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非遗博览
传承非遗技艺 赓续文化薪火 传统技艺这样“活”起来

2022-10-11 来源:腾讯网

近年来,常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宗旨,立足本地实际,突出常德特色,努力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位于桃花源景区的桃源刺绣博物馆里,金明辉、罗明华夫妇正在整理牌匾、调试灯光、陈设布展,为开馆做最后的准备工作。桃源刺绣被誉为湘绣之魂,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作为桃源刺绣的第四代传承人,早在2013年,罗明华夫妇就共同成立了明辉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建立桃源刺绣培训基地,辛勤耕耘桃源刺绣这一非遗文化品牌。即将启用的桃源刺绣博物馆,分为展品展示区、非遗体验区、电商平台直播间和文创产品研发展示区。可以为前来参观的游客,全景展示桃源刺绣的历史脉络、优秀作品和传承状态。

桃源刺绣第四代传承人 金明辉:欢迎游客 研学旅行团 广大的刺绣爱好者以及专家学者来我们桃源刺绣博物馆参观指导体验。

 

为了更好的发扬和传承桃源刺绣,罗明华夫妇与桃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深度合作,成立罗明华大师工作,开设服装专业刺绣课程,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传授青年学生刺绣技艺,让桃源刺绣文化薪火相传。

 

桃源刺绣第四代传承人 罗明华:我们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每年有服装专业的100名学生进行学习,还不定期开展兴趣班的社团活动,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喜欢这项传统手工艺,我感到特别欣慰,我们四个非遗传承老师一定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教好学生,将桃源刺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截止目前,常德市拥有非遗项目16个门类一百多个种类,为了让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常德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擦亮常德非遗文化名片,木雕技能大师潘能辉对此深有感触。

2019年,市委市政府在河街设置非遗文化街区,在享受免除房租等优惠政策的鼓励下,潘能辉木雕工作室成为街区内第一批挂牌的非遗项目。免除了后顾之忧的潘能辉,计划用十年时间以沈从文名著《湘行散记》为蓝本,创作一件湘西北民俗图景大型木雕。

 

目前,已经完成了收集沿途人文风貌、民间工艺、传统风俗、特色建筑等素材,正在抓紧绘制25米长的水墨正稿,稿件定型后,潘能辉将用深度镂空的雕刻方法,在一根重10吨、长10米、直径1.8米的巨型红椿阴沉木上,双面创作这一木雕巨作,再塑常德河街记忆。

 

潘氏艺术木雕传承人 潘能辉:这个木雕和其他的画作是不一样的,他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物力在这里面,并且是一辈子的事情。在整个创作作品当中,把我们的本土文化充分展现出来,尽可能地把它打造成一个瞩目的、传世的精品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每年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并建立起四级保护名录体系,先后有7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7个项目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拥有国家级传承人9名、省级传承人11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建设文化常德、打造文化强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伸阅读

常德河街非遗街区,东起鸳鸯走马楼,西至紫缘路,南邻穿紫河,北至柳河路,街区由麻阳街至小河街区段构成。截至2022年7月,该街区共有57个非遗项目入驻。

其中,位于该街区的鸳鸯走马楼,为典型的中国古代戏楼结构,是目前湖南省最大的以戏楼为主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为主题的展演馆,涵盖以常德高腔、常德丝弦、鼓盆歌、常德渔鼓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主题的文艺演出, 是市民、旅客河街游必到的打卡之处。

常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统计情况

国家级非遗项目7个:市直2个、鼎城区1个、澧县3个、津市市1个。

省级非遗项目27个:武陵区2个、鼎城区2个、桃源县4个、石门县4个、澧县2个、临澧县3个、津市市1个、安乡县1个、汉寿县1个。

市级非遗项目44个(有54个保护单位):市直1个、武陵区3个、鼎城区5个、桃源县11个、石门县8个、澧县9个、临澧县4个、津市市1个、安乡县5个、汉寿县3个、贺家山原种场1个、德山开发区2个、柳叶湖管理区1个。

县级非遗项目210个:武陵区4个、鼎城区20个、桃源县56个、石门县18个、澧县23个、临澧县15个、津市市33个、安乡县23个、汉寿县16个、桃花源管理区2个。

下面,一起来了解

常德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传统戏剧·高腔(常德高腔)

常德高腔为常德汉剧高、昆、弹三大声腔之一。它是在本地原始祭祀歌舞等乡土音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明代弋阳腔、青阳腔等早期戏曲声腔而逐渐发展成熟的,主要流行于西洞庭区、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流域,远及鄂西南和黔东一带,1986年更名为武陵戏。明代万历至清代乾嘉年间是常德高腔最为兴盛的时期,此后随着弹腔南北路的兴起而逐渐走向衰落。《祭头巾》《思凡》《两狼山》《双猴斗》《程咬金娶亲》等是常德高腔中的代表性剧目,解放后又出现了《芙蓉女》《紫苏传》等新编高腔戏,演出轰动一时。

 

曲艺·常德丝弦

常德丝弦是流行于常德、桃源一带的民间曲艺,以扬琴、琵琶、三弦、京胡、二胡等弦乐器为伴奏乐器,故称“常德丝弦”。

常德丝弦源于明代江苏,浙江两省流行的时调小曲,是一种民间说唱表演艺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穿插交替,容量较大,可以演唱有人物、有情节的大型故事,也可以演唱短小精悍的段子。

 

传统戏剧·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又称常德喀喀戏。为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流行于沅水、澧水流域及湘北鄂南毗邻地区如常德全区、湘西、怀化的部分城镇,湖北南部的公安、石首、松滋、长阳、五峰、鹤峰等地。

主要唱腔曲调“正宫调”借鉴沅水号子和山歌的某些特色唱法,用假嗓翻高八度唱句尾,形成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这种音域和音色突然强烈反差的声腔形态,乡民用土语形容为“喀喀”,为不平和之意。史载,清道光初年,常德花鼓戏已有相当规模的专业戏班。

 

民间音乐·澧水船工号子

澧水船工号子是一种由地方小调转化而成的独特的劳动号子,是以反映船工们苦难生活和战天斗地的劳动场面为主题的一种音乐节奏较强传统民间音乐。

澧水船工号子没有固定的唱本和唱词,也不需要专门从师,全凭先辈口授,代代相传。大多是因时因地因人即兴而起,脱口而出,比较通俗。澧水船工号子具有丰富的音调,复杂的节奏变化和多声部的音乐织体,是中国劳动号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戏剧·荆河戏

荆河戏是流传于湘、鄂两省交界的荆州、沙市、澧县、张家界等地的地方大剧种,已有400多年历史。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唱、做、念、打相结合,内容丰富、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一直为广大群众喜爱。

荆河戏作为荆楚一带的地方大戏,除了舞台语言用澧州官话别于其它剧种外,最大特色表现在音乐方面:一是呔腔呔调,独具特色;二是南北交融,韵味别致;三是唱腔特殊(“三小同腔”“八块屏”“黄八板”等);四是打击乐(锣鼓点)极具特色(大土锣有别于其他剧种)。

 

曲艺·鼓盆歌

湘北大鼓(鼓盆歌)是流传活跃在湘北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湘北大鼓最始称“孝鼓”,是一种来为悼念亡人所进行的一种活动形式,俗称陪亡人。

湘北大鼓语言以湘北地区方言为主,语言通俗生动,传统大鼓唱本多为五字或七字句,现已发展成长短不限的新句式,唱腔结构多为上下句结构,每二、四、六、八句为一乐段,特殊节目也有三句为一乐段,如《送歌郎》。常用韵有天、地、人、和、豺、狼、虎、豹、红、花、绿、黑十二个。道具为一面牛皮鼓,有的配有唢呐、月琴等乐器伴奏,特殊节目还配有锣、钹等。湘北大鼓唱腔属板腔体,一般分引腔、悲腔、柔腔、快腔、急腔等。

 

民间文学·孟姜女传说

嘉山孟姜女传说是主要流传在湘西北澧水流域一带的民间爱情故事。

据《孟姜山志》载:嘉山原名翠麓山,秦代以后称孟姜山。明嘉靖年间,吏部尚书李如圭上书皇帝,嘉奖孟姜女贞烈,遂将孟姜山更名为嘉山。山上现存有贞烈祠、望夫岩、百步磴、相思竹、恨石、镜石等与嘉山孟姜女传说相关的古迹。

以嘉山孟姜女传说为基本素材的歌谣、戏曲、民间故事等文学艺术作品很多,如明清以来文人的孟姜山吊古诗词初步收集的就有上百篇。当代文艺作品有散文《冷落的嘉山佳境》、戏曲《嘉山孟姜女》、歌曲《孟姜女》、歌舞剧《秦时明月》等。尤其是嘉山孟姜女传说与流传区域原有的民风民俗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在以澧水流域为中心的湘西北一带形成了独特的孟姜女傩文化,游傩、供傩、傩戏等活动在民间一直流传不绝。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