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那时的记忆:压岁钱的前世今生

2015-02-10

1你知道压岁钱的来历么

压岁钱,汉族年俗,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一般在阴历新年倒计时(除夕夜)或者春节拜年的时候,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网络图片

(一)那些美丽的传说

压岁钱的由来已久,民间有许多不同版本的传说:

传说一:治病钱

古时候,一个处于“太岁年”(本命年)的小孩因感冒导致风寒,吃药也不见效,病越来越重。后来按照一位为其算卦的道长所说:将铜钱用红纸包起来,放进枕头下。结果孩子的病情有所好转,配合药物最后完全康复。原来是因为本命年多灾多难,用红色可以避免灾祸疾病,于是这种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传入宫中后,皇帝将包在红纸里面的钱定为压岁钱。这种习俗经过历史不断改善,最后成为了每年大年三十晚上给予孩子压岁钱。【详细

网络图片

传说二:压“祟”钱

古时候有一种叫“祟”的小妖,身黑手白,除夕深夜出来,喜欢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往往被吓哭,然后发烧、讲呓语。热退病去后,聪明机灵的孩子则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后来一户人家偶然间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放在孩子的枕边,竟吓得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以后家家效仿。原来,这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吓退祟,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被称为“压岁钱”了。

 

网络图片

传说三:压惊钱

北宋神宗年间,某年春节夜晚,当时的朝廷枢密副使(副宰相)王韶的小儿子南陔,跟随着大人在汴梁(今河南开封)的街头观灯游玩,不料,被歹人掠走。歹徒本准备勒索王韶一笔钱财,但逃跑途中,聪明的南陔看见途经的车子时,大声呼救。歹人连忙放下南陔,仓皇逃跑。后来,宋神宗得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赐予了南陔一些金钱,给他压惊。此事流传到民间,人们纷纷效仿宋神宗的做法,过年时专门给孩子们一些压惊的零用钱,并称之为“压岁钱”。

 

网络图片

这些传说于史无据,不足为凭,但是不论哪个,都说明了,压岁钱是长辈赐予晚辈的一份爱护,一种祝愿,都体现了长辈的愿望:希望晚辈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

(二)那些悠远的历史

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关于压岁钱的记载。压岁钱由来已久,古称“厌胜钱”、“压胜钱”、“压崇钱”、“押岁钱”等,在钱币系列中,被归为花钱类。

 

拼图内容来源于网络

早在汉代我国就已出现压岁钱,以圆形圆孔和圆形方孔居多,钱的正面多为吉祥文字,如“去殃除凶”、“福山寿海”、“长命富贵”、“强身健体”等,还有的正面为钱文,背面为祥瑞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纹饰。唐朝,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宋元以后,春节被定为正月初一,春节散钱习俗就演变为长者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民间除夕夜,各家有小儿女者,用盘、盒等器具,盛果品食物,互相赠送,这就是“压岁盘”。后来,“压岁钱”取代了“压岁盘”,这就是现在付给压岁钱的方式。明清时期,长者用红绳串连着压岁钱送与晚辈。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清代,压岁钱还带上了去邪、祈福的成分。民国时期,长辈则用红纸包一百文铜钱作为压岁钱,其寓为“长命百岁”。 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者喜欢选用连号的新纸钞赐予晚辈,有“连连好运、连连高升”之意,这种送连号钱给晚辈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详细

 

网络图片

有史可鉴,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2你知道压岁钱的变化么

作为传统习俗的压岁钱,如今“身价”越来越高,大人们给得越来越“慷慨”,小孩子们收得越来越“坦然”。有人说压岁钱的象征意义快要没了,只剩下钱本身的流通价值和人际关系的功利性,真的是这样么?又逢春节,装好给孩子们的“红包”,长辈们可能会想起自己的童年,追忆接过“压岁钱”时的喜悦。让我们来一起回忆几代人记忆中的压岁钱吧!

 

网络图片

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妈妈的记忆

我小的时候,平时根本没有零用钱,唯一的“收入”就是压岁钱。那时候我家在乡镇,类似现在的城中村。父亲是工厂的技术工人,属于“大腕”型人才。家里,外公带着母亲垦荒,种了不少地,在那个年代,吃喝也算充足。过年的时候家里杀头猪,炸点油炸糕、油馓子一类的“油炸食品”。偶尔,年夜饭还能喝到母亲自制的饮料解解馋。年夜饭后,我们姐弟几个毕恭毕敬的给外公和父亲母亲磕头,最多的时候每个人能得到1毛钱压岁钱。每次拿到压岁钱,我们都高兴的不行,乐得“屁颠屁颠”的。弟弟妹妹们会拿压岁钱和小伙伴一起买小鞭炮、零食之类的“奢侈品”,不长时间就“挥霍”没了。我是家里的长女,虽然那时候人不大,但常帮父母干活,材米油盐的也知道点,所以每次拿到压岁钱都琢磨着为家里买点什么,几乎一分钱也没单独给自己花过。现在偶尔想起来,依旧觉得压岁钱是儿时记忆中最美好的一份回忆。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同事的记忆

我小的时候,家在农场住,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好,年夜饭都能吃到很多好吃的东西。每次看着大人们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就馋的不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吃糖,那个时候一年到头都很少见到糖,到了年底,有些人家会给孩子发一些压岁钱,有些人家则会给孩子一些“压岁糖”。农场的连队,家家户户都很熟悉,平日里就常常串门。大年初一,小孩子们早早的起床,挨家挨户的拜年,大人们就会拿一些花花绿绿的糖果送给孩子们,顺便说句“快快长大!”。拿到了“压岁糖”的小伙伴们常常聚在一起,比比谁的多谁的少!除了“压岁糖”外,几乎每年我都还能拿到几块钱压岁钱,然后开开心心的去买扎辫子的蝴蝶结、头绳和写字用的笔、本子。余下的就换成硬币,放在我的宝贝小猪存钱罐里,叮叮当当的声音听起来就很幸福。

 

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小姑姑的记忆

我小的时候,家在一座小城里。父亲是建筑公司的工程师,母亲在施工队帮忙,家里兄妹4人,三个哥哥和我,一直以来我都是家里最“吃香”的小闺女。那个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过年了,有新衣服穿,有好看的头绳带,能吃到鸡鸭鱼肉,最重要的是,有压岁钱!从我有记忆开始,我的压岁钱就比三个哥哥多,每年年夜饭后给爷爷磕头,就能得到十元钱压岁钱。正月里去亲戚家拜年,也会收到几十块钱的压岁钱,当然是长辈们顺手塞给我的,而不是包成“红包”的,给的时候会说句“去买糖吃吧”。每次得到压岁钱我都会兴奋好几天。这点儿压岁钱怎么花,全由孩子自己做主,没有功利,唯有甜蜜与快乐。每次我都要花上一部分钱买些爆竹、小零食等和哥哥们一起分享,然后自己再买些学习用品什么的,剩下的就存起来慢慢花!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自己的记忆

我出生在一座小城,家里条件也还算不错,亲戚朋友也很多,而且我是所谓的“长孙女”、“长外孙女”,在家里很受宠,记忆中每年过年都能收到很多压岁钱。除夕夜和拜年的时候,我们小辈都要恭恭敬敬的给长辈拜年,鞠个躬问声“新年好”,祝愿长辈身体康健!长辈就会给上一个“大红包”,顺便说上一句“不要乱花”之类的,红包里有十元、二十元、五十元甚至是一百元。那时候,很多小伙伴都说父母以代为“保管”的名义没收了他们的压岁钱。我家还好,爸爸妈妈并没有强行“收缴”,每次我都自己留下一些买些文具用品、喜欢的玩具、小零食之类的,剩下的主动交给父母。那个时候,长辈们给“压岁钱“时虽稍稍附加了些许条件,但总体上讲仍是快乐和祝福的物化表现。

 

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表弟的记忆

我小的时候,还是蛮期盼过年的。好吃好喝的倒是没什么,平时想吃什么都有,唯一期盼的就是压岁钱。我是整个家族这辈人的“老疙瘩”,压岁钱自然是少不了。父亲的生意伙伴也会给一些压岁钱。春节的时候,我们不需要磕头鞠躬,身不动膀不摇地就能得个几千块,给“红包”的时候,长辈们会说上一声“好好学习,考个好学校!”之类的祝福话。最多的一年我差不多拿到1万块的压岁钱。收到的钱少时,妈妈会让我自己随便用。收到的钱多时妈妈就会帮我一起打理,留一部分放在她那里,用的时候就问她要,然后自己记账。大部分则去银行存定期,作为我将来的学习和旅游基金。还记得我们班有一个男生,家里很有钱,据说那时候每年都能拿到几万元压岁钱,而且没人管他怎么花。他将这笔钱挥霍在了网吧、迪厅、所谓“哥们”的胡吃海喝上。渐渐的,压岁钱和家里平时给的零花钱不够用了,便偷家里的钱,家长知道后,怎么也管教不了。当这些承载“爱“的名义的压岁钱达到成千上万,家长对孩子理财教育的缺位或将使其走向爱的反面。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压岁钱已经不仅仅单纯承载着祝福了!

 

网络图片

出生于21世纪初:小外甥女的记忆

听妈妈说,我从出生就开始拿压岁钱,现在差不多有十万了。每次拿到压岁钱,都是妈妈帮我收着,用来给我交学费、交各种补习班及兴趣班的费用,剩下的还给我买了保险等等。只有那么一小部分给我当做零花钱,也不比我平时的零花钱多多少。所以对于我来说,压岁钱只是一个数字概念而已,但是我必须知道这个数字。因为小朋友们在一起要比谁的压岁钱多,开学的时候语文老师也会让我们写关于压岁钱的作文。有一些小朋友将“拿到更多压岁钱”当做重要目标,把给自己多少压岁钱当成了衡量长辈对他好坏的标准,拿到压岁钱更不会对长辈表示感恩和感谢,我知道这样是不对的。我收到压岁钱的时候,妈妈也要给别的小朋友压岁钱,妈妈说对压岁钱有三怕:怕漏送、怕送少、怕送晚。与其说这是压岁钱,不如说这是大人们之间的一场面子游戏,我们也参与进去。红包里有新年的祝福,也有我的无奈。压岁钱,其实和我们的关系不怎么大!

 

出生于2013年:宝贝儿子

儿子半岁时过他的第一个春节,收到了很多压岁钱,还有许多压岁礼物。其实我不希望他收到太多的压岁钱,他收多少我就得“还”多少,甚至更多,这是一笔甜蜜的负担。这几年,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支付力越来越强,压岁钱也越来越多,但其中的感情成分、感恩意识和祝福意识在逐渐淡化,其传统寓意也渐渐走样。压岁钱似乎已经变成了变味的人际关系“标尺”。好多人感叹道:如今这压岁钱早就不是为了图吉利,纯粹是礼尚往来的一种人际交往手段,不给怕人家说你“抠“,给则纯属无奈。孩子的压岁钱其实是做给大人看的,大人们拼了面子使劲发,红包越来越厚,压岁钱已成了不少家庭的负担。2014年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90名孩子在春节一共收到43.8万元压岁钱,人均收到约4867元。

 

网络图片

往昔的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并不注重流通价值。而给孩子巨额现金或银行卡,这是对压岁钱本意的异化。压岁钱更多的是一种祝福,包含着特殊的心意,应回归压岁钱的本质。让压岁钱摆脱物化和乌烟瘴气的攀比,让孩子得到真情、纯情的滋养和哺育。【详细

3你知道如何正确对待压岁钱么

尽管近年来年年春节过后都有对压岁钱是否还应该给的质疑,但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民俗,毋庸置疑,它还是值得且必须保留的。

 

网络图片

给压岁钱 给孩子一个希望

孩子收到压岁钱会变得很高兴,那么怎样可以让压岁钱更有意义呢。“压岁不必都用钱”,随着压岁钱的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人提出用其他更有意义的方式代替压岁钱,既能表达出长辈的关爱,也能避免压岁钱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改送孩子“压岁书”,不少家长选择一套丛书送给孩子当作新年礼物。买书不仅对孩子学习有帮助,也包含着自己对孩子的期待。也可以利用春节假期带孩子去旅游,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相信“压岁游”远远大于压岁钱的作用。近年,“压岁言”也成为争论的“宠儿”。春节期间,家长和亲友跟孩子谈谈心,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提出希望,岂是“钱”能代替的?这些充满希望的压岁礼物,是寄托着长辈的希冀与心意的精神财富,让孩子明白压岁钱的真正意义。

 

网络图片

花压岁钱 给孩子一份权利

引导孩子用好压岁钱,从小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好品德,可以受用一生。父母在引导孩子用好压岁钱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减少孩子因父母管制严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尊重孩子正确处置压岁钱的意见与要求。一定要单独设立银行账户,用孩子的名字。“支配权”交给孩子,家长行使“监督权”。帮助孩子树立理财责任感,形成积累财富的良好习惯。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收支预算表。同时,为孩子建个小账本,容易让孩子理解花钱容易挣钱难。从合理使用方面,给大家提供几个案例:

案例一:

果果(化名),女,8岁,小学二年级。压岁钱的主要来源是父母的朋友。2014年收到压岁钱1800元。果果跟着爸爸妈妈住在离老家很远的城市,已经连续几年春节没回去了!诺大的城市里,几乎没有亲戚,所以压岁钱不多。果果很懂事,得到压岁钱会主动给妈妈一部分留作“还礼”(妈妈给别的小朋友的压岁钱)。剩下的钱也交由妈妈保管,果果自己建立了一个账本,需要花钱就拿着账本找妈妈支取。2014年的压岁钱,果果给了妈妈1000元作为“还礼”钱,自己购买学习用品300元,舞蹈班400元,零花钱100元。

 

网络图片

案例二:

子涵(化名),男,14岁,初中三年级。家里亲戚众多,是压岁钱的主要来源。2014年春节,压岁钱8800元。从10岁开始,爸爸妈妈在银行给他建立了个人账户,并且放权给子涵自己管理,前提是使用前要经过他们同意,并且做好记录,便于“核账”。一般春节过后,子涵会在妈妈的指导下做一个简单的预算,如2014年的全年计划:学习支出2300元(英语兴趣班1200元、口才兴趣班800元、买书及学习用品300元)、旅游支出1200元(云南游1000元,周边游200元)、献爱心200元(希望工程或其他捐款)、送礼物200元(家人及朋友生日或其他节日)、买保险2700元(意外伤害和大病医疗)、零花钱200元(父母不干预,自由支配)、定期存款2000元(与其他结余一起作为教育基金)。子涵会按照预算把钱分成几份,留下当前需要的,其他的存入银行账户。目前,他的账户内已经存款将近2万元。

 

网络图片

案例三:

墨墨(女),女,13岁,初中二年级。父母经商,压岁钱的主要来源是亲戚及父母生意伙伴。2014年春节,收到压岁钱1.9万元。墨墨家经济条件很好,平时的零花钱也足够多,小时候的大部分压岁钱都存了定期存款。近几年,墨墨的妈妈一直热衷于股票、基金及其他理财产品的购买,收益也很不错。妈妈去银行买理财产品或者在网上操作的时候,墨墨也经常在一旁看着,所以在11岁那年,她产生了拿压岁钱理财的想法,得到了爸爸妈妈的支持,并帮她分析了各种理财方式的利弊。权衡过后,她将当时个人储蓄账户里的8万元分成了三份:一份5万,买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一份2万,继续存定期;一份1万,放在妈妈的账户里炒股。收益风险墨墨自己承担。几年下来,墨墨总体上也赚了几千块钱。2014年的压岁钱,墨墨分成了两份:一份0.9万元,买分红型保险;一份1万元,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墨墨说,“这些压岁钱让我学会了理财,将来会成为我事业的第一步启动资金”,墨墨的理想是做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网络图片

正确认识压岁钱的关键是要让孩子认识到,长辈给压岁钱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更不应该把压岁钱的多少作为衡量爱的尺度。合理对待压岁钱,要从大家做起,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真正了解“钱”,树立正确的用钱观念;父母要勤俭节约,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样;孩子有一些不正确的用钱方法,发现了就要立即指出,同时鼓励他们用正确的方法。【详细

 

网络图片

4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压岁钱的表达形式在不停地发生着改变,但无论怎样变化,压岁钱本身都没有对与错,是人们不断改变的价值观与经济发展水平在起决定性的作用。要让这岁月中积淀下来的民俗原汁原味地保留下去,需要每一个人用最纯洁的心去呵护它。我们呼吁压岁钱在本质上的回归: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没有条件,没有功利,只要让孩子们开心、健康、幸福!

 

网络图片

他山之石——国外的压岁钱

(一)新加坡:新加坡人发压岁钱的对象是孩子和未婚男女青年,一般是2新元至10新元(一般都是双数),折合人民币10元起,最多50元。新加坡人认为压岁钱多少无妨,孩子开心就好。而孩子们互相“攀比”的是谁拿了多少个“红包”,而不问你拿了多少压岁钱。

(二)越南:从前越南人过年给孩子的压岁钱一般只是象征性地给个500或1000越南盾(1元人民币约合3338越盾)。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给的压岁钱也越来越多。按照眼下越南的行情,压岁钱一般从5000到10万越盾不等,如今也成了一种负担。越南人最近几年也在呼吁减少压岁钱支出。

(三)韩国:韩国人一般来说,给尚在读小学的孩子5000韩元至1万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78韩元);给初中生1万韩元至2万韩元;给高中生2万韩元至3万韩元。近年来物价上涨,韩国人也面临着压岁钱的苦恼。韩国一家银行推出了“外汇压岁钱”,分为3种套装,由美元、人民币、欧元、加元和澳元这5种货币中的3张至5张纸币组成,售价最贵的不过4.85万韩元,深受家长欢迎。

(四)日本:日本人给压岁钱的面额一般在1万日元(664元人民币)以内,孩子年龄越大收到的压岁钱越多并且一定要在家长在场的时候给,给家长创造表达谢意的机会。调查显示,2013年新年,日本人平均计划支出压岁钱为26143日元(1737元),由于日本国内经济持续不景气,这个数字已经是近年来最低。调查还显示,4.6%的人决定减少压岁钱的支出,其中19%的人是因为收入减少所以计划压缩压岁钱的支出。【详细

 

更多精彩,请点击 http://health.kaiwind.com/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