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可一日行数百里

2020-09-18 来源:凯风网综合

在古代,交通没有现代发达,国家邮驿运输只能靠马匹。晚唐诗人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中有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虽然是借古讽今,选取了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为杨贵妃供荔枝,表达了诗人对最高统治者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情。但从另一个方面,也反应了唐朝邮驿运输系统的发达。

现如今在许多古装电视剧中也对这样的邮驿场景进行描述,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地方督抚或边疆守将在遇到紧急军情时都会飞马传递文书,而奉命传递差役则会在路途中频繁呼喊:“紧急军情,六百里加急,亦或是八百里加急。”为此后来八百里加急则经常用来形容事态紧急,关系到江山社稷,稍有差池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那么问题就来了,许多人都会关注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为何连强盗都不敢去抢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我国古代是把骑马送信称为邮驿。中国的邮驿也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商朝时邮驿就已经出现,周朝以后进一步得到完善,到封建社会中国的邮驿发展已居于世界前列。那时的邮驿,在送信的官道上,每隔数十里就设有一个驿站,驿站中备有马匹,在送信过程中可以在站里换马换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够一站接一站,不停地传递下去。但后来,经过各个朝代的更改完善后,邮驿除了公事外,它还能为执行公事的官员和公文邮递的驿夫提供住宿。

正是由于驿站的历史悠久,在中国的地名演变中也留下了浓重的身影,比如河南省有个地级市,名叫驻马店,就曾是南北交通要冲中的著名驿站,驻马店就是因南来北往的信使、官宦在此驻驿歇马而得名的。在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我国出现了空前统一的局面,中央政府为了有效管理控制地方郡县,实行了多项措施,其中一项就是建立了全国性的邮驿交通网络。当时,秦朝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的驿道,这些驿道就包括通向北部边境的秦直道和通向西南秦栈道。

大家都知道,古代交通非常不便,每到行军打仗的时候,消息的传递就显得极为重要,毕竟差一点时间都可能影响战机。秦朝邮传的特点是实行接力传送、路线固定、以律(邮驿的律令)保证,为了解决通信接力传递诸多中转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秦朝还制定了我国第一部有关通信的法令——《行书律》。到了汉代,大汉王朝明文规定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最高掌事官员为太尉。特别是在公文封发方面,汉代已经实行了封泥方法,即在竹简外面的绳结处加封特制的黏土,并在泥上盖印,防止私拆泄密。

当然,面对当时发达的邮驿运输系统,古代驿站的设置也是经过科学设计的,一般来说每隔20里就有一个驿站,如果在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驿卒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300里的速度传递。当遇到紧急情况时,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到800里。在唐代文学作品《大唐六典》中,对此就有精彩描述:“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但见人影一晃,跳将下马。”就是因为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拼命跑,也可以一日行数百里。

那么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唐代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唐朝的邮驿设置遍布全国各地,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办三种,驿站设有驿舍,全国有1600多个驿站,驿务人员共2万人,由兵部之下郎中直接管辖。按唐政府官方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范阳等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联合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以诛杀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帝国由盛转衰。当时唐玄宗李隆基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六日之内唐玄宗就得知了这一消息,当时的传递速度就达到了每天500里,约合现在的227公里。由此可见,当时的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到了宋朝,邮驿的驿卒基本由兵卒担任,规模自然不如唐朝庞大,但传递的速度却丝毫未受影响。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记载:“驿传旧有步、马、急递三等,急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羽檄也,以朱漆木牌镶金字,日行五百里”。后来,著名抗金名将岳飞在前线接连收到十二道金牌,即是当时最快的朱漆金字牌。据《宋史·岳飞传》记载:“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一般来说,在碰到这样的紧急军情,都会跑死很多匹马,而且对驿卒的体质要求也非常高,不然的话根本受不了马背上的一路颠簸。因此,像传送这类加急文件的人员都是精挑细选,大都是身强体壮的。现如今我们经常能从影视剧中看到驿卒在送八百里加急文件时,在到达目的地的那一刻,一般都是直接累瘫在地,被人抬下去休息。如果,送信人本身体质差一些的话,很可能会因为劳累过度而亡,所以在古代时候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用八百里加急送信。

正是因邮驿制度的重要性,我国的历朝历代都对其都非常重视,唐朝更以法律的形式将邮递过程中的种种失误做出处罚。唐朝律法还规定,驿长负有若干职责,首要有必要每年呈报驿马死损肥瘠,呈报经费支出状况。若有驿马死损,驿长负责赔偿;若私自减去驿站人员和马匹,则杖一百。最为严厉的就延误之罪,凡在驿途中耽误行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可处徒罪二年。

而对于善于拦路打劫的强盗,八百里加急送信人员被强盗半道劫去了怎么办?当时,唐朝律法就规定,若是有人胆敢耽误或劫持紧急军事文书,则罪加三等。要是导致更严重后果,例如因书信贻误而战败的则直接判死刑,同时家人连带。正是在这样的严厉惩处下,连强盗都不敢去抢,如果有这样的想法,简直是找死,而且是全家都会遭殃。《大唐六典》就曾有记载:“(驿卒)大喝:‘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随即便见烟尘滚滚,骑者已然离去!”

最后我们要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有驿传的国家之一,中国的邮驿制度也历经春秋、汉、唐、宋、元的各个朝代的发展,一直到清朝中叶才逐渐衰落,被现代邮政取代。邮驿制度在我国古代运输中和通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封建王朝统治者靠着这些驿站收集信息、发布政令,掌控全国,维持统治。可以说它的重要性不亚于军队存在,邮驿制度不仅影响了中国疆域的统一,同时还为促进文化交流和中外往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