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5.12”地震7年后:“感恩”石碑背后的故事

作者:余峰 云飘 · 2015-11-25 来源:凯风陕西

  立冬过后的陕南——宁强县依然山绿水清,随着今年秋后雨水频繁,初冬的瑟瑟寒气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更快,受地震灾害肆掠过的灾民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呢?在一场蒙蒙细雨中,我们走进了这块当年曾经让全国人民牵肠挂肚的重灾区一看究竟。

石碑告诉您 这里的故事不一般

  亢家洞五里坡村口处矗立着一块石碑,这是地震后新建起的,既是那场深刻灾难的纪念,也是村民们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的感谢。石碑上刻着“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这句话是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冒着余震不断、山上滚石乱飞的危险来到宁强看望灾民时说的话。

  在这块石碑的另一面,醒目地刻着“感恩”两个大红字,这里正是当年央视“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的地方。 

  燕子砭镇东丽村村委会门口活动广场也矗立的“感恩”石碑,这个地方是当年救援物资的发放点和抗震救灾的帐篷指挥部。 

村民告诉您 “现在的日子比过去不知好多少倍”

  当我们走进曾经的灾区村民家中,现在的情景却是另一番景象,家家二层小洋楼,软沙发,席梦思床,虽说还没到最冷的寒冬时节,可大部分农户都早早生上了火炉子。

  首先看看王定礼老人如今的生活 

  今年75岁的亢家洞五里坡村民王定礼,是当年从废墟中死里逃生的一位老人,刚进他家,他拉着我们的手直奔院中打开自来水龙头,在“哗哗”的流水声中,激动地说“以前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现在政府给我们每家通上了自来水,方便多了,我腿残疾,老伴眼睛白内障看不见,儿子和媳妇都出去打工去了,要不然光吃水都是个事儿”。

  老人进屋拿出他和老伴的“医疗证”、“特种补贴证”和两个存折本,告诉我们:“每月政府都会按时发放各种补贴,老伴俩每月社保加老龄津贴和民政局的残疾人补贴有500多块钱,月底政府都会按时将资金打到本本上,拿上存折到信用社就能取到钱。在农村我们这些钱足够了,用不完,现在不愁吃、不愁穿。”

  老人看着本本上的补助,感慨地说:“我是活第二辈子人了,‘5.12’地震把我从垮塌的老房子中挖出来的啊!在鬼门关前走了一趟又回来了” 

现在丰衣足食,老人早早生起了炭火取暖,儿女孝顺、家庭和睦。 

  送我们到门口,老人家指着房子说:“这是在原址上新盖的,上下两层300多平方米,我才掏了二万多元,连图纸全村都一样,全是国家给建的,真是因祸得福了,且是老来福。”

  再看看王邦军家如今的小日子 

  亢家洞村五里坡56岁的村民王邦军家4口人,儿子外出打工去了,女儿在家。地震中房子全塌了,王邦军对我们说;“一辈子都忘不了,当时一看那吃住用的全没了,真不知往后的日子乍过么?要不是国家、部队还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志愿者,哪还有今天这日子啊!”

  “你们肯定是新闻采访的,地震时我们见了不少像你们一样拿照相机的人照相呢,来给我俩口子就在新屋里照张相吧。”正要拍照,其婆姨又回到里屋取出医疗本拿在手上说一定要把这个照上,现在看病拿这个就行,多大的医院,只要有这本本,不花钱也能看病,地震过后才真正体会到活着就是福。我们问到“你还挺有文化的?”她笑着说:“山里人有啥子文化么,都是在电视上看下的么。”并高兴地领着我们参观他们的新居。

这是他们干净整洁的厨房,生活用具一应俱全。

  宽敞明亮的卧房和村村通电视,山外面的世界无论发生什么事,通过电视都能知道了。 

时空告诉您 终生难忘的伤痛

  回想7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大家都不愿多说,但从他们惊恐与悲伤的眼神里能明显看到灾难留下的阴影还在,终究那场炼狱般的日子才刚刚过去,心中的伤痛好了但“伤疤”还在。

  1、突遇灾难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突发里氏8.0级地震,强大的震波迅速波及陕西宁强县,使24万人受灾,死伤人数超10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19万人;全县民房受损近7万户,230所学校校舍全部受损,直接经济损失2.26亿元。医疗、电力、通信、交通、水利及城乡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共计经济损失约6.8亿元人民币。同时造成的次生灾害及二万次余震,让人不寒而泣。

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夫妻俩辛勤创建的家业毁于一旦 

地震中倒塌的民居 

全县民房受损66920户,216012间 

  望着被山上滚石砸中的房子一筹莫展,面对失去家园、亲人离逝、缺医无食等突然降临的自然灾害,灾民们心急如焚。 

  宁强虽地域边远,涉临川西高原松潘地震带震感强烈,余震频繁。但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心系灾区,中省市党政军以及群团组织接踵而至,其级别之高、人数之多、关怀之深、施爱之广、史无前例。

   2、八方支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军民心系灾区群众,各种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运到宁强灾区。 

  最先到达的是身着迷彩服的军人,他们的迅速岀现让灾民们心里不慌了,泪流止住了,身上有劲了。在灾区那一身身作战服夜以继日的与死神战斗,与时间赛跑,创造的一个个中国奇迹让灾民们感激、感动和感谢。

志愿者有序发放物资 

   3、对口援建  永载史册 

令考生们铭记终生的2008年高考。(图为当年高考中的宁强活动扳房考场) 

  天津市援建的“宁强县天津中学”,占地195.75亩,建筑面积57000平方米,投资约1.856亿元。 

  天津市援建的“宁强县天津医院”,占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34048平方米,设计标准为拥有400张床位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投资约1.242亿元。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天津对宁强县的援助可以说至关重要,涉及领域包括安置点建设、道路恢复、隐患治理等各方面。

灾区重建突飞猛进。疮痍的地震灾区变得山川秀丽。 

  灾难已经过去,我们会铭记这场灾难,但生活还在继续,相信随着时间流逝,灾民心中的伤痛会慢慢愈合,继续下一场生活。

五里坡村的农家书屋一角 

五里坡村民正兴高采烈地进行健身活动 

东丽村灾后重建的新农村面貌

  重建后的青木川古镇又恢复了它往日的古朴简雅,宁静如初,一如既往的向世人诉说着她那美丽动人的世纪传奇。 

结语

  “不经风雨哪能见彩虹”。为了走进曾经遭受苦难的灾民同胞身边,亲身体验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在前往宁强的山路上,我们遭遇了一场车祸,好在人员安好,在等待救援的3个多小时里,山上雨加雪冻得我们浑身打颤,手脚麻木,也正是这个遭遇更让我们对当年遭受地震灾害同胞的所受的苦难感同深受,情感上与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共振与共鸣,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地震和车祸同为人间灾难,但我们不孤立无援,有那么多温暖的手迅速伸过来,让我们在感恩节里收获满满的惊喜,难道这还不是幸福吗!
   注:本文图片上有“凯风网”水印的为原创图片,其余均来自宁强县委宣传部及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秦风 南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