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古代有哪些看起来是文人 实际上却很能打的

2020-09-13 来源:拾荒杂谈 企鹅号

我们常说做人要文武双全,饱读诗书的同时还要强身健体,这是我们现代人所认为的文武双全。而古代认为的文武双全则是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可以写出千古文章,可以执政造福一方百姓,也可以挂上吴钩收取边关五十州。

古人认为的文武双全实在是比较难实现,因为一个人只读书考进士就已经很费力气了,更别说还要熟读兵法拥有一身武艺。但是比较难实现并不代表没有,最起码下面的两位当真称得上是文武双全。

曹魏司徒——王朗

这位王朗正是近几年在b站大火的王司徒,不过历史上的王司徒可并不是被诸葛武侯给骂死的,而是自己得了重病而死,在这一点上出入比较大。

话说回来,王朗在文学造诣上是曹魏时期的经学大家,其子王肃继承家学而成一代大师,配享孔庙。在政治上又曾在曹丕执政时期担任三公之一的司空,在曹叡时期又改为三公之一的司徒。均为正一品,已至最高。

按理来说从王朗的主要历程看,这位王司徒可谓是赤裸裸的文人了吧?然而真相却让人大跌眼镜。

相较于文学造诣而言,王朗的武力值也能在三国战将当中排上名号。据正规史书《三国志》中记载,当时的王朗因为旧功被任命为会稽太守,主管会稽郡。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会稽实际上是属于江东的部分,而此时在江东最活跃的当属小霸王孙策。

孙策如果想彻底在江东站稳,首先要攻下吴郡,其次就是会稽。当时吴郡已然属于孙策的势力范围内,所以王朗掌管的会稽郡对于孙策而言是势在必得。

公元196年,孙策带重兵进攻会稽,战事一经打响就受到王朗部的坚强抵抗和反攻,孙策甚至因此数次渡水而战却仍被打败。《三国志》当中只是提及了王朗率守兵而战,并未提及是否亲身上场,而在《三国演义》当中的十五回则补充了当中情节:王朗在城下与太史慈拍马舞刀,战了数十回合渐落下风,此时王朗部将周听助战,而孙策部黄盖也加入战斗,双方互相混战,最后王朗一方力竭败退回城。

太史慈是三国时期东吴势力当中最负盛名的将领,王朗能下场与之交战数十回合而不败,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王朗此人文武双全,只不过他的文学名声太大盖过了他的武功,所以世人不太知晓。

南宋名臣、名将、大文豪——辛弃疾

辛弃疾是南宋最为著名的大词人,他的词风豪放阳刚,充满了一个爱国青年对国家没落的悲愤之情。

辛弃疾的词相当出名,可以说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最伟大的文学家都不为过。单从这点看,辛弃疾可谓是纯粹的文人了,实际上辛弃疾的军事能力比他的文采还要富有传奇性。

公元1161年,即绍兴三十一年,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提起宝剑跨上烈马,组织起两千人的反金武装在前线抗击金国南下入侵。然而两千人的起义军对战数十万的金军无疑是以卵击石,所以当时的辛弃疾便顺势加入了耿京组建的武装抗金组织,和耿京一起抵御金军。

熟知半路受叛徒出卖,耿京被张安国刺杀而死,起义军群龙无首声势全无。当时的辛弃疾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策马加鞭赶赴起义军军中,当得知张安国已经躲进金兵阵地的时候,辛弃疾当机立断,决定带少部分精锐直击金军驻地斩杀叛徒。

辛弃疾的精锐士兵仅有五十余人,而张安国所在的金军阵地驻扎士兵有几万人。从当时看来辛弃疾捉拿叛徒的想法如同纸舟过月不切实际。

然而辛弃疾却认为兵贵神速,甫以奇行,金军势强而机动能力弱,起义军弱而机动性强。因此成败在于奇袭和速度上。

当夜辛弃疾便率五十余精锐直奔金军阵地,由于早先有消息得知张安国藏匿的大体范围,所以起义军很快就将叛徒捆缚上马。而此时的金军却是才反应过来,纷纷上前包围。可起义军目的已然达到,于是不再恋战,砍杀一番之后便迅速撤退。

金军反应如此之慢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相信居然有如此胆大之人,只带数十人就敢劫数万人的营地。

胆大、有谋略、有武力,这三点放到一般将领的身上,在这乱世也能成为一名见于史书的名将。而当这三点放到一代大文豪身上的时候就显得极为怪异和传奇。

事实上,辛弃疾的军事能力在当时南宋已属上等层次,但相比之下,辛弃疾的文学水平则更高一筹,这也不难解释为何人们只知晓他的诗词了,因为他的事迹说出去谁也不会相信。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