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枫泾古镇水系篇

作者:邢毅 朱婷婷 · 2016-03-16 来源:凯风网

  枫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历史上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距今有近700年历史。古镇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沿河古街绿树成荫,古镇水巷幽静;39座古石桥横跨河上,其中元代建1座,明代建11座,清代建21座。

  北大街是商业古街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大街。穿过街道石街坊,行走在平整的板路上,一眼望去,窄窄的街道两边都是两层楼房,身处其中,抬头望天,只能看见窄窄的一线天,一扇扇木格窗露出原木本色。楼房临街的一边清一色都呈平面结构,看不出每一栋建筑的特色和规模,而从后门的市河望去,家家房子都枝出河面,或重檐叠瓦,或骑楼高耸,或勾栏亭阁,或底层的近水楼台,层层石级通向河埠,或倚朱阁、小轩窗,组成一道多姿的水乡民居风光,间或有大大小小的江南游船穿行其中,人景辉映,夕阳夕照,真是中国的水乡,东方的威尼斯。

  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水网密布,河道纵横。自元代开始枫泾镇就是商业重镇,来往商贾云集界河两岸,客商临水成街。当时,全镇临河而建的商业长廊达到800多米。如今,修复的枫溪长廊南起致和桥北至竹行桥,全长300米,连接生产街长廊。以前这里曾经是吴越两界最繁荣的商业街。

枫泾古镇水系篇 

  我常去江南,熟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小镇;我作客中原,领略过“驴马满街转”的山区小镇;我远游云南边陲,欣赏过芭蕉树掩映竹楼的傣家小镇……然而,最让我留恋的还是具有古风情韵的上海古镇——枫泾。

枫泾古镇水系篇 

  古镇枫泾,地处上海西南。历史上,她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莲花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

枫泾古镇水系篇 

  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巷”之称。枫泾宛如一幅真实的山水画。人们常说:天下美景,“三分山水七分打扮”,而枫泾却是“九分美景一分打扮”。这儿只见古园小桥流水,风情婉约灵秀,给人一种幽静之美,幽静得连周庄和乌镇都比不上的,周庄乌镇太火太挤,而枫泾没有那种大肆装修的所谓老房子,没有摩肩接踵,只有一种很质朴的古风氛围。

枫泾古镇水系篇 

  走进古色古香的老镇区,看到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的精巧雅致的门头,门头正中刻着“唔呶喔哩”四个字,是佛经?还是咒语?原来“唔呶喔哩”是地地道道的枫泾话,用普通话解释就是“我的家里”的意思。这个门头是枫泾古镇的迎客门,走过它就正式进入了枫泾古镇区。

枫泾古镇水系篇 

  渐渐走入镇内,站于白牛桥上,才发现一座古城镇嵌于城市之中。走入古镇,入眼的是吴越古镇:枫泾的石屏风。跨过迎贤桥,一边是一座酒坊的模型,另一边就是一座金圃宅第,再向左走。眼前是一排三座碑牌,三步走过举人碑,两步跨过进士牌,来到状元门前,站在边上有种风轻云淡的感觉,发出一句“一路走过,一切都是浮云”的感慨。在家第的围墙上还刻着方智圆神的佛偈,很圆满的样子。

枫泾古镇水系篇 

  古镇西首的枫泾三桥,清风桥、竹行桥、北丰桥,三桥相连,连接河岸茶楼、长廊,串起众多的景观,从和平路登上镇东的泰平桥,这座古镇上最高的桥,俯视桥廊风光,长长黑色廊棚逶迤地沿河铺展开来,大红灯笼高悬屋檐,雕梁画栋,廊下有人家门户敞开,聊天、做生意,一幅幅平实的生活场景。桥下的市河很清澈,此水由天目山而来通往黄浦江,清代中后期这里交通便利,商业繁荣,舟船停泊,码头堆货,形成这半岸廊棚,可蔽风遮雨,下雨不湿鞋,盛夏不撑伞。

枫泾古镇水系篇 

  枫泾的美是水乡简单的美,枫泾的美是古镇悠悠的岁月之美,枫泾的美是人、水、建筑的和谐之美。阅读了枫泾的江南水乡美景,欣赏了枫泾的小桥流水人家,感受了枫泾深厚的历史文化,古镇真的名不虚传,真是:水乡古韵好去处,古镇枫泾总有情。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敬天 图拉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