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非遗博览
民俗庆丰收 石柱“玩牛”:田里生出国家级非遗

2021-09-18 来源:腾讯网文化

金秋时节,赞美丰收。

9月23日秋分,属于中国农民自己的节日——丰收节,将在硕果与喜悦中到来。

在重庆大地上,每逢佳节与满载而归之时,根植于田间地头的民俗活动,便成为农民们在辛勤劳作之余分享快乐的最好形式。

这其中,就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丰收节来临之际,上游新闻于9月18日—9月23日期间,推出“民俗庆丰收”系列报道,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重庆大地上的“非遗”项目,分享喜悦,共迎丰收。

“啰儿啰!”

“呦喂!”

在重庆石柱县不少乡镇村头,每逢遇到喜事佳节,总能听见“啰儿调”、喝彩声、锣鼓声,声声齐鸣。在这喜庆的氛围中,总能看到一头憨态可掬的“牛”在放牛人的指引下“翩翩起舞”。

这些“牛”,并非犁田犁地的真耕牛,而是由人扮演而来。这种独具特色的民间假型传统舞蹈,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玩牛。

田间地头里“生长”出国家级非遗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玩牛这一舞蹈,是从田间地头里“生长”出来的。

在农耕文明时代,耕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显得尤其重要,是通过农时节令和喜庆场面,表达人们对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愿望,玩牛民间舞蹈习俗就应运而生。

一般而言,玩牛舞蹈需要由七八个人配合,一人扮演放牛大哥或者大嫂,另两个人在牛道具内扮演牛身,其他人员为锣鼓手。

在表演过程中,放牛大哥或者大嫂唱着“啰儿调”助兴,有时锣鼓手或者观众也即兴喝彩。只见放牛大哥来到牛前,手牵牛索、拿牛棍,背着草背篼,随着锣鼓节奏,舞出简单的单脚跳跃、摆手、扭腰等动作。

“重头戏”则在牛的身上。两位藏于牛道具内的舞者前后配合,模仿牛的生活、劳动和习性而舞蹈,既真实,又有趣味。

如同舞狮一样,玩牛的两位舞者需要数年如一日的训练。比如要做出牛吃草的动作,需要扮演牛头的人一手举牛头,另一手当牛舌头,往牛嘴巴里捞草吃;要做出傲角动作,就需要表演者双脚一前一后的跳,前者双手举牛头,曲肘上下左右猛然移动;要做出犁田动作,就需要两位表演者同步向前绞步移动……

作为土家延续历史的表现,从牛的耕地劳作和休养生息中提炼加工而成的玩牛舞蹈,全是农民有感而发,由情而生,编排舞蹈,即兴发挥。表达人们生产生活情趣的玩牛舞蹈,是一项值得保护传承和传承的非遗项目。

世代玩牛

他成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在西沱镇上,喜庆日子里看上一场玩牛表演,可以说是最受当地村民喜爱的事情。而在这个古镇之中,就有一位玩牛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再顺。

“我们江家祖传玩牛,我也是从小就根随祖父和父亲学玩牛。”今年67岁的江再顺说,年轻的时候,他时常跟着家人们走出石柱,去往外地参加活动,尤其是1984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成立的时候,江再顺还和父亲一起在庆典大会上进行过表演。

作为玩牛的“大咖”,江再顺在玩牛表演中扮演牛,他善于摹仿牛吃草、擦痒、滚水、跳坎、傲角、犁田、喝水摆尾和骑牛等舞蹈动作,表演逼真,技艺娴熟。

“一趟下来还是很辛苦。”江再顺说,藏于牛道具内,表演半个小时就大汗淋漓,但听着观众们阵阵的喝彩声,再累也都愿意坚持下去。

虽然已经年近七旬,但是江再顺却依旧为玩牛的传承而努力着。“我已经教了二十多个徒弟了,他们有时还会跟着我去演出。”江再顺说,除了广收学徒,他还常常会来到村民身边,向大家讲述玩牛的历史,告诉大家要爱护耕牛。

“我还经常去往学校,给孩子们传授一些动作要领和基本步法。”江再顺希望玩牛这一非遗项目能够在下一代得到传承与发展。

走上大舞台

玩牛曾登上《中国民歌大会》

除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石柱县还有两位重庆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两人皆为女性。

67岁的余长英,来自石柱县三河镇。早在童年时期,她便与玩牛结下了缘分。

“当时看到乡里的玩牛表演很有趣,回家便和同伴们一起模仿。”上初中的时候,余长英还和几个同学们组成了一个玩牛班子,在节庆之时义务为大家表演玩牛。

后来,余长英成立了鸿运狂牛演艺中心,和同伴们一起去往各地演出,每个月都有十多场。为了让表演更加惟妙惟肖,她还对牛道具进行了不断的改进,看起来就如同真牛一样。

在众多表演当中,余长英印象最深的就是2016年时登上了央视的《中国民歌大会》。“能够把玩牛带到更大的舞台上,让我很激动。”

58岁的马兹美,来自石柱县下路镇。自幼喜欢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她,在1996年便跟随“玩牛”市级传承人刘贤江老师从事玩牛、板凳龙等民间传统舞蹈的学习与表演,玩牛技巧娴熟。2000年,马兹美成立了表演队伍,通过红白喜事、节日、庆典、民俗活动等平台开展玩牛表演活动,好评如潮。

近年来,马兹美的玩牛团队也走出了石柱,活跃在重庆忠县、丰都、武隆、涪陵、彭水,以及湖北利川等地。

传承与保护

石柱将深入挖掘梳理非遗资源

上游新闻记者从石柱县文旅委了解到,近年来围绕非遗传承与保护,石柱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非遗展演活动。在今年6月,当地搭建非遗专场演出平台,为包括玩牛在内的市级以上非遗项目提供展现的舞台。同时还积极推进非遗展演进景区,让玩牛在4A级景区西沱古镇驻场演出。

此外,石柱县非遗中心也将以创建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目标,对非遗展演节目提档升级,深入挖掘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进非遗展览馆、非遗传习所建设,指导非遗项目长远发展规划,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石柱县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挖掘、发现和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发挥好代表性传承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当地对外开放的“新名片”。

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