明朝的忠臣良将平反,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深刻的现实需要。

众所周知,清朝入关以来,通过连年征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原民众,特别是南方地区的老百姓,持续发起反清复明的运动,到了乾隆时期都没有停歇。白莲教、天地会等民间反清组织又应运而生,给清朝统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乾隆皇帝通过给明朝忠臣良将平反和追谥的做法,来拉拢和分化南方地区的老百姓,获得他们对清朝统治的认可,缓和民族矛盾,维护大一统局面。

事实证明,这种做法非常有效。接受平反和追谥的3600多名明朝忠臣良将,他们的后代对乾隆皇帝充满感激之情。他们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这种影响力提升了清朝的正面形象。

乾隆皇帝心里非常清楚,在许多汉人眼里,清朝作为一个外来政权,不具备正当性。为了改变这一形象,清朝从入关之初,就做了大量工作,以明朝的继承者和代明而兴的中国正统王朝自居,并悄悄地放弃了金朝继承人的角色设定。为此,清朝几乎照搬照抄了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体系。乾隆皇帝给明朝忠臣良将平反和追谥,便可以向世人表明,不管是明朝还是清朝,都是中国的正统王朝。清朝取代明朝,属于正常的朝代更替,不影响中华文明的延续。

接受平反和追谥的3600多名明朝忠臣良将,有一个共同特性,就是忠于朝廷。对于统治者来说,这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品质。任何一个朝代,包括清朝,都需要一大批忠臣良将来守护江山。乾隆皇帝表彰明朝的忠臣良将,是在清朝大臣中倡导一种“忠君报国”的思想,其目的,还是在维护清朝的统治。

不得不说,乾隆皇帝这一做法非常高明。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