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父子守护粮仓47年 村民栖身仓中躲汶川地震

作者:谭曦 · 2017-10-10 来源:腾讯网

 

  “土圆仓是个宝,一把泥一把草,既防鼠又防盗,抗震效果好,家家户户都能搞……”每天清晨,这段被82岁老汉唐云江熟唱的山歌都会从成都金堂县平桥乡兴平街一号的平桥粮站飘出。早起泡上一杯浓茶,老人家就会在院子里哼上几段,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摄影/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谭曦)

    更多精彩: 

  农村剩男危机岂止天价彩礼 

  120急救志愿者一天跟诊16 担架抬到吐 

  七旬婆婆照顾儿媳17 “我活一天就养她一天” 

 

  1959年唐云江把家安在了平桥,那年他正好24岁。平桥粮站建于1964年,隶属原高板区粮站是金堂县当年重要的粮仓之一,那时唐云江就开始在这里工作了,80年代末唐云江退休,儿子唐昌辉就顶替了父亲的岗位,把家也安在了平桥。

 

  平桥乡50、60岁以上的老人现在都还记得当年排队交公粮的盛况,挑着罗兜、背着背篼来交公粮的村民要在粮站外排起1、2里长的队伍,那些天比过年还要热闹。2000年过后粮站功能逐渐减弱,原有的20多名员工如今也只剩下唐昌辉一个人,守护闲置的土圆仓变成了他的主要工作。

 

  老父亲是老粮站人,粮站是他所有工作的记忆。如今,整个粮仓大院变得孤独冷清,常住户就是唐家人了。儿子巡仓时,老父亲会远远的注视着他,一旦他忙不过来,他就要上前搭把手。“据我父亲回忆,当年30多位村民修了整整1年多才建好这排土圆仓。每天从早忙到黑,1个月工钱也才10块钱,那时候硬是没一个人喊累喊工钱少!” 说起土圆仓的修建者,唐昌辉很是感慨。

 

  “土圆仓其实是按照原子弹的形状来建造的,每个直径有8米,能储粮518吨而且还坚固结实。建造土圆仓不需要钢材、木材、水泥等当年的紧俏物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真是一把草、一把泥的创举。”说起中国粮食仓储历史中的这一大创举,唐云江很自豪。5.12大地震那段时间土圆仓里挤满了躲地震的村民,外面余震好大,仓里几乎是纹丝不动。

 

  土圆仓的墙体厚度超过40公分,修建时工人先把夹板固定好,中间倒上黄筋泥、碎石、竹条、稻草和土石灰,然后几个人一组围成圈,拿着大大的木榔头拼命敲打,这就是夯土。把土夯结实了,撤掉夹板,往上递增,一直要夯到4、5米高。等墙体夯实了,内外糊上黄泥浆,再刷上石灰水,最后请砖工来结顶。为了防潮,修建仓底浇筑了3层水泥和2层沥青。时光在粮仓这个小院没留下什么痕迹,父子俩守护粮仓的这些工具依然是80年代的物件。

 

  土圆仓的穹顶设计利于排水;穹顶最上方和圆形墙体高处分别建有通风窗口;粮仓下方四周分布多条排水沟;粮仓前是一个大院坝,用于晾晒粮食。整个粮仓建筑设计布局很是巧妙,通风、采光、排湿、防火、防水都是衔接得一丝不差。土圆仓的仓体较高,通常会修两道门,一上一下。上面的门用于进粮,下面的门用于出粮。

 

  土圆仓储粮是按照“无害虫、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的“四无”原则来执行的。为了做到这些,土圆仓的门通常有好几道,最外面是大门;然后是"搁门板",搁门板有数块,在进粮时随仓内储粮水平高度递增而增加块数,一般由轻便结实的衫木制成;再就是防虫纱,防止害虫进仓;最后是防鼠,用塑料薄膜包裹门板、窗台、粮堆,贪吃的老鼠爬不上光滑的薄膜,只得望粮兴叹。

 

  粮仓年久失修,有的墙体已经脱落,有的屋顶瓦片还会漏雨,在大雨滂沱的夏夜,在大风呼啸的深秋,粮站里总能看见父子俩巡查的身影。

 

  说来也很奇怪,无论外面的气温有多高,土圆仓内全年平均温度都不会超过25摄氏度,酷热的盛夏,圆仓里的气温比室外低上十摄氏度,真正是冬暖夏凉,防鼠防潮。

 

  唐家人现在住的还是当年的职工宿舍,房屋很是简陋。

 

  唐昌辉的母亲今年都70多了,身体还很硬朗,每天还要做点农活。苞谷絮晒干后泡水喝是她的养身秘籍。

 

  闲暇时他们一家人也会在粮仓的荒地上种点蔬菜。

 

  老母亲晾晒南瓜仔的这个窗台,原来是粮站的售油窗口,以前全乡的人都通过这个窗口买食用油。

 

  中午吃饭时,没有蔬菜,唐昌辉就去后院摘上一把新鲜的空心菜,这些自然生长的蔬菜很是美味。

 

  脱落的墙体、门上重重叠叠的封条见证了它的兴衰。仓室铁锁紧闭,斑驳的木门无声地述说过往的历史。在这个金风吹拂的收获季节,土圆仓前又晒起了新鲜花生和金灿灿的包谷,它们又撩拨起一代代人的乡土记忆。

 

  值得庆幸的是由5个圆柱状穹顶建筑和4个连接圆仓外墙之间的异形中式建筑构成的平桥粮仓在2017年8月入选成都市第八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唐昌辉从乡上获得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告诉了老父亲,“感觉我们这些年的守护没白忙活,能让这座装满特殊年代记忆的仓库,这道特殊的风景保留下去就是我们父子俩最大的心愿。”

分享到:
责任编辑: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