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杜牧明明可以当京官 为何主动申请去湖州当官

2020-10-08 来源:腾讯

850年6月,正是酷暑难耐之际,吏部员外郎杜牧给宰相连续写了3封报告《上宰相求湖州》三启,请求外放到湖州当官。

在唐朝时期,知识分子当官不容易,在天子脚下当京官更是许多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事情。与地方官员相比,当京官意味着更优厚的待遇和更多的升迁机会。那些得罪了皇帝、权贵的京官,则会被外放到偏僻的地方上去当官,以示惩罚。

唐朝名相褚遂良,便是因为反对册立武则天为皇后,先后被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桂州(今桂林)都督、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离京城越来越远,最终老死于异地他乡。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唐朝文学家韩愈,因为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唐宪宗供奉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孤身上路,来到蓝田关口时,侄孙韩湘前来送他。韩愈感慨万千,写诗一首送给韩湘,交代了自己的身后之事:“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唐初名臣倪若水曾经在开元初年后,多年担任地方官。有一年,有一位朋友回京城当官,倪若水为他设宴饯行。宴会结束,朋友告辞而去,倪若水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不无羡慕地说:“这哥们儿回京城当神仙去了!”

在京城当一名“幸福”的京官不好吗,杜牧为什么要主动申请去湖州当官?

其实,杜牧在申请去湖州当官前,已经写了一封报告《上宰相求杭州启》,申请去杭州当地方官。不管是《上宰相求杭州启》,还是《上宰相求湖州》,杜牧都表达出一个意思:自己一家上有老下有小,还有长兄、弟妹等需要照顾抚养,家庭负担沉重,而京官俸禄不高,因此请求到地方上去做官。

由此可见,杜牧申请到湖州做官,主要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

在唐朝中期以后,地方官员的俸禄逐年提升,以至于超过了京官。同时,地方官员除了俸禄外,还有不少“创收”的手段,收入来源比较多元。如果单从经济方面考虑,当地方官比当京官更划算。所以,中唐以后,不断有京官申请当地方官。杜牧是其中之一。

既然是主动申请外放地方官,肯定要选择一个繁华富庶的地方。湖州,正好是当地方官的绝佳场所。

湖州位于太湖的南面,因而得名。今天的湖州,是隶属于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唐朝时期,湖州隶属于江南道。

湖州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早在五帝夏禹时时,湖州就是部落首领防风氏的领地。防风氏是一个巨人,有三丈三尺高,创建了防风国,都城位于今天湖州市德清县武康境内。防风氏所管辖的地盘,是一片沼泽地;防风氏被大禹借故杀掉,国人迁居到湖州深山里,人称汪罔氏。后来,汪罔氏演变为汪姓。

隋唐以来,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以及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江浙一带逐渐变得繁华富庶起来,甚至超过了中原地区。湖州位于有天堂之称的苏州与杭州中间,地处太湖之滨,河流湖泊密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同时,湖州还拥有众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历朝历代文人骚客的光临、驻足。所以,宋朝诗人戴表元在游览湖州后,喜滋滋地写诗称赞:“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巷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杜牧早就听说过湖州的美名了。在担任吏部员外郎之前,杜牧曾经出任睦州刺史。睦州的治所位于新安县,即今天的杭州市淳安县)。睦州与湖州相距不远,多次应湖州刺史的邀请,前往湖州做客,对这片土地早就“心向往之”了。

850年7月,在写了3封申请报告后,朝廷终于批准了杜牧的请求,任命他为湖州刺史。杜牧达成了心愿,挥毫写了一首诗《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杜牧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到了湖州后,杜牧在处理日常政务之余,时常呼朋唤友、游山玩水,度过了一年的幸福时光,留下了不少流传至今的诗歌佳作。这年,杜牧在欣赏了顾渚的山水后,留下《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一首:“倚溪侵岭多高树,夸酒书旗有小楼。惊起鸳鸯岂无恨,一双飞去却回头。”

杜牧在湖州只居住了一年,便升迁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回到京城做官。但这短短一年的邂逅,给湖州的人文历史增添了一段饶有意味的佳话。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