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非遗博览
从“讨饭活儿”到“非遗” 小小面团捏出大千世界

2022-04-18 来源:腾讯文化

各种色彩的面团,在手艺人手中,经过揉、搓、挤、压、团、挑、按、拨等造型技巧,辅以工具的雕琢加工,便可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这便是中国传统的面塑艺术,自汉代便有文字记载,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年近70岁的张万仁是地道的德州市平原县人,自年幼跟随外祖父肖红山“启蒙”至今,已潜心研究传统面塑技艺50余载。在继承传统面塑技艺的基础上,张万仁潜心钻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2020年,“平原面塑”品牌入选德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塑的精髓在于‘传神’,而‘传神’的重点就在于人物的眼睛和嘴。”跟随张万仁走进工作室,他随手捏起一块面团开始轻轻揉搓,灵活的双手或按、或戳、或压,辅以工具的精雕细琢,转眼间便轻松完成了一个人物头像的创作。随着拨子轻轻推动,手中的人物头像的嘴角缓缓上扬,表情也随之丰富多彩起来。

在工作室一角的书架上,陈列着红面绿袍的关羽、浪里白条张顺等面塑作品,远看上去造型夸张,色彩鲜明,但仔细观察却又发现一个个人物神态各异、发丝屡屡分明、衣衫褶皱也颇为逼真。

张万仁告诉记者,面塑的制作除了需要灵活的双手控制整体的形态,五官和表情刻画、人物服饰的褶皱等细节就需要这些工具来帮助完成。拨子、开眼刀、擀子……这些平常人看来不起眼的工具,在他的手中却成为作品“点睛”、刻画神韵的“利器”。

 

在张万仁的工作的案板上,一根根被“盘”得锃光瓦亮的拨子静静地诉说着张万仁数十年如一日钻研面塑技艺的故事。

“这些竹签叫拨子,每一根都是我根据自己的需要一点点打磨而成,如今已经跟了我几十年了。”抚摸着一根根拨子,张万仁回忆道,年幼时外公每年春节都会给自己几个面塑当礼物,有时还会现场展示这门技艺,看到小小的面团经外祖父之手,转眼的功夫变成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人物、动物,从那时起他便从心里喜欢上了这门艺术,也跟随外公学会了面塑的基本功。

时光荏苒,成年后的张万仁本打算悉心钻研面塑艺术,却在当时受到了父亲的阻拦。“以前,面塑就是走街串巷叫卖的小玩意,靠这谋生很难的。因此,父亲还是让去找一份正经营生。”张万仁告诉记者,那时父亲称面塑为“讨饭活儿”。

“那段时间自己一直在做生意,但是心里依旧牵挂着面塑这门手艺。”张万仁告诉记者,他曾在偶然间碰到了一位河南新乡捏面人的手艺人,又勾起了他对面塑艺术的向往。当时自己已经有了稳定收入,父亲不再阻拦,就跟着这位手艺人又学习了一段时间,这才算是真正迈入面塑这门艺术的“大门”。

 

从最初的复制、模仿,到如今的探索、创新,张万仁的创作技艺和题材在不断拓展,其创作题材既有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也有戏曲故事和动漫卡通等形式,有单个人物,也有系列人物场景。在平原县文化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陈列着一尊张万仁精心制作的达摩像,从造型塑造到色彩使用,都透露着浓浓的现代气息。

谈话中,冰墩墩、火影忍者、熊出没、小猪佩奇……一个个新潮的词汇在年近70岁的张万仁口中说出,这让记者颇感惊奇。“这门手艺发展起来以后,我也在不断研究新的题材,前几年为杭州的一场动漫展制作的火影忍者的面塑就特别受年轻人群的认可。”张万仁说。

 

为了将面塑这一传统手工艺传承绵延下去,张万仁经常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推广面塑,自己也曾收过几名徒弟。

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街串巷、做于街头、成于瞬间,随深受群众喜爱,却难登大雅之堂。如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一定重视,小玩意儿走入艺术殿堂,但由于难以成为“糊口”的营生,仍面临着能静下心来学习和研究这门手艺的人为数不多的尴尬。

“其实现在国外,大家都很喜欢咱们中国的传统艺术。我有一位学生现在韩国开了一家面塑的门店,很受当地人的欢迎。”在张万仁教导过的诸多学生中,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李婷婷就是其中之一,先后在济南、杭州成立工作室制作面塑,最终定居韩国发扬这项传统技艺。

如今,年近70的张万仁随着年纪的增长,技艺上已难以达到当年的水准,但从心里热爱面塑艺术的他仍然希望将这门艺术传给真正喜欢的人。“这门老手艺里有咱们的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文化财富,需要好好传承下去。只要有人需要,我就愿意一直做;只要有人想要学,我就愿意继续教。”张万仁说。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