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被俘的清朝两广总督 关押印度后选择绝食而亡

2020-08-05 来源:腾讯网历史


1807年12月21日,湖北省汉阳府(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一名叫叶志洗的药店老板,迎来了自己的长子,取名叫叶名琛。

叶名琛家里环境比较优越,父亲又初通文墨,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叶名琛从小就熟读诗书,与弟弟叶名沣“以诗文鸣一时”。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学霸”。

有一天,叶志洗的药店来了一个算命先生。叶志洗给两个儿子各算了一命。算命先生算出叶名琛仕途顺畅,叶名沣财运亨通。特别是叶名琛,将来是要“辅佐帝王”的叶志洗很高兴,打发了算命先生十两银子。

不知道是不是算命先生的功劳,总之叶名琛参加科举考试时,一路高歌猛进。他17岁考取贡生,26岁考中进士,38岁被提升为广东巡抚,46岁授任两广总督。

在清朝时期,像叶名琛这样没有家族背景、又不是八旗子弟的人,能在三四十岁就担任总督、巡抚级别的封疆大吏,实属罕见。

在清朝晚期,时局震荡,变乱纷起,用李鸿章等人的话来说,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许多总督、巡抚因为应对不力,没几下就革职的革职、下马的下马,狼狈收场。叶名琛不管是当广东巡抚还是当两广总督,都做得稳稳当当。

不仅如此,1855年,咸丰皇帝还先后加封叶名琛为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清朝没有设置宰相的职位,大学士承担了宰相的部分职责,向来被视为宰相。这就是说,叶名琛50岁不到,就当上了宰相,位极人臣,步入了人生的巅峰。

不幸的是,叶名琛在前半生耗尽了他所有的好运,接下来就要面对命运的捉弄了。

其实,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两广总督一职是个发财的肥缺,向来为八旗子弟所“垄断”。不过,鸦片战争之后,广东成了与西方列强抗战的前沿阵地,两广总督就变得有些危险了。从1840年到1911年,朝廷一共任命了34名两广总督,其中相当一部分下场很惨:轻者革职问罪,重者死于非命。

叶名琛就是属于死于非命的一类人。

1856年12,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法国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组建了英法联军,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当时,英法联军一共有5600余人,来到了珠江口,对广州发起炮轰。叶名琛是怎么应对的呢?他在奏报咸丰皇帝时说:“默念与洋人角力,必不敌,既恐挫衄以损威,或以首坏和局膺严谴,不如听彼所为,善藏吾短。”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洋人那么厉害,打是打不过的,不如任其为所欲为吧。有的人则总结为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当然,叶名琛也不是毫无作为。大敌当前,他还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备战。他发布告示,悬赏杀敌:“英夷攻扰省城,伤害兵民,罪大恶极……但凡见上岸与在船滋事英匪,痛加剿捕,准其格杀勿论,仍准按名赏三十大元,解首级赴本署呈验,毋稍观望。”同时,下令整备团练,用装满火药的沙船和点燃的筏子对英军军营进行骚扰。清朝四大水师之一的广东水师,虽然船只规模很小、武器装备落后,可也凭借英勇的攻击给英法联军舰船制造了一些麻烦。

然而,清军与英法联军的差距,实在太大了。12月28日。英法联军在最后通牒的期限到了后,对广州发起猛烈进攻。虽然清军都统来存、千总邓安邦等率部顽强抵抗,可到第二天,英法联军就攻陷了广州。广东巡抚柏贵、广州将军穆克德讷向英法联军投降。

叶名琛拒绝投降,也没有逃跑,而是戴好顶戴花翎,穿上正式官服,端坐在两广总督府的大堂之上,等着英法联军的到来。

英法联军将叶名琛俘获后,带到英军“无畏号”舰船上。后来,又带去了印度的加尔各答。

在舰船上,叶名琛受到了英军军官的尊敬。当有英军军官登上舰船上,会对叶名琛脱帽致意。叶名琛也按照西方礼节,脱帽还礼。洋人知道叶名琛精通书画,请他写诗作画,他也全部满足要求,只是在落款处写了“海上苏武”4个字。

叶名琛希望学习西汉名臣苏武的做法,虽然被敌人俘获,也英勇不屈,始终保持高尚气节。

很多人不明白,叶名琛为什么不投降或者逃跑呢?大敌当前,这样做的清朝官员为数不少。原来,叶名琛是想去见英国君王,表示大清帝国的和平意愿,谴责英军的恃强凌弱。显而易见,这是一种天真的想法。

当叶名琛清楚自己是不可能见到英国君主后,愤然说:“所带粮食既完,何颜食外国之物!”随后,叶名琛绝食而亡,客死异乡,终年53岁。

综合而言,叶名琛不失为一名有爱国气节的清朝官员,尤其是绝食死于加尔各答一事,气节堪比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