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景宁英川迎神节映像

作者:徐丽冰 · 2015-08-20 来源:凯风网

  景宁英川迎神节映像 

  “迎神节”流传于浙南闽北一带山区。这一带的山区,一里地也十八弯,弯弯岗岗都住人,先祖辟地造村,村落璀璨,一族一姓,一村一族。姓姓有神,村村有庙(庙也称社)。大村子也有多姓同处,多族一社共拜。也有一姓多村,共拜一社。众多的社庙中,有哪些神灵尊供?神灵供拜的很多,各地各村有自己的文化传承。比较流行的有关公,观音等;地域特色很浓郁的护国夫人马氏天仙、菇祖吴三公等。在景宁英川一带“马氏天仙”几乎是村村同神。有点差异的大概就是“菇祖吴三公”、“元帅相公”、“师伯相公”、“柳太婆”等。每个村子都根据先祖的传承选择供奉。无论是何种形式成神成仙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间读出了人们改变生活的愿望,读出了人们的感恩之心。

 景宁英川迎神节映像 

  “神”是谁,已然不重要。用网络上的一句话来说:“神本也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他做了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所以成为了神。”人们崇拜的还是那个人吗?不!不是!人们崇拜的是他为人们做了人们本身做不到的事情。“神”是什么?不就是人们做不到的事的本领吗?人们对神的崇拜,就是对改造大自然能力的崇拜。或许这也就是 “人定胜天”的最朴素的原始概念。日月星辰,雷电洪水,晴雨风雪等都不是人能改变的,他们的变化,当然是神在操纵。神能操纵他们,当然得虔诚跪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就靠他们了。每年小暑过后,是农作物能否丰收的关键时刻,台风,暴雨,旱灾等等都能让农民一年的辛苦白费。而此时,却是各类蔬菜、田鱼盛产的时刻。此时,将庙里的佛抬到村里最大的四合院中(俗称“大处”),与民共享丰收的喜悦,同时,祈祷风调雨顺,待来一个丰收的九月。迎神节也就由此产生了。  

 景宁英川迎神节映像 

  起初的迎神节,如此罢了。后来演化成一个隆重的文化节日,甚至比春节都还隆重。迎神节的日子到来了,家家户户要做各式美食:黄米菓,千层糕,印花馒头等。迎神节是剪纸文化节,据说马氏天仙曾以卖花为生,所以迎神节未到,各家的妇女都要在自己家里剪纸做花。到了迎神节那天,每家每户都把花插在自家的果盆上,来来往往的人在那里比较谁家的花剪得好。剪得一般的直接在大处烧毁,剪得上层的花被带到庙社中,与马氏天仙相伴,那是何等的荣耀。迎神节还是村里最大的书法展,村里的“书法家”们,在迎神节的前一天,便写好了许多的对联,专门的人在那里为大家贴对联,根据内容的优劣,根据书法的水平,分别贴在不同的位置。整个大处一片红,真个书法盛会。迎神节,还有自己的专门乐队。锣鼓钹钗,喇叭唢呐,二胡笛箫样样俱全。舞龙舞狮放天灯也是各个村里的自我特色。  

 景宁英川迎神节映像 

  最让人感到兴奋的是接佛出庙。阴阳先生早早入庙请佛,村里的人陆陆续续来到庙社接佛。佛出庙后,先导有仪仗队;龙灯,中间有锣鼓乐队,甚至有好几支;后头彩旗招展。最有节日气氛的是放鞭炮了,家家买来鞭炮,形形色色各不相同。此时,集中燃放,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在山谷里回旋,临近的村子都能听得真真切切。尊佛进入村子,经过各家门口,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燃香点炮迎接。图为村民点燃特殊的粗香,迎接队伍的到来。

 景宁英川迎神节映像 

  在村民看来,“迎神”是件很神圣的事情,尤其是年长的老妇,那个虔诚,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佛进大处,入座,还要摆上美食,插上剪花。迎神节的日子到来了,家家户户要做各式美食:黄米菓,千层糕,印花馒头等。图为一位正在准备迎神的大妈正在做准备工作。

 景宁英川迎神节映像 

  每年小暑过后,是农作物能否丰收的关键时刻,台风,暴雨,旱灾等等都能让农民一年的辛苦白费。而此时,却是各类蔬菜、田鱼盛产的时刻。此时,将庙里的佛抬到村里最大的四合院中(俗称“大处”),与民共享丰收的喜悦,同时,祈祷风调雨顺,待来一个丰收的九月。图为普通人家准备的贡品。  

 景宁英川迎神节映像 

  杀猪,在迎神节上也是一个重要特色。迎神节使用的猪,人们不叫猪,叫“大客”。人们对“大客”的照顾特别的精心,如果“大客”有点感冒发烧,那可要急坏“迎神头”(迎神头就是迎神节中主事的几家人,每年都有几个迎神头,一个主事一天。)如果迎神头“大客”有什么意外,那是非常糟糕的事情,所以,迎神头的人家,宁可自己生病也不能让“大客”有点点的问题。有的人家为了保证“大客”的质量,养两头猪,到迎神节的那天,哪头健康使哪头,那也是要给村里人指责的,那是对神灵的不敬。千呼万唤将“大客”请到大处,接着“杀大客”,跟其他时候的杀猪没有什么两样。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分肉”。迎神头人家主持一天迎神节,开支是比较大的,所以,村里的人要将“大客”肉分一些给村里的其他人家。每个人家抓阄分到肉,无论好坏,都不许挑剔,原则上都要付现金。我看这也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一种朴素的形式了。这形式不仅仅体现在分肉上,社里要专门雇人到家家户户收米,每户按人丁数,一个人半升左右的米,折合起来大概是4两左右。将收起来的米,送到迎神头家里去。这种“分肉”、“集米”应该是为了迎神节能够正常延续下去的良方,真被先人的智慧所折服。如今,这些地方还保留着此传统。  

 景宁英川迎神节映像 

  迎神节过了一天,当天的迎神头要请村里帮过忙的人一起吃饭,加上亲戚朋友,也得有个十几桌。这也是村里难得的聚会,亲朋好友难得的相聚,所以村人倍加珍惜。许多外出的人,迎神节那天都要回到老家过迎神节。图为正在准备回家过迎神节的村民。

 景宁英川迎神节映像 

  景宁英川镇的的迎神节由各村里的村民轮流举办,每年推选二户人家来当“迎神头”,办理有关事情。这二户“迎神头”早就要有准备,养好一头数百斤重的大猪,其余则出工砍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为举办一个热热闹闹的迎神节而忙碌。节日期间,“迎神头”要大摆筵席,招待本村村民及各方宾客。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村民也对传统文化重视起来,亲身参与到这个节日当中。  

 景宁英川迎神节映像 

  迎神节是浙南龙庆景地区农村传统的民俗节日,类似于传统的庙会,已着数百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发现,现在已发展成全民参与的、全村最热闹的节日。即便山水相隔,也阻挡不了人们对迎神节的虔诚。图为外地归来的村民乘坐划船参加这项古老的传统节日。

    申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湖一亭 小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