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非遗博览
发现非遗之美:陕北多元文化——绥米唢呐

2021-09-17 来源:腾讯网文化

绥米唢呐,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唢呐是阿拉伯语“surna”(祖尔纳)的音译,古称“琐嘹”、“苏尔奈”,在亚、非、欧的多个国家广泛流传,至迟于金元时期传入中国。在中国民间,它还有铜笛、锡笛、梨花、海笛等名称。此外,福建南曲演奏中使用的小唢呐称为“嗳仔”或“南嗳”;莆仙戏伴奏使用的唢呐称为“梅花”或“吹鞭”,较大的一种则称“大笼”或“大海笛”;维吾尔族的全木唢呐称为“苏尔奈”;藏、苗、蒙古、朝鲜等族也各有形制不同的唢呐。

唢呐由哨、芯子、气盘、杆、铜碗等部分组成,其按音孔根据七声音阶顺次排列,各个孔距基本相等,可翻转七调,音域一般为两个八度加大二度。唢呐有滑音、吐音、气拱音、气顶音、打嘟噜、循环换气(长时间吹气不断)等多种吹奏技巧,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独奏乐器。唢呐音量洪大,音色高亢明亮,是吹打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在古代除吹奏军乐外还用于衙门鼓吹及戏曲、歌舞等的伴奏,在民间日常生活中则多用于节庆、婚丧嫁娶和戏剧场面。

绥米唢呐是民间鼓吹乐种类之一,主要流传在陕西省绥德、米脂周边的子洲、清涧、吴堡、佳县、横山及与绥德隔黄河为邻的山西省柳林西部乡镇等地。其渊源可追溯至明代,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绥米唢呐乐班由多人组成,其中唢呐演奏者分为上下手,上手吹高音,下手吹低音,鼓手、镲手、锣手分别击打牛皮鼓、小镲和包锣。另有两把长号,由唢呐下手和鼓手吹奏,这种形式称为“大吹”,由小海笛、笙、管子、小铰子、小铜锣等乐器组成的形式则称为“小吹”。大吹多用于迎亲、出殡、秧歌、谒庙、请神等场合,在队伍行进之中演奏,小吹则多在厅堂院落围坐演奏。

陕北绥米唢呐曲牌丰富,风格多样,它的乐曲主要来自民歌小调、戏曲音乐和宗教音乐,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其中的代表曲目有《下江南》、《哭长城》、《水龙吟》、《柳青娘》、《千声佛》等,另外一些曲牌如《大摆队》、《大楚将军》、《三通鼓》、《得胜回营》等则体现出强烈的军乐特征。除此之外,听觉的震撼力,广泛的群众性以及反映黄土地人民精神、情感生活构成了陕北绥米唢呐的艺术特征。

绥米唢呐与陕北人的日常生活及社会风俗密切相关,是当地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俗、历史、音乐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前,在西方强势文化持续输入的影响下,绥米唢呐演奏中已引入小号、架子鼓等西洋乐器,出现某种程度的变异。其生存活动空间也进一步缩小,一些造诣很深的唢呐手年事已高,随着他们的相继离世,很多绝技都将失传。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