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民俗民风
细数中国少数族的妇女节

作者:李君 · 2017-03-07 来源:凯风宁夏

  三八国际妇女节源于1903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妇女大罢工,1975年被联合国确认。但“妇女节”并不是外国人的创新,我国的“妇女节”自古就有。那么,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妇女节”吗?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咱大中国的妇女节还有那些?

 

  白族青姑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云南大理的白族的“青姑节”。这天,少女聚集,终日高歌,以纪念受封建压迫而死的青姑娘。

 

 

  瑶族妇女节

  农历二月初二是瑶族的“妇女节”。节日这天,妇女们整天休息,只做芭蕉花粑粑互相赠送,以缅怀瑶家传说中的盘金妹。

 

 

  哈尼族姑娘节

  农历二月初四是云南哈尼族“姑娘节”,主要是纪念古时候为反对父母包办婚姻而跳崖自尽的姑娘悠玛,以示尊重妇女和婚姻自由。

 

 

  苗家村寨的妹妹节

  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是贵州东部苗家村寨的“妹妹节”。按传统风俗,这几天苗家女儿要吃“姊妹饭”,这种饭是姑娘用野花和植物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节日期间,姑娘们走亲访友及聚会,也要送“姊妹饭”,还要观看斗牛比赛,进行跳舞、对歌、寻找意中人等活动。

 

 

傈僳族仙女节

  农历三月十五是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怒族的“仙女节”。节前先选几个钟乳石的石灰岩洞作为仙女洞,节日一到,人们便采上一束束的杜鹃花,带上牲礼和酒器到到仙女洞中祭祀。祭祀完毕,大家饮酒娱乐,在宽阔的场地上还有歌舞、赛马、射箭等表演活动。

 

 

侗族的“姑娘节”

  农历四月初八是湘黔桂边界侗族的“姑娘节”。这天,凡是杨姓家族出嫁的姑娘,都要回到娘家与自己的姐妹做乌饭糍粑,分别送给外姓亲友,共享节日佳肴。相传是为了纪念侗族女英雄杨八美。在很久以前,侗族女英雄杨八美的哥哥领导各族人民反抗朝廷的压迫,失败后被关在柳州内罗城,待秋后处斩。杨八美去探监,知道哥哥勇气还在,只是每日吃不饱饭没有力气,便想了个计策,回家煮了三斗六的乌饭,在农历四月初八送去让哥哥吃饱,然后,兄妹俩取出藏在饭箩下面的武器,杀出了柳州内罗城。杨八美在内罗城头射了一支响箭,招呼带来的伏兵,大破柳州城,取得了胜利。

 

 

锡伯族的“娘娘会”

  农历四月十八是锡伯族的“娘娘会”。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了加强新疆边防,在东北抽调4000多名锡伯族人迁往新疆。移民从头年四月十八动身,到第二年四月十八才抵达。为纪念这次大迁移,锡伯族将四月十八定为节日,这天还举办赛马、射箭、舞龙灯等活动。因参加节日活动的多是妇女,故名“娘娘会”。

 

藏族的“女儿节”

  农历五月初四是甘肃文县藏族的“女儿节”。这天,姑娘们由自己的亲兄弟陪同,穿上艳丽的节日服装,带上美味食品,白天上山采花对歌,晚上同小伙子互相敬酒,祝福幸福和吉祥。

 

 

纳西族摩梭人的“女神节”

  农历七月二十五是云南的纳西族摩梭人的“女神节”。这天,成年男女都穿着节日盛装,骑马或步行来到狮子山脚下,举行隆重的祭祀女神仪式,然后大家阖家团坐,吃着丰盛的野餐。青年男女还要绕山走一圈,载歌载舞,结交知心朋友。

 

 

水族“妇女儿童节”

  农历十二月初五是水族的“妇女儿童节”。节日期间,妇女们主持一切祭奠活动,她们共同祈求上苍:保佑妇女和儿童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幸福美满。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荷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