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别样八闽 奇趣年俗

作者:岁月静好 · 2015-02-11 来源:凯风网福建频道

 01 春节游艺在八闽乡村热闹上演

泉州:摸“米龟”祈福   

摸龟壳,赚钱稳当当;摸龟脚,钱银用不干;摸龟尾,年头富年尾。”这是一首春节期间闽台人民在摸“米龟”的“祈福”民俗活动中广为流传的祝福。闽南泉州和台湾的社会生活,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台湾最重要的节日、各节日的欢度形式,也与闽南泉州相近。“乞龟祈福”是闽台两地流传久远的传统民俗。  

历史上闽台两地的民俗都把龟视为吉祥灵物之一,寓意着平安、富贵。泉州乡村古老的民俗,每年有“卜龟”一说,祈愿乡民以“卜杯”(掷笅)多少为赛,一阴一阳为信笅,柱香为期,得信笅最多卜得头龟,为神恩眷顾,次年酬愿当加倍祭赛。在台湾尤其在澎湖,“乞龟祈福”是最具特色的春节民俗活动之一,每年春节期间,澎湖群岛居民就推出“乞龟寿”的寺庙活动,为自己和家人乞求平安。澎湖全县各寺庙供乞的大小龟多达千只,包括米龟、金龟、面线龟、米包龟、发糕龟、活龟、金钱龟等。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闽南此俗己废,2007年由台湾澎湖回传泉州,每年续办,米龟越做越大。  

泉州中心市区笋江桥南桥头旁的霞洲妈祖宫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是闽南地区最大的妈祖宫(天后宫)之一,每年的“泉澎祈龟民俗文化活动”都在这里举行。相传在为大米龟揭牌点眼之后,点过眼的米龟,睁开熟睡的双眼,为摸龟者祈福。元宵期间,很多信众会早早地来到米龟身旁从头到尾摸遍米龟各个部位,祈求新的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兴旺。  

连城姑田:“游大龙”壮观   

在福建连城,身为客家人的姑田民众十分崇尚“龙”这一图腾。每逢正月十五,连城姑田人兴高采烈游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姑田游大龙习俗起于明万历年间,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2002年,姑田大龙多达236节1200余米,世界纪录无人能破。  

大龙的制作相当复杂,连城姑田盛产毛竹和宣纸,当地人就地取材,用竹篾条扎成龙筋龙骨,用宣纸糊裱龙身,再用颜料画上龙鳞和各种文字、图案,诗词、书画应有尽有,尽显民间艺术文采。每年元宵期间,大龙出游时,神铳引路,配以锣鼓、十番乐队。所经之处,家家燃松明、点灯烛,鞭炮齐鸣。白天大龙似乘云驾雾,夜晚龙灯点起,绰约绚丽,如翔海底。游龙之日,人山人海,尉为壮观。  

连城罗坊:“走古事”狂欢   

福建连城罗坊走古事也是客家一项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相传,昔日罗坊常闹旱、涝两灾,明朝时期,当地罗氏十四祖、曾任陕西宁州知府的才徵公卸任返梓时,把流传在北地的走古事移授乡梓,以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自此相传至今。  

“走古事”,出七棚(棚,为扮演古事的一个轿台),挑选体壮胆大的十岁男童两名,按戏曲装扮,化妆脸谱,身着戏袍,一名扮领先的天官主角,一名扮护官的武将。天官直立在一条铁杆上,腰身用铁圈固定,武将坐立在轿台上,成两个层次。轿台由木柱镶成方形框架,四周饰上精美的画屏,两根轿杆,每棚约四百余斤,须用二十人抬。  

每年春节正月初三、初四,抬“古事”的男丁青年要上山锻炼脚力。到正月十二日开始斋戒三天。十三日晚净浴,换新内衣。十四日上午十点许,穿上红衫,打红绑腿,穿红带新草鞋,抬着“古事”,以天官领路,跟随“古事”六棚,后有菩萨轿、万民宝伞、彩旗、十备鼓乐队,一路鸣铳,来到罗坊的屋背山坪。在数以万计的乡民和游客的围观中,一个个精神振奋,在呼喊着“嗬!嗬!”声中开始竞赛,戳力奔走。  

“走古事”,着重于“走”。他们把菩萨轿、彩旗、宝伞置于中间,“古事”列队抬在外围,奔走在约400米的椭圆形的跑道上,每跑两圈,休息十分钟,养精蓄锐。鸣一响铳为号,又开始下次竞走,如此重复四次。第五次改跑为游,走“剪刀叉”,第一圈顺走,第二圈逆行,此次不限圈数,直走到抬夫精疲力尽,让领先的天官棚“古事”同第二棚“古事”脱节,方可鸣数铳走出屋背山坪,进入村中街道,第一次“走古事”才告结束。  

第二次是正月十五日上午,此次“走古事”上午仍依十四日走法,到正午一时许,“古事”列队从“云龙桥”下河床,鼓乐队先互泼水透湿,然后响三铳,“古事”棚蜂拥下水,逆水而走,竞争激烈。除天官一棚不能超越外,后棚若能超过前棚,则视为吉利,于是抬夫拼力而为,不顾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再爬起,情绪异常高昂,为走“古事”之高潮,抵终点河边方允遏止,一年一度的“走古事”到此告终。  

漳州长泰:“赛大猪”祈丰年    

古时,人们就有用“三牲”(生猪、生羊等)祭祖祭神的礼俗。后来,福建漳州长泰县的部分村社把祭品供奉一头生猪改为供奉多头生猪,江都、山重等村对供奉的生猪进行秤重比赛,选出最重的三头生猪,给予表彰。由此,排大猪发展为赛大猪,使得民间庙会活动更加热闹,成为一项独具长泰特色的民俗活动。  

近些年来,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山重村薛氏沿旧俗举行“祈丰年、庆丰收”赛大猪活动,祭天祭祖先。活动在山重薛氏家庙举行,每年参祭的大猪,由各村民组提供,每组供一头。当日下午,村民敲锣打鼓把祭拜的大猪(去内脏)安放在木架上,由8个人抬着,送进家庙里。各参祭的大猪嘴含红桔,头插金花,腿系红绳。当晚,家庙灯火通明,鼓乐齐鸣,男女老少欢聚一堂,观看大猪,给参祭的大猪秤重,最重的前三名获奖,得奖的大猪披红缎,供奉者得奖励。  

2011年,山重“赛大猪祈丰年”民俗活动被正式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省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中的一朵奇葩。据了解,薛氏宗族内有一本专门记事的小本子,记录了1994年至今每年夺得前三名的猪王,近年来最大猪王的纪录是2011年度冠军猪,净重713斤。  

漳州龙海:“抛张飞”受热捧   

福建漳州龙海市程溪镇下叶村每年二月初九都会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庙会,引来十里八乡的群众前来观看。礼鼓队、大鼓凉伞、舞龙舞狮、广场舞、腰鼓、芗剧清唱等表演把山村闹得喜气洋洋,但最抢人眼球的莫过于每年庙会都要上演的重头戏——“犁张飞”、“抛张飞”活动。这是漳州地区仅有的张飞庙里上演的一幕。  

在震耳的鼓乐声和鞭炮声中,高约七尺、黑脸膛的张飞神像被一群年轻小伙从漳州唯一的张飞庙——石狮庵里抬出来,并在全村巡游踩街。巡游时,村里的奶奶姥姥们组成扫列队走在前列,身围黑裙、头插金簪花、手持系有红丝带的新竹,并做打扫状,意为为张飞扫路,也寓意“扫除邪恶,驱凶化吉”。途经的村民家家户户都要备上“三牲五果”及美酒祭拜这位三国猛将。张飞神像巡游踩街后,被众人齐声高喊抛向屋顶,一次比一次抛得高,寓意“步步高”。

据了解,祭拜张飞的习俗缘于汉朝末年,当时驻守在南阳的大将军张飞体恤民情,开仓济民,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深受当地民众爱戴。张飞死后,当地民众为他塑起了金身,建起庙宇进行敬奉。后来,叶氏祖先从河南迁居到漳州,就把这个习俗从河南带到了漳州程溪下叶。  

 01 舌尖美味在八闽餐桌守候欢腾

春节是中国人的一个符号,也是一场舌尖上的狂欢。当严寒撞破腊月的大门,年的味道就如发酵的烧酒越演越烈。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城里乡下,家家户户都在精心准备着过年,而美食总是过年里最红火的风景。经过漫长的守望,福建的年味终于在喝腊八粥的芳香中越走越近,四溢的香气呼唤着离巢的候鸟,太平燕、长寿面、红糟鸡…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美食,不仅是福建人过年时餐桌上的欢腾,更是福建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福州:吃年夜饭的顺序有讲究   

福建省会福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在老福州人的眼里,过年的高潮就体现在年夜饭上。福州人很重视年糕,福州年糕有四种,红糖粿,白糖粿,菜头粿(萝卜糕)和肉丸。祭祖时年糕得切片油煎,然后盛在盘里摆上供桌。除了祭祖,年糕也是团圆饭桌上的一道饭后甜品,即使不吃,饭桌上也少不了它。  

网络图片   

此外,红糟鸡、福州鱼丸和肉燕也是福州人团圆饭桌上的美味食品。太平燕是以肉燕加鸭蛋烹调,因福州话“蛋”叫“卵”,鸭卵音谐“压乱”,有平安之意。  

福州鱼丸   

打燕皮   

无“燕”不成席 福州的肉燕有象征龙凤呈祥之意   

老福州吃年夜饭的顺序是有讲究的,菜肴中第一筷要吃俗称为“皇帝菜”的菠菜,以表示“青嘴平安”,第二筷喝“豆腐汤”,因为豆腐方言为“越吃越有”,表示一家生产收入越吃越增多。第三筷要夹鱼,表示年年有余。  

正月初一,福州人第一顿饭必须吃长寿面,寓意“长年平安”。长寿面的由来非常有趣。相传这一习俗始于汉武帝时期,那个时候的人信奉“人脸人中长,寿命长”的说法,而脸即面,“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地,这一过年习俗演化成为生日吃面条的习惯。  

又细又长的长寿面   

福州人生日必吃的长寿面   

长寿面的吃法是有讲究的,祈福长辈洪福齐天的吃法是:寿星子女孙子女先每人盛上一碗长寿面,寿星面前摆好一个大空碗,上面搭一根葱。首先由寿星伴侣或长子为寿星添汤汁。然后子女孙子女,依长幼之序依次把自己碗中的长寿面挑一根最长的放入寿星碗中,搭在寿星长寿碗的葱上。然后寿星最先品尝长寿面,大家欢呼后依次品尝各自的长寿面。   

龙岩:客家人如何进食有讲究   

龙岩位于福建西南山区,简称闽西,是客家聚居地之一。在客家山乡,在普通农家,过年不但成为增进邻里和亲戚之间感情,凝聚宗族力量的平台,也是祈祷风调雨顺、思念先祖、光前裕后、教育子女的重要时节。  

图片来自网络   

在客家乡村,年俗是一份丰富而礼节繁杂的客家文化遗产。大年三十,吃团圆饭之前,必须先行到老祖屋拜祖神,不拜祖神不准过  

年,这是客家不成文的规矩。在龙岩连城,这天要将下锅的生米稍煮令软捞起准备初一、初二食的“岁饭”,盛社饭甑里稍蒸后抬起,用凳垫着放在厅堂中供奉祖宗。饭甑外壁贴红纸花,饭上放有桂圆、红枣、花生(外壳染红)、红蛋等,并插上“摇钱树”(家庭主妇用红纸剪成一串串钱币挂在乌柏树枝上叫“摇钱树”)和红筷子。饭甑后边设香案,除点烛烧香之外,还摆有鸡、鱼、肉、芹菜、大蒜、糕饼等荤素供品,以祈招财进宝、四季平安。    

龙岩连城客家人老祖屋拜祖神   

年三十晚上,全家吃一顿丰盛的晚餐,酒、红蛋、面条、是少不了的,连不喝酒的小孩也要小咪一口,叫“吃年饭”;厅堂及各个房间都点火开灯,长夜不熄,叫“点岁火”。连城城关过年还有不吃鸭、不食米粉一说,因“鸭”与“押”谐音,米粉像绳索,又是白的,认为食鸭与米粉,来年会有刑灾;家家不扫地、不倒垃圾,否则认为将财扫走、倒掉,来年会失财。   

“腕子筒”与“长命菜”是闽西客家人大年三十少不了的菜。“腕子筒”就是红烧猪蹄,这红烧猪蹄很具特色,不仅肉烂,更是香浓可口,这里面的配料有的是当地的植物根茎,因此形成的香味独特。“长命菜”其实就是整只的鸡或整块的猪肉放进锅中烹煮,待后再将整个大罗卜和整棵的芥菜加进,这里面的含意很深刻。在餐桌上,客家人如何进食也还有一番讲究。鸡头由长者吃,翅膀给出门的男人吃,读书的孩子吃鸡臂(腿)。酒洒倒在桌上视为发财,碗被摔碎看作会添丁,掉落了筷子当作有食缘。  

腕子筒   

长命菜   

从摆供品习俗开始,方方面面的客家年俗像一条条长长的雾中细线,连系着客家儿女的心,也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传承客家文化的载体,客家人虔诚地尊重着自己的文化,让物质意义上的过年不那么快地远去,让精神上的过年永久地带领着客家人信心百倍地前行。  

宁德:畲家人椿糍粑有讲究   

福建是畲族人口聚居的省份,宁德是福建最大的畲族聚居地。畲族自称“山哈”,“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吃糍粑是宁德畲族人民过春节的特色之一。畲村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糯米做糍圆又圆,香麻拌糍甜粘粘。”就是说做糍粑,表达了村民盼望春日时(糍)来运到,生活年年(粘粘)甜的美好心愿,还有合家团圆之意。  

椿糍粑是畲族的一种习俗,闽东畲族的许多节日都要打糍粑。一般在过年前一个月,畲族人就准备用糯米椿糍粑。先把糯米蒸熟,然后置入臼内舂成团,搓成月饼大小的饼子,蘸红糖和芝麻粉趁热吃,香甜细软,老少皆宜。  

打糍粑   

搓糍粑   

尝糍粑   

漳州:团圆“围炉”有讲究   

闽南人对年夜饭历来十分重视。他们将除夕夜的团圆饭称作“围炉”,这是因为过去桌子底下还放盆燃着木炭的小烘炉,或围吃火锅,可以取暖。这天,远在异乡的游子,即使在交通不便的过去,即使远走南洋,他们也会争取赶回家乡“围炉”。对于家中尚有外出未归者,家人仍会为其摆好碗筷,并将其喜爱的菜肴盛于碗中,以代表家人团圆。而家中女眷们则在饭后抓紧洗涮锅碗瓢盘和衣物,因为初一后是忌讳洗涤的,那会“一贫如洗”的。  

在闽南人的年夜饭中,有几样菜肴是绝对不能少的:一是长年菜,即菠菜或芥菜,意寓“平安长寿”。而且不可以切根,不能切断,要有头有尾,每人都得吃一棵。二是血蚶,这也是闽南很有特色的风俗,寓意来年发财,金银满室。三是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有年年高升,生活水平年年提高。  

鲜绿的长年菜 

新鲜美味的血蚶   

又香又甜的年糕   

同时,年夜饭中还要吃肉丸(圆)、鱼丸(圆)加上家人欢聚,合称“三元”,即合家团圆。有的地方则是排骨汤加肉丸,寓意“骨肉团圆”。海蛎煎则有“兜金兜银”之意;萝卜也不可少,因其闽南语为“菜头”,则有“(好)彩头”(吉兆)之意;豆腐谐音“富”,即丰裕富足;鸡,则是大吉大利;鱼,则为即年年有余;春饼(薄饼)又称春卷,是年年有剩。又因其作料多样,以面皮包卷而成,寓意合家团聚;还要吃甘蔗,寓“节节甜,年年好”之意。  

另外,闽南人在围炉时用的蔬菜,一般不能切,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吞进肚里,以祝父母长寿平安。还有,年夜饭中的每盘菜肴不要都吃光,要剩点下来,闽南语中的“剩”与“春”谐音,有“迎春”的意思。  

 01 民间绝艺在八闽大地焕发光彩

一、莆田:指尖佳艺,剪纸迎春   

剪下有天地,纸上蕴乾坤。中国的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具有民族化、个性化、风格化的特征。剪纸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逢年过节抑或新婚喜庆,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玻璃窗上、墙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剪纸虽然制作简便,造型单纯,但能够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内涵,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  

风格细致造型生动的“福”字(网络图片)   

羊年窗花剪纸(网络图片)   

福建风土人情多样,春节期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剪纸爱好者们基于各自的地域环境、文化背景和使用需求,用灵巧的双手刻剪佳作,任思绪和情感随剪刀在纸上遨游,创作出既散发浓郁乡土气息,又有艺术意境的剪纸作品。窗花、门鉴、灯花、礼仪花,琳琅满目,点缀在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笼上,令满室皆春。尤其是莆田、仙游一带以华丽纤巧的礼品花入画,别致生动,栩栩如生,趣味盎然,洋溢着祥瑞元气,增添了过年的喜庆气氛。  

莆田的礼品花,贺生贺喜贺寿,祭神祭鬼祭祖,不管是馈赠还是摆供,也不管是礼轻还是礼厚,都要赋上一枚鲜红的剪纸花。就连猪头、猪脚、猪肚儿、鸡爪爪,也都如此。中国有句俗话叫“礼轻人意重”,想必礼物本是象征行为,而礼物上的花儿,当是人情人意之所在。礼品花的造型别有意趣。一只鸡爪上的剪纸称之为“凤爪花”,本无美感的东西顿时成了一枝阿娜若舞的凤足凰趾,上面再饰以“戏牡丹”等图案,美观雅致。  

一只鸡爪上的剪纸(网络图片)   

猪脚花栩栩如生(网络图片)   

猪肚本不好看,剪纸作者把它剪成一只肥硕溜油的小猪崽的意象,使这份本“好吃不好看”的礼物,得到了最恰如其分的完善。更奇妙的是其中的文字“一团彩色”而不是“一团和气”,因为那满园之中,已洋溢着可视的祥云瑞气。   

形如小猪崽的猪肚剪纸(网络图片)   

二、漳州:木板年画,驱凶祈祥   

中国年画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早在汉代,在门上画门画已形成风俗,含有“御凶”的意思,特别是在旧时农历新年,据说贴上一对门神,可以祈求平安吉祥,同时,也有装饰门板的作用。贴年画镇宅驱邪是春节期间福建流行很广的习俗。  

漳州濒海靠山,对外沟通活跃,海洋文化心态开放,民风民俗在保持闽南本色的同时又与外部文明相联系,显得丰富多彩,摇曳生姿。漳州木板年画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有各种门神、辟邪的狮头、娱乐用的“葫芦迷”和以风俗、小说、戏剧为题材的连环图等,风格古拙朴实,刚柔并济,富有乡土韵味,尤其在特制黑纸印制的功德纸年画,风格别致,为我国木版年画绝无仅有的佳制。  

 

漳州木版年画的制作,先在木质平板上镌刻画稿,分色版和黑线版,而后以“饾版”工艺套印于纸上。雕版分阴版和阳版两种,印制“幼神”人物背景色“红”的版为阴版,这种阴版的刻法和用法为全国所独有。颜料多以矿物质颜料结合漳州盛产的植物性染料为主。纸张采用闽西的玉扣纸、福书纸等。漳州年画印制上独具特色,门画多以红纸彩印,鲜艳红火,色质厚重斑驳,犹如织锦刺绣,别具一格,在民间年画中为一支独立体系。  

门神画:代表作《神荼郁垒》  

《神荼郁垒》(清代雕版),门神红面戎装,神情肃穆,身姿威武,刻画精致,线条圆劲,浑厚有力,表情生动,服饰古朴,造型大方丰满,为漳州此类年画中精品。  

“神荼郁垒”(读如伸舒郁律)早在汉代已出现,是传说中最早的门神。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出入,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众鬼之出入者,执以饲虎。于是黄帝法而象之,因立桃板于门户上,画神荼郁垒,以御凶鬼。此门桃板之制也,盖其起自黄帝,故今世画神像于板上,犹于其下书‘左神荼’‘右郁垒’。以除日置之门户也。” 

祈福画:代表作《簪花晋爵》 

《簪花晋爵》(清代雕版)

画中人物为朝官打扮,雍容华贵。服饰为龙纹锦袍,相向而立,一手捧笏板,一手托锦盘,盘中置有牡丹和酒爵。盘中的牡丹花,意为拈得花魁且大富大贵,酒爵寓意爵位。此对文门神形象较为饱满,刻绘细腻,色彩绚丽,斑斓夺目,造成花团锦簇的效果,有力地烘托了吉祥喜庆的主题,为漳州木版年画中的精品。

招财画:代表作《招财王》 

此幅年画表现的是传统的“回回八方进宝”主题。题材取材于西晋石祟斗富故事。财神坐狮子,手持蕉叶(“蕉”谐音“招”),手握铜钱,钱上写“招财王”三字,座前放一个聚宝盆,盆中涌出金元宝、金钱、如意等各种财宝。财神身边“番人”形象凸鼻凹眼,头戴西洋礼帽,颇为独特。此幅年画与中原“回回进宝”题材相似,意在祈祷财源茂盛,富裕吉利。多贴在厢房门。  

  

《招财王》(清代雕版)   

辟邪画:代表作《狮头衔剑》 

狮头衔剑是闽西南及台湾地区民宅常见的用于辟邪制煞的符物。图中狮头红眉圆目,五彩鬣毛飞动于颈后,双目圆瞪,赤口锯牙,口衔七星剑,额间印有八卦,十分威猛。此幅年画为漳州木版年画代表作,多贴于照墙、门楣、门楼及船头上,希冀防冲、辟邪、守门卫财,这种年画充分反映了闽台崇敬神威的民间习俗。  

  

《狮头衔剑》(清代雕版)   

节令画:代表作《丹凤朝阳》 

丹凤为鸾的一种,首与翼皆赤。《禽经》鸾“首翼赤曰丹凤”。《山海经》载:“丹凤生于南极之丹穴。丹穴即丹山,故称丹凤。”丹凤朝阳是传统的吉祥图案,《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古人把丹凤比喻贤才,朝阳比喻“明时”,借“丹凤朝阳”又比作“贤才逢明时。”此幅年画彩凤足踏海波,面朝太阳,振翅欲飞象征吉运降临、福庆先兆之意。姿态生动优美,色彩鲜艳明快。此类画常用制作花灯之用。  

  

《丹凤朝阳》(清代雕版)   

生活画:代表作《老鼠嫁女》 

老鼠嫁女是我国年画中的常见题材,闽南民间以农历正月廿五日为“填仓节”,当晚有奉老鼠为“谷神”,不许点灯,好让老鼠娶亲的习俗。此幅画中老鼠抬花轿,敲锣打鼓,红灯高照,热热闹闹,前导以蟾蜍为坐骑,更添几分神秘气氛,但右上方的新郎——猫,却一口把敲锣的老鼠吃掉。这年画表现了老百姓畏鼠恨鼠的心理,所以在画中表现了老鼠偷吃鸡、偷吃鱼场面,但在锣上书写“金”字;红灯上书写“状元及第”,又表现了民众祈福的愿望,所以嫁鼠包含有把老鼠逐出家门的意思,嫁鼠于猫更包含了杜绝鼠患的愿望。此幅为漳州年画代表作。  

 

《老鼠嫁女》(清代雕版)   

漳州木版年画利用人民大众民间生活中的风俗、信仰、传说等有关的美好愿望,以一种寓意、象征、谐音、文字等吉祥如意的符号和图形作为表征的传统艺术,按照民众生活需要、思想要求、民俗民风的发展“与时俱进”,是中国几千年民族民间文化的结晶。  

三、泉州:南音婉转,情韵深沉   

福建是全国戏剧大省,春节期间,各地弦管齐鸣,歌舞升平。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被称为福建五大戏种,它们与音乐、曲艺、杂技、演唱、舞蹈等一起,在春节的戏台上各领风骚、争奇斗艳。更有闽南木偶戏、泉州南音、莆田十番、福州评话、伬唱、闽南拍胸舞、闽北舞蹈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浓墨重彩的地方戏舞台把福建的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富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厚乡土气息的泉州南音,具有曲调优美、情韵深沉、雅俗共赏、易学易唱的特点,因而在闽南和海外拥有众多的知音。  

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号称“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音广泛流传于闽南语系地区,深为闽南侨乡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并远播到东南亚等地,成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胞世代珍视、竞相传唱的乡音,是福建春节戏台上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  

古老又鲜活的泉州南音   

南音这一古老优美的大乐种,荟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收了元曲、弋阳腔和昆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汇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恋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人们如痴如醉的心田。  

泉州南音,最动人的乡音   

南音古乐历史悠久,因此在闽南流传着不少关于南曲的民间故事和掌故。如《御前清典》的传说,叙述清康熙年间,五位南音妙手应命晋京,演奏幽雅曼丽的南曲于御苑,康熙闻之大悦,赐封“御前清客、五少芳贤”,并赐赠曲柄黄凉伞和金丝宫灯。志趣高洁的南音艺人不愿做官、辞谢爵禄返归故里。从此南曲誉满四方,人们欣赏之余,仿佛从中能够品尝出一种冰清玉洁的情操,心灵也受到一番陶冶。  

泉州文庙南音表演   

千百年来,泉州南音以一种平凡从容的姿态传承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泉州南音陪伴这座古老的城市,走过了一段又一段的潮起潮落。春节临近,当幽婉的南音流淌在泉州古城的大街小巷,不知又勾起了多少游子对故土的思念……

 01 结语

年就这样来了。红火的灯笼挂在街头巷尾,各种各样的年货涌动川流不息的人群,大街小巷洋溢着祝福的话语。喜庆、吉祥、平安、团圆、兴隆、长寿、富贵……这些都是年的意蕴,它们凝聚了人们对生活、对生命所有的美好祝愿,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包含着无比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这是中华文化最深刻的一部分。年俗的背后是人们世代延续的传统,福建人将家庭亲情、天伦之乐、期盼祝福统统融于独特的过年习俗中。福建的“年俗年味”,不仅是举家团圆的欢乐,更是八闽文化的盛筵。  

更多精彩,请点击 http://culture.kaiwind.com/

分享到:
责任编辑: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