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屋顶上的风景中国味道尽在于此

2016-11-03 来源:中式生活美学 

 

  中国古人把风水称为堪舆,也叫地理,我们不妨连起来一起读作“堪舆风水地理”。我们也不妨可以这样解释:堪(观察天)、舆(勘察地)、风(空气空间)、水(水文水质)、地(地形地质)、理(研究分析理论)。

 

  风水一词最早出于伏羲时代,太昊伏羲根据自己研创的理论,推理出地球有过一段风与水的时期。《简·易经》里记载:“研地说:一雾水,二风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泽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无水。”这里所指的风水应是风水的原义。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就是天,所以有天一生水之说,二就是地,三是什么,三就是水。把老子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天生地,天地生水,天地水生万物。晋人郭璞传古本《葬经》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是人们熟知的风水学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风水一词可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比较广义的意义,泛指附近的空间、山、水,树木等自然环境。一种是比较狭义的意义,专指阴宅风水(祖坟)和阳宅风水(住房)。

 

  古代的阳宅阴宅,不管是官衙与民居,不管是贵族坟与平民坟,大部分都有风水师的一份功劳。所以现代人必须承认,风水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风水学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天地为观察了解对象,以人为依归,以人为服务目的,是实实在在的人本主义学问。

 

  风水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观天,即宇宙星体对人的作用。所谓堪舆,堪天道也,舆地道也。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水有万物。观察天,了解天,天光上临,地德下载,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根据天星来选择风水宝地,也就成了风水学中最基础的学问了。

 

  第二、辨质,即风(空气)、水、地(土)的质对人的作用。古代风水师主要通过望气、闻气等方法来测定空气质量,品水养鱼等方法来测定水的质量,捏土尝土等方法来测定土的质量。《雪心赋》云:草繁木茂,水深土厚,就是根据目测定风水土的质量的方法之一

 

  第三、察形,即风水地的形貌情意对人的作用。风水学家把阴阳宅所在位置(穴位)后面有直接联系的山脉称之为龙,其他的山岗称之为砂。同时,风水学还把山川空间人格化、人性化,认为有情于阴阳宅者为吉,无情于阴阳宅者不吉,反情于阴阳宅者为凶。这是风水学中高等层次的学说。

 

  第四、乘气,即风水地的气对人的作用。这种气不是空气的气,而是由天地山川空间流通、会聚、孕育、体现出来的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表、不能用罗盘测量的东西。气有吉气、凶气、中气之分。葬书谓“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则为生气”是也。

 

  第五、测方,即风水地的磁场方位对人的作用。主要的测量工具就是罗盘。根据古人的经验,发现阴阳宅前后左右的山水所在的方位,与阴阳宅的方向和位置相互作用,会影响到人的生死存亡,兴衰祸福,吉凶休咎。因而很重视磁场方位的作用。

 

  第六、定位,即阴阳宅的位置选择和方向选择,风水学中谓之点穴。点穴是风水学的核心,因为风水师的所有努力都是以阴阳宅为中心来推论的,只有真穴正穴,才是风水地生气会聚之所,才能获得风水地的吉气的。选好阴阳宅的位置后,选择建造最合适的方向,以接收承纳四周山水空间的生气,谓之立向,立向也就成了风水的关键。

 

  第七、择时,即风水地与时间配合对人的作用。古人发现,在不同的年月日时,建造不同方位的阴阳宅,也会对人的兴衰祸福有很大的作用,于是就创造了一种选择时间的学说。风水学中谓之日课,主要有造命、天星、河洛、斗首、奇门、六壬、演禽、紫白等。

 

  第八、施工,即阴阳宅的设计施工与风水地的改善。风水学把在建造阴阳宅中的设计施工,视作跟随阴阳宅建造过程的必须掌握的方法。如阳宅建造的方向,灶、床、门、家具等内局选择安排,还有井、门楼、厕所、出水口等的外局设计与安排等等。

 

  第九、循礼,即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的风俗礼仪,是体现孝道的重要方式。安葬先祖,是中国人慎终追远,尊祖敬宗的最佳方式,选个山环水抱,山清水秀,灵气集中,生气盎然的地方安置祖先尸骨,立个碑,建个墓,刻上祖宗名字,让后人能瞻仰先人,缅怀祖德,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第十、积德,即勉人尽孝,劝人为善,使人得福,告诉人们顺应自然规律、优化自然环境来改善提高人生和社会。这是风水学的基本理念与最高目标。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人是一体的,人的心灵与天地的灵气是相通的。所以风水学十分重视心灵的塑造与净化,十分重视道德的修养与积累。福由心生,地由心造。

 

  风水学是中国古人伟大智慧的结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风水不是万能的,风水也只是影响人生的一种力量。为此,但愿我们能摒弃成见,在考古践今的同时,对古人的传统智慧进行良好的继承与发展。 

更多精彩: 《凯风智见:一场间接影响明朝国运的兵变》 

《凯风智见:威震西南的都蛮部落为何神秘消失》  

《文史新说:旧时王谢堂前燕 东晋王家字碑铭》  

《文史新说:你好!那个叫“洋芋”的马铃薯同志》  

《文史新说:那个被宋朝士大夫们推崇备至的“格君者”陆贽》  

《文史新说:从字库塔遗迹看古人如何敬天惜字》  

《文史新说:射带中钩 一箭射出的春秋一霸》 

分享到:
责任编辑: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