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红军不怕远征难,盘点中央红军长征翻越的十座大山

作者:白正林 · 2015-10-20 来源:凯风陕西

  10月19日,是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80周年的日子。毛主席在总结长征时指出:“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毛主席在《七律·长征》中更是豪迈的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爬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仅翻过的著名的山脉、大山就有十多座。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80周年的今天,让我们一起盘点当年中央红军长征历经千辛万苦翻越的十座大山,再次感受长征这个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重读长征这样一部伟大的英雄主义史诗。

  1.越城岭(老山界)

  越城岭山脉位于广西北部,跨越桂林市的全州、资源、兴安、龙胜、灵川、临桂六县。山势雄险高峻,重峦叠嶂,庞大的山体具有山高、峰雄、崖险、石奇之特点。主峰神猫顶海拔2141.5米,是华南地区的最高峰。山体巨大,群峰起伏,巍峨屹立,气势恢宏,大自然亿万年的风化雕琢,山上石峰峥嵘,峭壁林立,悬崖万丈,主峰酷似一只巨大的神猫匍匐,形神毕俏,气势雄伟;峰顶拨地擎天,雄伟挺拔,佛光台崤如帩,危崖万丈。1934年12月4日—8日,毛主席等率领中央红军长征路经猫儿山,分三路翻越老山界,当年红军翻越老山界时赔偿艰辛,历经磨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同志为此写下著名篇章《老山界》。

  2. 大娄山

  大娄山,又称娄山。北起贵州省与四川省边境,南止乌江上游的鸭池河。是赤水河与乌江水系的分水岭,贵州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界山。主体位于贵州北部,北端延伸至四川南缘。山脉走向东北—西南,长约300公里,海拔一般1500~2000米,相对高度常达500米以上,山势北陡南缓,最高峰金佛山风吹顶海拔2251米。大娄山主要由古生代和中生代碳酸盐岩层组成,后经燕山运动,形成一列凸向南东的弧形褶皱带山脉,一般背斜宽缓,向斜狭窄,地形上岭谷相间。由于经受长期剥蚀和多次构造抬升,除在背斜断裂构造的基础上发育了宽谷盆地外,还存在明显的三级夷平面。又因碳酸盐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溶洞、暗河普遍,地表以喀斯特山地、溶丘洼地、溶丘谷地景观最为典型。大娄山也是贵州的天然屏障,其中娄山关隘口是出川入黔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要隘。中央红军1935年1月至2月,相继取得了娄山关激战与遵义战役的胜利,摆脱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地位,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在川、滇、黔边区全歼红军的梦想。

  3. 乌蒙山

  乌蒙山位于贵州高原西北部,东北-西南走向,长250千米,由云南延伸入黔,绵延于威宁、赫章等地,是牛栏江、横江与北盘江、乌江的分水岭,海拔一般在2000-2600米,平均海拔约2080米。主脉常有海拔超过2800米的山峰,如西凉山高2853米、龙头山高2879米。位于东南支山脉西北端的韭菜坪,海拔2900米,是乌蒙山的最高峰,也是贵州全省海拔最高的山峰。乌蒙山区常有坦荡的夷平面和宽阔的盆地、湖泊(俗称海子)散布其间,威宁盆地是乌蒙山区最大的盆地,草海是乌蒙山区著名的湖泊。山间多盆地和深切谷地。喀斯特地貌发育,残丘峰林、溶蚀洼地、石灰岩溶蚀盆地、灰岩槽状谷地及溶洞、地下河等广布。有牛栏江、小江、横江、普渡河、南盘江和北盘江等河流。毛主席在《长征》诗中就曾写下"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光辉诗句。

  4. 夹金山

  夹金山又名“甲金山”,藏语称为“甲几”,夹金为译音,意为很高很陡的意思。位于四川省小金县东南,属邛崃山脉,横亘于小金县达维乡与雅安地区宝兴县之间,海拔4124米。这里地势陡险,山岭连绵,重峦叠障,危岩耸突,峭壁如削,空气稀薄,天气变化无常,当地流传着的一首民谣:“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就是对此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夹金山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1935年6月12日下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2师4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带领下,克服千难万险,终于从夹金山南麓的硗碛乡成功翻越夹金山,与正在执行任务的红二十五师七十四团的一部,在山下的达维乡的木城沟沟口地带相遇。意外的相逢,为实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方面军两大红军主力的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

  5. 梦笔山

  梦笔山位于卓克基乡南与小金县交界处,呈东西走向,山势平缓,最低山口海拔3900米,最高峰海拔4470米。梦笔山垭口是县城通往小金县的唯一通道,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二座大雪山。梦笔山拥有原始森林、高山草地风光和皑皑白雪。山顶终年积雪,山北坡参天大树郁郁葱葱,山南坡地势平缓,奇花绿草繁多。 伫立在嘉绒藏区的梦笔山,为何却有一个如此好听的完全汉化的名字呢?相传,在乾隆皇帝征剿大小金川时期,一位文武双全的汉族将军骑马穿越这座大山时,不慎将乾隆皇帝御赐的狼毫毛笔丢失了。丢了亲赐御笔,急得将军慌了神,多次派兵卒寻找也一无所获,却在夜里忽得一梦,即日便按梦中路径寻觅,果然找回狼毫毛笔,遂取名梦笔山。

  6. 亚克夏山

  亚克夏山又名长板山。长板山,在藏语中,意为"不可逼近的神山"。海拔达4743米,是红军长征时翻越的海拔最高的雪山,每年大雪封山时间达半年之久。红军当年翻越的垭口,海拔为4400多米,这既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三座大雪山,也是红军往返翻越次数最多的一座大雪山。1935年7月2日,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翻越亚克夏山。红四方面军北上、南下(9月下旬)和再次北上时三次翻越亚克夏山。在翻越这座大雪山时,很多红军官兵永远地留在了山上,后续部队掩埋这些战友遗体时,立下一块简陋的墓碑,上书"中国工农红军之墓"。

  7. 仓德山

  仓德山,海拔4283米,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四座雪山。1935年7月上中旬,会师后的红一、红四方面部队曾翻越此垭口。红四方面军南下和再次北上时,都再次往返过此山。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的夫人王定国在回忆时说,“我记得仓德山是我们翻越的第四座雪山,在此之前,我们已经翻过了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雪山上空气稀薄,气候变化无常。我们上山时,还是阳光明媚,爬到半山腰就云涌雾罩,冷气袭人。爬到山顶时,浑身大汗被冷风一吹,腰背冰凉,双手僵直,几乎抓不住木棍,耳朵痛得如同刀割。”仓德山垭口到现在为止,也只能步行翻越。

  8. 达古山

  达古山是红军长征翻越过的第五座雪山,垭口海拔高度4484米,1935年7月上中旬,会师后的红一、红四方面军曾翻越此山北进。80年后的今天,达古山垭口也只能步行翻越。

  9. 岷山

  岷山,自中国甘肃省南部延伸至四川省西北部的一褶皱山脉,是长江水系的岷江、涪江、白水河与黄河水系的黑水河的分水岭,大致呈南北走向,全长约500公里,峰峦重叠,河谷深切。主峰雪宝顶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海拔5588米。腊子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门户,口宽约30米,周围是崇山峻岭,地势十分险要。两个悬崖绝壁间夹着一道窄窄的山沟向上延伸,两边绝壁峭立。山中一道河水急流而下,隘口处的河上架着一座木桥,横跨于两岸陡壁之上,是通过腊子口的唯一通路。1935年9月17日,中央红军胜利攻破了国民党重兵据险扼守的天险腊子口,打开了北上进入陕甘的通道。

 

  10. 六盘山

  六盘山地处宁夏南部的黄土高原之上,呈东南—西北走向,是一个狭长山脉,为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山路曲折险狭,历来就有“山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二百重”之誉,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山地南北走向,东坡陡峭,西坡和缓。南段称陇山,北侧曾经山路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峰顶,“六盘山”因此得名。在长期内外营力作用下,形成了强烈切割的中山地貌,相对高度达400米以上,峡谷处悬崖峭壁极为险峻。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打开了通往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最后通道。毛主席登上六盘山,即兴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从而使六盘山名扬海内外。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