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最后的盐场晒盐工

作者:王志浩 · 2015-08-28 来源:凯风网

  最后的盐场晒盐工 

  盐是我们生活中每天的必须品。不过,不少人不知道盐是从何而来。上世纪70年代,国家发出“发展盐业”的号召。1971年,在政府牵头下对浙江温岭黄泥村木杓头至东滨村长嘴头的滩涂进行围堰筑塘。1979年建成黄杨塘后,苍岙盐场随之成立。这里海滩宽广,泥沙布底,有利于开辟盐田;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有利于海水浓缩;这里盐民善于利用湿度、温度、风速等有利气象要素,因此,这里产出的盐质量很高。不过,随着海洋经济开发利用和近海的海水污染,这里的盐场却面临消失。

  最后的盐场晒盐工 

  早上十点光景,冬日的阳光照在浙江温岭市苍岙盐场的盐田里,反射着闪闪的亮光。大黄泥村52岁的盐民黄恩光正在盐田上用盐耙扫盐。黄师傅今年已经52岁,已经晒了30多年盐的他肤色黝黑,两鬓斑白。他是留守在这里的最后的80名晒盐人的其中一员。苍岙盐场将在今年完成转产,这最后一块盐田即将成为历史。

  最后的盐场晒盐工 

  晒盐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为了多利用白天的阳光,每天天没亮,盐民们就借着灯光,抓紧收盐。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苍岙盐场最辉煌的时候,盐工有108人,多是来自大黄泥村、小黄泥村,以及杨柳村的村民,后来,一些盐民岁数大了,干不动活,就退出了,现在还剩80人左右。

  最后的盐场晒盐工 

  “我们晒的盐,质量最好,杂质少,白度高,粒晶细,钠度高,你看,像雪花一样。”说到晒盐,黄师傅有一肚子话。“引海水入池、净化去污、蒸发结晶、细化……要经过20多道工序,才能把100斤的海水晒成1斤盐。”尽管看上去是个粗人,但黄师傅说的许多专业术语却并不为一般人所知。

  最后的盐场晒盐工 

  “这么白的盐,都运上海去了,本地人都吃不着呢。”说到这些,黄师傅一脸骄傲。他解释说,1994年苍岙盐场改制为股份合作经济联合体,盐民们才开始奔了小康。盐的收购价从1979年的0.02元一斤,逐渐提高到0.05元、0.08元、0.13元、0.22元……盐业局的统购统销,让盐民们没了后顾之忧,只要盐的质量好,就不怕销不了。盐民们钻研了几十年,把晒盐技术发挥到了极致,引海水入池、净化去污、蒸发结晶、细化……经过20多道工序,才把100斤的海水晒成1斤盐中,也逐渐使苍岙盐场成为台州乃至浙江的先进盐场,年产值60万元至90万元。

  最后的盐场晒盐工 

  然而,苍岙盐场不久将成为集旅游、宾馆、餐饮、商业街、超市、现代高层住宅为一体的综合性全功能现代化综合社区。得知盐田要废弃,盐民们都十分不舍。“30多年的青春岁月,哪那么容易放下。”一转眼,昔日20岁不到的小伙都已两鬓染霜,他回忆说。“都五十多岁的人了,打小工都没人要!”说到昔日繁华的苍岙盐场将成为历史,黄师傅沉下了脸,流露出忧郁的神情,对最后的这批晒盐工而言,他们只会晒盐,盐场停了,他们能干什么呢?而且盐工普遍年龄偏大,如何谋生是一个大问题。

    申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湖一亭 小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