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现代“山顶洞人”:老人住山洞55年

2017-03-27 来源:腾讯网

 

  今年82岁的老人梁自付,是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临江乡人。1962年2月,他和妻子把家安在了一个山洞里,过着较为原始的男耕女织生活,这一住,就是55年。(图/文 宁坚)

  更多精彩: 

    谁说女大当嫁?  

    那些比男人还“爷们”的女汉子  

    少女妈妈之痛:自己都养不活怎么养活娃 

 

  临江乡境内有一座灵隐寺,距寺庙20余米处有一天然石洞,当地人称为“硝洞”。出洞口是一片临空突兀的石崖,犹如一片“巨瓦”,为下方两百余平方米的空地遮风避雨,梁自付的家就在这里。

 

  梁自付的老伴名叫李素英,今年77岁。57年前,时任村干部的梁自付与李素英结婚。结婚两年后,他们便搬到“硝洞”安了家。图中是梁自付的卧室。

 

  妻子李素英因为心脏不适,于2016年底去了大儿子在四川崇州的家休养看病,留下梁自付一个人守在这里。“这辈子是苦了她了”,梁自付说,当年家里穷,修不起房,才在石崖下用乱石垒了个家。现在,家里只有一条黄狗和几只鸡陪伴他。

 

  “这里以前住了4户人,但他们后来都搬走了。”梁自付坐在洞口家门前,抽着旱烟发呆。

 

  问及老人为啥不搬到外面去住,老人乐呵呵地笑了,“这里有啥不好嘛,冬暖夏凉的”。老人有喝酒的习惯,一日三餐都要喝上一小杯。

 

  闭路电视出了故障,老人回到里屋打开电灯,拨打了维修电话,离开里屋时他顺手把电灯关了。山洞里光线不好,但家电基本上都有,老人用电非常节约。

 

  在这里生活的55年时间里,梁自付对房屋进行过三次大的改建,才最终形成现在的房屋格局,包括猪圈、厨房、堂屋和3间卧室。图为梁自付的厨房。

 

  在里屋的洞顶下,老人晾挂了一些自己养杀的鸡。他说,这些是留给儿孙们回来的时候吃的。他生活极简,只有在周末才会切下一点晾挂在前屋横梁下的腊肉炒来吃。

 

  在“硝洞”的附近,梁自付种了少量的田土,虽然已经年过八旬,但是他还可以亲自下田种菜,做一些轻体力活。

 

  梁自付19岁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次婚姻,妻子生下一个女儿,不料三天后大人小孩突然一起患病,“走了”。梁自付说,在“硝洞”里住了55年,有时他也会有一种莫名的孤独。

 

  二婚后梁自付有了三儿一女,大儿子已经55岁,家住崇州,二儿子住在阆中,小儿子大学毕业后去了深圳,女儿离他最近,嫁到了只有十多公里外的邻村。平时女儿回来较多,给他洗洗衣服整理房间,三个儿子一般会在过年时回来看看他,但没有人愿意回到洞里住。

 

  “儿女偶尔抽空回来看看我们就很开心了”。梁自付和老伴仍没打算搬离硝洞与儿女同住。他说:“几个孩子多次要我们搬到他们的家里去住,去住了几天,我不习惯,最后还是回到这里”。

 

  吃午饭时,5岁的大黄狗在他身后摆弄着尾巴绕来绕去,这顿饭,老人的主食是红薯,配上了一些腊肉和蔬菜。

 

  最近几年,当地政府多次给他做工作,让他搬离岩洞到外面居住,但老人不愿意搬。他说,在洞里住了这么多年,习惯了。

 

  “下雨遇上吹大风,雨会直接飘进家里来。”洞里湿气太重,加上多年艰辛的劳作,老人的双手骨关节已经有了一些变形。

 

  梁自付没有经济来源,每个月有一百元的低保,每个季度他会去临江乡领一次,之外就是儿女们给他的赡养费。灵隐寺外有一个小卖部,他的生活必需品大多是在这里购买。

 

  “硝洞”前方的石壁有一道石缝,常年有清澈泉水流出,这是梁自付平时的生活用水。不过近来泉水变小,无法取用,梁自付不得不去寺庙旁的水井挑水,再一晃一晃的挑回家。他说,现在年纪大了,体力不行了,喝水就成了他最难解决的头等大事。

 

  梁自付每个月会去寺庙里里烧两次香。从家里出去的山路有许多台阶,他说,平时他不会出远门,如果有一条稍微平缓的路就好了。

 

  梁自付在寺庙里里点上香烛,为小孙子祈祷。他说:“我的小孙子是博士生,和我的感情最好,也最体贴我”。

 

  梁自付心地善良,四里八方从未结怨,周围的村民有时候也会过来帮助他。因为他的独特生活,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人。

 

  半个世纪的山洞生活,其间的酸楚并非田园牧歌的想象所能承载。不过,老人的笑容依旧灿烂。

分享到:
责任编辑: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