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中国古代的“驴友” 谢灵运有钱任性第一人

作者:金功文 · 2016-05-17 来源:凯风陕西

  再过几天就是“中国旅游日”。“5.19”,我要游。“驴友”们蠢蠢欲动,计划开着小汽车带着家人滴滴嗒嗒到处闲游。于是我无来由地想起那些用“11”号车(人们揶揄走路旅行的人)旅游的古代“驴友”大咖,他们是怎样跋山涉水、飘洋过海、周游世界的?小编泡杯上好的春茶,一边品茗,一边与你慢慢聊:

  1.孔子:理想游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东周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乃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公元前497年,正值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变革时代。其因与鲁国国君政见分歧,郁郁不得志而背乡离井,周游列国,到处寻找他的政治理想落脚点,历时14载,行程数万里,周游了宋、陈、蔡、楚、齐、卫、曹、郑、杞等小国,现在回头看他走过的线路不过是: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孔子还打算西去晋国,但由于时局动荡,结果只是在黄河边上摸着胡须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最终连黄河也没过。哪么大个圣人,还没有当今打工的农民游玩的地方多,遗憾不?

  2.庄子:逍遥游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宋国蒙人,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子虽学问渊博,但没有周游列国,只和同学结伴同行,到楚国、越国等地搞过采风。庄子主张物我两忘,追求精神自由,宁愿象乌龟一样在泥塘里自寻快乐,也不去应聘楚威王赐给他的“公务员”职位。旅游之余,洋洋洒洒写了十余万言的寓言故事,从而名垂史册。

  3.张骞:出境游

  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相约共同夹攻匈奴。他越过葱岭,亲历大宛、康居和大月氏、大夏等地。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方归汉,在外共13年。途中曾被匈奴扣留,前后达11年。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奉命出使乌孙。他两次出使西域,开拓了从中国甘肃、新疆到今天的阿富汗、伊朗等地的陆路交通,即著名的“丝绸之路”,与西亚诸国正式友好往来,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4.司马迁:考察游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也是古代杰出的旅行家之一。他游踪万里,对名山大川、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入考察。其彪炳千古的《史记》就是在游历四方,探查考辨的基础上完成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史记》承载了众多旅游及旅游思想的信息,也是一部旅游史著作。司马迁所著《史记》是我国最早的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司马迁是行万里路、写万卷书的驴友大咖。

  5.谢灵运:任性游

  谢灵运(385年—433年),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诗人。乃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他是南朝有名的驴友烧,常常呼朋唤友,出入于山水之中探奇览胜。并凭借丰厚的资本,所到之处,凿山浚湖,工程不断。寻山攀岭,一定要登上幽僻高峻之处,岩嶂几十重,无不全部走到。谢灵运有钱就任性,动辄出游十余天不假、不报、也不归。可笑的是,有一次他携带数百名奴仆驴友,伐木开道,一路行至临海,太守王以为山贼出没,情急之中,差点上报朝廷请求派兵剿灭。谢灵运发明了一种人称“谢公屐”的登山鞋和曲柄笠。他的旅游诗作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自然景观,开创了文学史上山水诗一派,被称为中国山水诗“开山鼻祖”。

  6.郦道元:觅水游

  郦道元(约470年—527年),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郦道元的旅游与众不同,为官期间到全国各地游历,所到之处用心观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地域景观和地域变迁情况。并博览大量地理学著作,通过古今对照,发现变化,以《水经》为蓝本,用作注的形式撰写了长达40卷、约30万字,记载了大小水系2596个的《水经注》。而且,该书还详细记述了水系的演变、火山、温泉、水系区域经济地理及水汛和泥沙等特征,文辞绚丽,描写真切,既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水文地理巨著,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集,开创了我国游记文学的先河。

  7.玄奘:信仰游

  玄奘(602年—664年),俗名陈炜,法号玄奘,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学家、翻译家、旅行家,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出家后的玄奘,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以定论,便决心赴天竺学习佛教。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骑着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抵达天竺国。玄奘游学于天竺各地,钻研佛教典籍,历时十余载,译出经、论75部,凡1335卷。历经17年坚韧不拔的苦行,玄奘法师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长途跋涉十余万里。其撰写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了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他西天取经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就了元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的《西游记》小说等。玄奘是靠坚定的信仰实现了伟大的宏愿,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的使者。

  8.李白:浪漫游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于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李白自小酷爱旅游,游遍巴山蜀水后,25岁那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长达27年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李白的粉丝统计过其诗文中的游历地,发现他一生中游历过18个地方(省、自治区、市),踏足206个州县,攀上80多座高山,游览了60多条江河川溪和20多个湖潭。李白一边漫游美丽河山,一边斗酒诗百篇,逍遥自在,浪漫一生。

  9.郑和:豪华游

  郑和(1371年—1435年),明宦官、航海家。回族,云南昆阳(今并入晋宁)人。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率水手及官兵27800余人,乘“宝船”62艘,组成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公费出境旅游团,远航西洋(时称今加里曼丹至非洲之间的海洋为西洋)。旅游团队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东浏河镇)出发,到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1407年经印度西岸折回。郑和在28年间,7次率团扬帆远洋,经30余国,最远抵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所乘的船,最大的长44丈4尺,阔18丈,可容纳1000人,队伍庞大,气势恢宏。郑和下西洋比西方哥伦布、达·伽马等的航行早半世纪以上,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郑和下西洋建立了亚非国家国际间的和平局势,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发展了亚非诸国间的贸易,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

  10.徐霞客:职业游

  徐霞客(1586年至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堪称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被后人称为“游圣”、“霞仙”、“驴友祖师”。一生之中,游遍了中华秀美山川,极富传奇性。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图经地志。22岁那年,他头戴母亲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行李离开了家乡,他的足迹遍及现在的21个省、市、自治区,经过34年亲身实践考察,撰写出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成为地理学上珍贵的文献,文笔精湛的游记文学精品。他是“中华职业旅行第一人”。《徐霞客游记》中的开篇《游天台山记》:“癸丑之三月晦(公元1613年5月19日),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文中的“癸丑之三月晦”,即5月19日,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旅游日。徐霞客自然成为中国旅游形象大使。

  注: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