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民俗民风
什么是“喜丧”?有何标准?按照传统多少岁才算得上是“喜丧”

2022-09-15 来源:360快资讯

《春秋左传正义》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这当然不意味着只有中华民族有礼仪,事实上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礼仪规范,但将礼仪上升到民族文明内核这一高度的,放眼全世界也只有中国一家。

礼仪的诞生本来是为了方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通过各种各样的礼仪规程从而实现了人际交往的有序、有度、有规范。

而中国在此基础上又将更多的文化内核融入各种礼仪当中,使得礼仪更具有文化内涵也更具有文化象征性。

 

而具有文化象征地位的礼仪,也理所当然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贯穿每一个中国人的一生。

幼年时有满月酒、抓周礼,成长过程中有加冠礼、成人礼,而死亡时也有丧礼。

古代礼仪

古代中国礼仪根据场合的不同、适用对象的不同大致划分为五类,分别是“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

如今我们已经不怎么讲这“五礼”了,而我们现在经常说的抓周礼、婚礼、丧礼都是这“五礼”的下级分类,由此也可看出我国礼仪简化的一种趋势。

其中以“吉礼”的地位最高,所谓“吉礼”主要指的是人们对天地、鬼神、祖先的祭祀礼仪。

譬如祭祀各位天神地祇、祭祀山川河流、祭祀逝去先人都属此类,大到古代封建君主祭祀天地,小到平民百姓春节祭祖都算是吉礼。

而“五礼”中的“嘉礼”与“吉礼”名称相类,一个“吉”一个“嘉”,都意味着好事、喜事,但二者所指却有一定差别。

 

“嘉礼”在古代通常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值得庆祝时所使用的一些礼仪,譬如饮食宴请礼仪、大婚加冠礼仪、节日庆贺礼仪等,像我们现在常说的婚礼、成人礼、升学宴都属于嘉礼的一部分。

在笔者看来,如果说“吉礼”的适用对象是天地自然、神佛鬼仙等超凡存在,那么“嘉礼”就是为人庆贺而生的礼仪,论地位嘉礼自然不如吉礼,但却更加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

而“宾礼”看其名字就知道它是围绕宾客产生的礼仪,这种礼仪除了我们日常接待宾客的礼仪外,在古代也涉及诸侯之间、诸侯和天子之间互相交往的礼仪活动,从这个角度而言“宾礼”显然跟外交事务有很深的关系。

“军礼”与“宾礼”类似,都是专门用于某一领域的礼仪,这里我们所说的军礼不单纯指现在我们常说的“敬军礼”的军礼,而有更广泛的内涵。除了基本的军人礼节外,凡是跟出征、军旅相关的礼仪活动也在它的范围内。

仔细说来,西周时期的军礼又大致分为“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等几个方面。范围涵盖军队出征、军队检阅、军事演习、确定疆界等与军事有关的方方面面,甚至为进行某些国家大工程而举行的礼仪活动也属于“军礼”的范围。

 

最后一种就是“凶礼”,顾名思义这类礼仪通常与某些不好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它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庆祝喜悦之情,也可以寄托人们的哀悼、怜悯、悲伤之情,凶礼正是为此专门而生的礼仪。

譬如我们日常所说的丧礼就是凶礼的一种,除此之外古代还有用来哀悼饥荒疫疠的“荒礼”、对他国发生的不幸事情进行人道主义慰问的“吊礼”、以及对遭遇困难的友邦进行帮扶的“桧礼”和“恤礼”,它们都是凶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所述就是中国古代大致的礼仪分类,而在这几种礼仪的范围下,又各有规制不同的具体礼仪,譬如“九宾之礼”、“揖让礼”、“跪拜礼”、“虚左礼”等,它们共同组成中国古代庞大的礼制体系。

“大雅之堂”和“下里巴人”

礼仪作为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的一种行为规范,应该是最接地气、也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但正如上文提及的那样。

我国特有的礼仪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意义早已不止于普通百姓之间的交往规范,而被赋予严肃的文化内涵和政治意义。

在古代礼仪问题常常是封建王朝的重大政治问题,就是这一特征最好的体现。

 

古人对于此有很多的表述,譬如“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的是祭祀,进而延伸为礼仪问题,在古人看来祭祀等一系列礼仪活动是与军事并列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另外,封建王朝还指定专门的官员负责朝廷的礼仪。三公九卿制下,由九卿之一的太常主要负责王朝礼制,而在三省六部制当中,封建君主又专门设置礼部管辖一系列与礼仪相关的活动。

 

而朝廷中每一次与礼仪相关的活动都是朝堂上重要的政治活动,甚至可以因此引发不少朝堂动荡和政局变迁,最为著名的有宋英宗的“濮议”、明嘉靖年间的“大礼议”等事件,都曾在各自时代的朝堂上引起过轩然大波。

这些无一不说明礼仪活动在国家政治层面的重要地位,不过这种特征随着封建制度的崩溃和封建礼教的衰微而逐渐衰弱,礼仪逐渐向更民俗化、更简约化的方向演变,其中民间常说的“喜丧”就比较能体现这一点。

“喜丧”之说最早出自记载清代掌故的《清稗类钞》一书,该书对“喜丧”的论述很明确:“人家之有丧,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于喜。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

由此可见喜丧的出现与“俗”有很大的关系,这显然就与王朝和儒家信奉的正统的礼制划分开来。

大胆推测喜丧很可能是民间百姓在漫长的发展时间中对福寿双全的逝者自发约定俗成形成的一种礼仪活动,它出自于民间百姓的自我创造。

 

而民间礼仪自然不能太过繁琐,万事以方便可行为要,这也是民间礼仪与仪式繁琐、一丝不苟的正统礼仪之间的差别之一,表现在喜丧这件事上,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将喜丧的标准固化。

前文说过喜丧这个说法是为“福寿双全”的逝者准备的,那么怎样要算福寿双全呢?

怎样算有福?这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不好界定,老百姓也没有功夫掰扯这个,相比较之下“寿”这个方面就很好看,所以老百姓干脆将喜丧与年龄挂钩,逝者最低也要达到七十岁才能称之为“喜丧”,年龄越高自然越名副其实。

除此之外,一般情况下还要求逝者子孙满堂、家大业大、寿终正寝。喜丧在民间的自发形成是礼仪接地气的一个缩影,中国礼仪就是这样上得朝堂也下得乡野,而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民间礼仪成为礼仪文化的主要方面。

结语

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这些在中国流传至今的礼仪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故鼎新,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又融入更多的时代元素,最终成为流淌于中华民族血管中的文明基因。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