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非遗博览
非遗:你知道斯马卓最早起源于哪里吗

2021-11-22 来源:腾讯网民俗

“卓”(鼓舞),最早起源于达工地区(现在的山南、林芝两地交界处),8世纪传到山南,后来又传到日喀则一带,形成了具有日喀则地区特色的斯马卓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日喀则市20多里的地方,有个叫司马章堆的村子,这里以跳斯马卓而出名,据说在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就传下了这种舞蹈。

司马章堆村的鼓舞是一种剧烈的跳跃式舞蹈,鼓点明快、节奏感强、气势恢弘、多彩多姿、豪迈奔放、催人奋进。同时,又是一种即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的一种舞蹈。舞蹈一开始,一个老头先出场,手里拿着一把捆着白哈达的木棒,一面手舞足蹈,一面口中念念有词。接着,身穿彩条衣服,腰系多皱短裙,挎着大鼓的小伙子们奔腾而出,羽锤齐动,鼓声震天,舞蹈就开始了。

斯马卓表演时由各村村长带队进行演出,在每年的传统佳节和喜庆日子里或农闲时进行演出。

多于隆重的仪式或喜庆节日及望果节时在广场表演,舞者有卓本(领舞者)一人,卓巴(跳卓舞的)六人,均为男性。舞时卓本边舞边抖动“达达”(彩箭)上的响铃,众卓巴边击鼓边舞。

斯马卓的主要歌词与艺诀词的内容分两种。一种是表现兴建桑耶寺的劳动过程,另一种是赞颂日喀则风光。曲词有两首,即《德庆颇章》和《波选查姆》。鼓点有四种:六鼓点、九鼓点、十鼓点、十五鼓点。斯马卓的舞蹈动作大多模仿各种劳动和动物的姿势,形象逼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021年5月24日,斯马卓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