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乾隆皇帝为何命人园林中建造石舫呢?有寓意

2020-07-22 来源:凯风网综合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当中,皇帝是至高位上的象征,有着绝对的权威。那皇家的权威是如何体现的呢?它不仅体现在皇帝的饮食起居、衣食住行、政治典仪当中,还体现在皇帝的生活环境之中,这其中就包括园林。园林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之分,皇家园林是专门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都知道,颐和园就是一座超高规格的皇家园林,更是清朝统治者精心设计的休闲场所,依山傍水,美不胜收。颐和园中比较奇特的景观,必然是昆明湖畔北部的石舫,这是乾隆皇帝命人建造的。那么,乾隆皇帝为何喜欢这座石舫呢,这其中又有什么寓意呢?

颐和园的原名叫清漪园,是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中最后一座建成的园林。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攻入了圆明园,将这里大肆破坏,最后,更是一把火烧毁了圆明园。之后,这把大火波及到了旁边的颐和园,不仅佛香阁、排云殿等建筑被烧毁了,连石舫这座舱楼都被焚毁了。

“舫”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是对水上建筑的一种称呼,因为,建筑的外形及内外结构与船非常相似,便有了这个称呼。当时,这种建筑不仅可以丰富园林的景观,还可以让人们在舫内大摆宴席,之后,文人墨客们一边饮酒作乐,一边欣赏周边的湖光山色,这样的情景非常惬意。

舫的下部分材质是石头,上部分的材质是木头。整座石舫由三部分组成,头舱可以供人歇息,人们站在上面观览周边,有一种气势非凡的感觉。中舱筑有墙体,以区分内外舱。船头一般都布置有石条,人们可以从这里登上石舫。由此可见,颐和园的这座石舫可以算是园林中的建筑珍品了。

据记载,其船体是用巨石雕成的,总长度达到了三十六米。石舫的二层是白色木结构的楼房,由于,用油漆刷成大理石的纹路,使得整座石舫显得十分华丽,气势磅礴。

然而,乾隆皇帝在昆明湖畔建造如此大的“石船”,可不是仅仅因为喜欢,还有很深的寓意在里面。《御制石舫记》中,乾隆皇帝表达了这么一层意思:“若夫凛载舟之戒,奠磐石之安,虚明洞达,职思其居。”此外,为建此石舫,他还专门写了一首《乾隆御制石舫记》:

雪棹烟蓬何碍冻?

春风秋月不惊澜,

载舟昔喻存深慎,

盘石因思奠永安。

由此可见,这个石舫是为了让乾隆皇帝时刻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典故,而它也似乎预示着大清王朝犹如磐石那般坚固,“水亦不能覆”。

其实,“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出自《荀子·王制篇》篇,来自于孔子和鲁哀公的一段对话。

鲁哀公询问孔子:

“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

孔子回应:

“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

鲁哀公回答:

“非吾子无所闻之也。”

孔子说:

“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此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昃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

孔子继续反问:

“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此外,在《荀子》中还有这样的一段话: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由此可见,君主(或者朝廷)是“船”,黎民是“水”,君主需要黎民才能安稳前进;如果,惹怒黎民,君主也会自食恶果。

贞观年间,魏征时常劝诫李世民,让他以隋朝灭亡的事例为诫,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始终以天下黎民为重心,不能贪图享乐而危害黎民。李世民虽然不愿意听魏征的念叨,但还是听进去了,最终,成为了一代明君。而且,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再次强调这个问题: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可见,这个典故已经深入人心,经常被提及。

然而,这座石舫的存在不过百年,就被西方侵略者无情地烧毁了。当时,英法联军无法理解这座石舫存在的意义,自然不会觉得可惜。后来,石舫得到重建,按照慈禧太后的想法,这座古典建筑改建成西式的舱楼,并取名为“清晏舫”。此后,这座新式石舫成了慈禧太后晚年常来游览、摆宴席的地方。

其实,乾隆皇帝建造这座石舫,就是希望大清王朝能像磐石一样稳若泰山,可以长久的存在。但可惜的是,这个美梦终被历史车轮无情地碾碎了。虽然,石舫见证了大清王朝的兴盛与衰落,但是,它并不是大清王朝长久发展的基石,统治者的作为才能决定国家的长久发展。

由此可见,单单一座石舫是无法保证大清王朝的发展的,唯有政治清明、官吏廉洁才是一个国家能够长久发展的根本基石。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