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民俗民风
【民俗文化】阆中灯戏必须有新玩法

2022-06-17 来源:腾讯文化

任何一种文学艺术样式,随着时代的推进,总要不断地进行变革,才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迎合时代的审美口味,灯戏也是一样,目前已经到了不得不推陈出新的关键时候了。

川北灯戏,又称鼓乐神,是流行在川北一带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小戏。起源于明末,与川北大木偶戏,川北皮影戏共为川北戏曲的三朵奇葩。川北灯戏用农民的道德标准演人间的美丑善恶,喜怒哀乐,大多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语言通俗易懂,诙谐风趣,极富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其演出多与春节、灯节、社火、庆坛等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其特点是小戏多、喜戏多、闹戏多。川北灯戏明代就开始流行于阆中、南部、仪陇等地,阆中的峰占与苍溪县的白庙、龙山,被称为灯戏窝子,为川北灯戏发源地。与其他地区的灯戏一样,它也经历了由提灯、挂灯、玩灯、舞灯到灯戏的发展阶段。明嘉靖年间(1522-1566)的《阆中县志》就记载:五月十五瘟祖会,演灯戏十日,每夜焚香如雾,火光不息,其所为灯山者,亦如上元时。(此书收藏于北大图书馆)清代演出非常活跃。建国后60年代、80年代,南充专区多次组织人员对散落于民间的灯戏进行调查、收集,共挖掘了三百多个剧本和九十多支曲牌。参加全国或省级各类会演、大赛多次获文化部颁发各类奖项。

 

阆中的老观、峰占、二龙、石滩等乡镇都有演出水平较高的灯班。1984年,阆中灯戏小品《亲家母上轿》《闹隍会》,获四川省业余调演优秀剧本奖和演出奖.1987年川北灯戏应邀晋京演出《包公照镜子》《幺妹嫁给谁》《献鸡》《秀才买缸》,饮誉京城,并获准进入中南海作专场汇报演出的殊荣。1989年又代表四川省戏曲赴上海作文化交流献演,获得淳朴的天籁,远古的遗风,戏曲的渊源的赞誉。

川北灯戏的内容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喜剧多、悲剧少。就是正戏、苦戏,也带有浓重的喜剧色彩。表演艺术贴近生活,无固定套式,综合巴渝舞、杂耍、猴戏、木偶、皮影、跳端公等形式。具有质朴的乡土气息,热烈欢快的情调,形成其传奇性、写实性、夸张性、幽默性和风土民俗相容共存的特有风姿。其原始声腔和表演手段,多系道场法事中的程式演化而成,其声腔分为正调和杂调,其音乐则源于川北民间小调、神歌、嫁歌、圣喻谣等,曲调朴实明快,优美动听。

因小戏多、喜剧多、闹剧多,故丑行在川北灯戏的表演中占有特殊地位。灯戏的丑行有男丑、女丑之分,男丑又叫小花脸、三花脸,女丑又叫彩旦、摇旦、婆。丑既扮反面人物,也扮正面人物和中间人物。在众多灯戏剧目中,半数以上少不了丑。川北灯戏由花灯歌舞发展而来,其中包含有川北山乡的民歌小调、清音、神歌、端公调,同时又吸取了陕西调、吴下补缸调等曲调。它有板式变化的正调类唱腔体系,也有曲牌联缀的唱腔,如《裁缝偷布》一剧,其唱腔就是由《太平年》《金纽丝》《银纽丝》《卖鲜花》《跌断桥》《十里墩》《花背弓》等曲牌连缀成的。板式与曲牌联唱也可综合使用于同一剧目中。川北灯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是胖筒筒、胡琴,除此以外还有花灯锣鼓等,后又逐渐增加了二胡、笛子等乐器。川北灯戏的表演中融进了民间舞灯及木偶、皮影、杂技等技巧,用以刻画人物、表现情节。

 

川北灯戏表演的舞蹈性很强,有无跳不成灯之说。它吸取了民间狮舞、龙舞、牛灯和皮影、木偶表演的舞姿,特别是戏中的小丑、彩旦等,通过诙谐滑稽的舞蹈动作,把剧中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无不令观众捧腹。传统的川北灯戏的演出是晚上在院坝、阶沿进行的,观众是农民,他们提着灯笼火把,围起场子观看,使戏场汇成一片灯的海洋。演出场地中心高悬一盏异常耀眼的主灯,四角配置画着花、鸟、走兽、人物或书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年丰、恭喜发财字样的鲜艳夺目的彩灯,演员们提灯、舞灯、跳灯、戏中出现的龙灯、狮灯、牛灯、或蚌壳灯,不仅是道具,还是精巧的民间工艺品,也是剧中的角色。观众看灯戏演出叫看灯,演员演灯戏叫扮灯。台上台下灯相辉映,演员观众交融无间,群众欢腾,蔚为壮观。

 

目前,阆中正在如火如荼地打造文化旅游,其传统灯戏也列为四川省非遗保护项目,如何让传统灯戏在旅游中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是我们首要思考的问题。从阆中的现况来看,无灯戏演出班子,无灯戏演员,会唱灯戏的老艺人几乎绝迹,口传剧目已大量流失或自然消亡。另外,传统灯戏用扬琴、笛子、琵琶、二胡等民乐伴奏,由于乐手流失和断代,不得不采用电声乐器加民乐来凑合。年轻人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对传统的、民间的东西接受困难,灯戏的传承问题日益严重,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我认为,对传统灯戏艺术,单单抢救和保护还远远不够,必须在抢救和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变革和创新。现代人的口味是多变的,眼光是喜欢刺激的,能静下来观赏传统艺术的时间是短促有限的,所以,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上,我认为完全可以在保持传统灯戏的特质上进行大胆的完善和创新,其基本思路是:灯戏核心特色不变,保持传统灯戏的小巧、嬉闹、搞笑。内容以古城文化、民俗中的精华部分与现在审美观、价值观结合,体现古城文化和民俗特色;人物以一丑一旦两人为主,最多不超过五人;时间限定在15分钟左右;音乐加进适当现代元素,背景强化现代声、光、电混效果;舞蹈适当揉进现代舞蹈元素,如街舞、摇滚、太空舞、模特步、皮影步、太极步等。

诗歌大师雪莱说过:变化,但是不死!我坚信,如果能在传统灯戏的核心特色基础上加入适当的现代元素,我们的灯戏会比东北的二人传更鲜活、更能挑逗观众的审美欲望、同时也更能在阆中旅游大背景中发挥其不可估量的巨大价值。

审核:姚海

责编:颜小红

编辑:慢慢

来源:诗鼎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