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粤剧伶王薛觉先的传奇人生

作者:钟婷 · 2014-12-15 来源:凯风广东

 01 一、时代造就“万能老倌”

薛觉先,1904年生,顺德龙江人,自小受到粤剧的熏陶,青年时加入戏班学艺,因担纲演出粤剧《三伯爵》而一举成名。他不但擅长演文武生,还兼工红净、末脚、丑生,甚至反串花旦,还能导能编,被誉为“万能泰斗”。1956年10月31日,薛觉先在演出《花染状元红》时,突发脑溢血,一代伶王就此告别粤剧大舞台。

   

《粤剧万能老倌薛觉先》一书封面 

1、匡时济世立宏愿:使吾国之艺术成为世界最高艺术 

薛觉先在童年时开始受家庭熏陶,青年时代又受到了中西两种文化相互交融所产生的思想影响,他的成长又正值中华民族处于大转折、大动荡的变革年代,时代潮流孕育了他的民族意识,孕育了他的爱国思想和革新愿望。

青年时代的薛觉先,就立下了匡时济世的宏愿,要“使吾国之艺术成为世界最高艺术”。他认为戏剧不但可以使“国家之富强”、“人类借以进化”,而且又是“社会教育的利器”。正因为薛觉先有着远大的艺术抱负,能站在时代潮流前沿认识艺术,所以在他的从艺生涯中,不论是对粤剧的改革,或者是他个人的艺术成就,成绩都是巨大的。南国粤剧经过他三十多年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大大提高了艺术品味的欣赏价值。

  

薛觉先先后师承朱次伯(左)、千里驹(右)两位老师,由于他聪明好学、刻苦勤奋,因而进步很快。 

2、时代造就万能老倌 

薛觉先出身书香门第,学戏是半路出家。其父薛恩甫是前清秀才,二十世纪初叶举家迁居香港,在西营盘开设私熟与行医,五岁进入父亲的私塾念书,打下国学基础,之后就读于香港著名的圣保罗英文书院,受中西文化教育前后十余年,薛父病逝后,家道中落,薛觉先做过工人、文员等职,因为从小就喜爱文学艺术,成为粤剧行內的佼佼者。

因喜欢做戏,18岁跟姐夫学戏,自此与粤剧结缘。19岁入名角众多的“人寿班”,主演《三伯爵》一举成名。

在剧团中,他致力粤剧改革,首先从制度入手,明确取消“师约制”,打破“红船”陋规,给演员以充分的人身自由,并在演出时,制止小贩叫卖,严禁人员随意出入,以保证良好的秩序;净化舞台,要求排演忠于台本,唱做念打不得更动;他在“五架头”中式乐器中,加进了小提琴、吐林必、萨克斯风、吉他等西洋乐器及京剧锣鼓。由于他的大胆革新,形成了“薛派”表演艺术,赢得了“粤剧伶王”、“万能泰斗”等称誉。

 01 二、粤剧五大流派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被称为“薛马争雄”的年代,文武生薛觉先和丑生马师曾对粤剧的革新都颇有贡献。他们和小生白驹荣、小武桂名扬被称为粤剧“四大家”或“五大流派”(加上演丑的廖侠怀)。实行男女合班后,上海妹创造了粤剧女角特有的抒情唱法,后以红线女影响最大。同时,广州的罗品超、文觉非、陈笑风和香港的新马师曾、何非凡、林家声等也都各有擅长,颇有影响。

  

马师曾、红线女、薛觉先同台演出(图片来自网络) 

1、万能老倌薛觉先融汇南北创薛派 

在上海期间,薛觉先经常到剧场看京剧、昆剧、越剧、沪剧、滑稽戏的演出,还到游乐场欣赏说书、大鼓、凤阳花鼓的表演,学会许多江南民间小调,并结识了海派剧著名演员周信芳和高雪樵、王虎臣等人。他向周信芳学习其唱做表演,向高、王二人学习北派武功,还以票友身份向其他京剧艺人学习文戏的表演艺术、京剧的武功把子和锣鼓点。决心吸收京剧的武打和打击乐,创新粤剧的表演形式。

在剧团中,他致力粤剧改革,首先从制度入手,明确取消“师约制”,打破“红船”陋规,给演员以充分的人身自由,并在演出时,制止小贩叫卖,严禁人员随意出入,以保证良好的秩序;净化舞台,要求排演忠于台本,唱做念打不得更动;他在“五架头”中式乐器中,加进了小提琴、吐林必、萨克斯风、吉他等西洋乐器及京剧锣鼓。由于他的大胆革新,形成了“薛派”表演艺术,赢得了“粤剧伶王”、“万能泰斗”等称誉。

2、马师曾:让粤剧真正姓“粤” 

马师曾,是最先在粤剧中使用方言俚语、并引用西洋乐伴奏并开了在粤剧剧团中使用女花旦、男女合班先例的粤剧艺术大师,被称为“粤剧泰斗”、“一代伶王”。

他在超过半世纪的艺术生涯中,演出和自编自导的剧目超过400部,撰写剧本90多个。他独创出粤剧唱腔音乐艺术瑰宝——马腔,半唱半白、顿挫分明,有时还加入方言俚语,活泼滑稽。而马派之代表粤曲《余侠魂诉情》,至今仍被广泛传唱。

最初的粤剧,唱词是由“官话”组成。在两广地区,不少老百姓实际上听不懂唱段的主要内容。20世纪初,有人开始尝试把粤剧唱词中的“官话”改成“白话”。但这一变革过程十分缓慢,经过20多年,舞台演出仍停留在“半官半白”的状态。

1925年至1929年期间,马师曾主持大罗天剧团,聘请多名编剧合作,大量推出新剧。他明确提出:新编曲词,可以自由使用广州话。不仅如此,为了编出好的白话粤剧剧本,马师曾还大量吸收“木鱼”、“龙舟”、“板眼”等用广州话演唱的民间曲调。

到了上世纪30年代初,粤剧“广府班”中,许多传统戏都可以用广州方言演唱。马师曾把“官话”改“白话”的进度之快,一度引来业内保守势力的反对。但是,广州话在粤剧唱腔中的普及,不仅使粤剧的地方色彩更为鲜明,而且也促使粤剧艺人创造出能把板腔体、说唱体几种各具特色的曲调串联成段的方法。

 

红线女与马师曾结婚合影(图片来自网络) 

红线女眼中的马师曾 

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曾与马师曾有过10年的婚姻生活,她看到了马师曾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有点读书人气质,却又不修边幅,会穿着拖鞋去看一班兄弟;明明是马师曾,演起戏来就不是马师曾了,会随着角色的变换而变化:时而憨厚,时而威武,时而带点小聪明……抗战时期的马师曾,爱国,且对粤剧仍然坚持着,宁愿一身清贫留在国内,也不为日本人演戏;在香港10年间,马师曾过得很苦,但仍然坚持每月创作改编一部新戏,力求让粤剧常演常新,活力不断。

所以,在马师曾诞辰110周年的纪念会上,红线女说:他才是真正的粤剧大师!许多人在我的名字前加上类似“粤剧大师”的称谓,我总觉得不合适。红线女只是一名演员,马师曾才是真正的大师。

3、著名花旦白雪仙之父:白驹荣 

 

白驹荣与白雪仙父女合照(图片来自网络) 

粤剧小生表演艺术家、粤剧四大天王之一白驹荣,是薛觉先的得意弟子、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白雪仙的父亲。

白驹荣出生于一个粤剧艺术家庭,父亲是一位普通粤剧演员,但自小双亲去世,幼年过的十分清苦,曾当过“纸扎店”学徒,还在鞋店站过柜台。十九岁起学戏,遇到恩师吴有山,吴为他编写了首本戏《金生桃盒》,一演成名,“白驹荣”这个名字从此叫响。

二十年代初期已有小生王之称的白驹荣发展了“二黄”的腔调和板式,使唱腔更富特色,更以真嗓(平喉)代替假嗓演唱,音色优美清润,自创“白派”的演唱方式。他的念白,有声有味,富有音乐感,演唱吐字玲珑,叮板扎实,感情细腻,运腔简朴流畅,跌宕有致,令人感到韵味无穷。他经过反复实践,发展了金山炳的“平喉”(即小生演唱由假嗓改用真嗓),成为粤剧的一种主要唱法,对发展粤剧唱腔艺术做出了贡献。

4、小武桂名扬 

桂名扬(1909-1959),著名的粤剧演员,广东番禺人,生于南海,原名桂铭扬。祖籍浙江宁波,迁居广州已五代。早年就读于广州铁路专门学校,先学音乐,后学表演,喜爱粤剧,曾从“优天影志士班”的男花旦学艺,后又加入“大罗天”、国风剧团,与马师曾同台演出。代表作品有《火烧阿房宫》《冰山火线》《皇姑嫁何人》等。

 

(图片来自网络) 

一说到桂名扬,浮现在粤剧迷心中的就是他的身材颀长、高大英俊、功架独到、爽快豪劲、扮相俊朗、台风潇洒的“金牌小武”形象。桂名扬只演“小武”。“小武”,也就是擅长武功的青年男子,在京剧里分“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粤剧则没有此分。欣赏“小武”,自然看其武打,《火烧阿房宫》中的太子丹、三国《催归》中的赵子龙,都是桂名扬擅长的角色。在长时间的表演中,他把马师曾、薛觉先的表演艺术融会贯通并自成一家,人称“马形薛腔”。他所演的赵子龙,其威势及风度大大超过马师曾。他的表演顿挫鲜明,气势威猛,节奏紧凑,创造了一种名为“锣边滚花”,用高亢急骤的锣鼓音乐配合上场身段的程式,让人耳目一新,现已成为粤剧常用的出场程式。

桂名扬的表演艺术,吸收了薛觉先唱腔的精髓和马师曾表演的神态,形成一种“威而不露,勇而不躁,沉着稳重,落落大方”的表演风格。他有“生赵子龙”之称,他的首本名剧《赵子龙》,戏从赵子龙取桂阳开始,到保护刘备过江招亲,结尾是子龙催归。其中“甘露寺”一场,马师曾用“冲头滚花”上场,桂名扬改用密打锣边的“锣边花”,唱的是“包槌滚花”,十分形神。罗家宝曾经评价:“由于他的高大形象穿起大靠雄风凛凛,十分威武,行内是无人比得上的”。他更认为桂名扬穿袍甲的飒爽英姿,至今粤剧界都无出其右。

当年,因为薛、马竞相争夺其出演“小武”,替其效力,一夜之间,桂名扬的人工便跳升至万元一年,自己拥有中军及有多人使唤,风光一时无两。

5、“千面笑匠”廖侠怀 

廖侠怀登上粤剧四大名丑(廖侠怀、半日安、李海泉、叶弗弱)的前列,并排列于粤剧五大流派(薛觉先、马师曾、桂名扬、白驹荣、廖侠怀)之末。廖侠怀继承了前辈姜云侠、黄鲁逸等名丑的艺术特色,为丑角的喜剧表演开拓了广阔的天地,饮誉省港澳长达20多年,深受观众爱戴,被公认为丑行中的“千面笑匠”。廖腔特色近似马腔,擅长中板、滚花、木鱼、板眼等唱腔,年少因面上坑洼被戏班嘲笑,后因独特魅力以“千面笑匠”知名,成为粤剧五大流派之一。

  

廖侠怀的表演却获得观众的欢迎,被公认为丑行中的“千面笑匠”。(图片来自网络) 

他的确是能演各式各样的人物、面部表情特别丰富的喜剧巨匠,他对老、少、男、女、盲、跛、哑、聋等诸般角色都演得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精细入微,连行家也口服心服。廖侠怀有极高的艺德和品行,他一生忠于艺术。在生活上,他不喝酒,不抽烟,不赌钱,不好色,生活严谨,有“伶圣”、“廖圣人”的雅号。

廖侠怀出身贫苦,又长年处于动乱的社会之中,他不满现实,疾恶如仇,深切同情劳苦大众,他所编的剧,大多针砭时弊。廖侠怀的戏,从浅俗、笑声中常带出辛辣味,于笑声中出其不意地向人间的黑暗和不平处狠抽一鞭子。四十年代前期,该团在中山戏院(下九路现今荔湾区文化馆)演出一套新剧《罪》,由于抨击时弊激烈,当晚就被日伪有关部门指令停演。有一次,他听说了一件气愤的事:几位善良百姓得罪了权贵,无辜被陷害。他就编演了《罪》、《罪上加罪》上、下集两个戏,影射国民党一些贪官污吏,揭露社会的黑暗,被国民党当局下令禁演。40年代,金元券贬值,物价飞涨,百姓生活朝不保夕,廖侠怀亦身受其害,便精心设计了一件戏服,全都用贬了值的金元券粘成,在《六国大封相》一剧里穿了出来,惹得全场哄笑。国民党政府大发雷霆,斥责廖侠怀侮辱金元券,要捉拿问罪,最后勒索一千港元才算了事。廖侠怀事后一笑置之,说:“为大家出一口气,罚一千元也值得。”

 

录制廖侠怀所唱粤曲的唱片(图片来自网络) 

 01 三、大师亦“触电”

1、导演默剧《浪蝶》赢得美人归 

走红后的薛觉先受到黑社会势力的威胁,1925年化名章非,在上海组织“非非影片公司”,自任经理兼导演。

薛觉先在朋友处邂逅了唐雪卿。当时,薛觉先正筹拍电影《浪蝶》,他觉得有大家闺秀风范的唐雪卿正是女主角的合适人选,于是托朋友向她征求意见,同时还请朋友转告她,限于公司的经济条件,只能奉送月薪60元。唐雪卿自视甚高、并且其时正有两家影片公司愿以200元的月薪聘请她为女主角。唐因醉心于薛觉先的谈吐和风度,她爽快地接受了邀请。在拍片过程中,有一场春郊试马的外景,薛觉先、唐雪卿骑着马儿驰骋郊野,春风得意,从此假戏真做,更是一往情深,终身相伴。

薛觉先自导自演默剧电影《浪蝶》之后,与靓少佳合演的排场戏《唐龙光拦路抢婚》,深受观众欢迎,成为粤剧艺人踏足影坛的第一人。

 

1928年6月28日,薛觉先与合作摄制《浪碟》而获得成功的唐雪卿女士,在广州举行婚礼。 

趣闻逸事:唐雪卿位居粤剧界四大老婆之首 

粤剧界除了有“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四大天王”之说,还有“四大老婆”之说。薛觉先夫人唐雪卿、陈锦棠夫人陆淑卿、名丑文觉非夫人梁金蝶、罗品超夫人黄宝琼合称行中的“四大老婆”!“四大”老婆的共同特点是御夫有术,持家有道,唐雪卿位居四大老婆之首。

2、大破大立首创粤剧电影 

薛觉先和马师曾曾被誉为“诸葛亮和周瑜再世”。从1929年起,薛觉先的觉先声和马师曾的太平剧团在粤剧界形成了“两雄并立”的局面。薛觉先、马师曾均是身手非凡,都喜创新,擅长文武旦丑等多角色表演。薛马之争长达十年,可以想象在那个票房第一的年代,这样的竞争带来的必定是好戏不断,精彩迭出。他们既是战友也是盟友,私下不少沟通和交流。1953年,薛觉先与马师曾合演《清宫恨史》,遗憾的是这是首次也是最后一次。薛觉先死后,马师曾亲书一副挽联:“当年角逐艺坛,犹记促膝谈心,笑傍人称瑜亮;今日栽培桃李,永怀并肩岁月,悲后学失萧曹。”这副挽联谈到了并肩时代,情意深切,让人动容。是友不是敌。

薛觉先的弟子陈小汉告诉记者,虽称“争雄”,但薛马之间的竞争绝无掺杂恶意,实际上“他们私下是很要好的”。而由薛觉先首创的粤剧电影,更是“争雄”这一粤剧大变革时代产生的一朵艺术奇葩。在中国以传统戏曲方式拍摄的电影,以粤剧电影为最多。据现有资料统计,数量在1000部左右。

 

《白金龙》是薛觉先的西装粤剧代表作,其中“花园相骂”一段,当时不少广州市民也琅琅上口。 

1933年,是中国有声电影的诞生之年。就在这一年的10月,根据薛觉先演出的同名粤剧改编的粤剧电影《白金龙》首映,正式宣告了粤剧电影的诞生。《白金龙》由薛觉先、唐雪卿主演,是在香港公映的第一部完整的粤语有声片。凭借薛觉先的号召力,该片横扫广东、香港和东南亚地区票房,仅在香港的一个月映期中,观影人数就超过10万。赚得盘满钵满的天一公司当即决定南下香港开设分厂。

《白金龙》掀起了粤剧电影的拍摄热潮。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罗品超等大批粤剧艺人“触电”,薛觉先的《俏郎君》、《姑缘嫂劫》,马师曾的《野花香》、《斗气姑爷》等代表剧目都被搬上银幕。“争雄”从戏院舞台扩展到了电影大屏幕。凭借粤剧名伶的知名度,加上远低于剧场演出的票价,吸引了大量观众走入电影院。一方面实现了电影和舞台的双赢,一方面也在来势汹汹的美国电影冲击中,为粤剧争得了大量宝贵的观众资源。

薛觉先电影目录(部分) 

 

(资料来源于网络)

 01 四、南薛北梅戏行共仰

上世纪三十年代,南北出现了两名爱国的艺人,就是「南有薛觉先」、「北有梅兰芳」,当时,“南薛北梅”是国内戏剧界比较普遍的说法。然而如今,薛觉先这位影响力曾如梅兰芳的“伶王”,却鲜被提起。

“南薛北梅”有诗为证 

中国地大人多,戏剧的种类也多,地方戏剧多至三百六十余种,其中京戏被视为百戏之首,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将我国戏曲艺术精华集於一身,创造了大家风范的表演艺术流派:「海派」,使京戏面对西方而走向世界,在国內外,梅兰芳被誉为杰出的艺术家和美的化身。

在中国的南方,流行在广东、广西、港澳及海外粤语方言、华人华侨聚居的地区,粤剧则是中国最走出国门的一个地方剧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粤剧进入大变化、大发展的时期,逐渐形成薛、马、桂、廖,走向「五大流派」。其中「薛派」的影响最大最广,成为「五大流派」之首,薛觉先且被称为「万能老倌」,成为粤剧代表性的人物,与梅兰芳有「南薛北梅」之美誉。

 

1955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出国演出途经广州,薛觉先、白驹荣到梅先生的住处造访。 

薛觉先与梅兰芳出身与经歷迴异,各自代表不同的剧种,天南地北,交往数十年,彼此交流剧艺,合作绘画、肝胆相照、惺惺相惜,成为莫逆之交。

近翻史料,赫然見有“北梅南薛”也是有文字根据的——三十年代中,薛觉先在《璇宮艳史》一剧中反串演风华绝代的女王,轰动一时,有观众用《薛郎近演倒串剧佳绝绝喜赠》一诗相赠,中有“一曲氍毹现化身,佳人才子两传神……南薛北梅成脍炙,东鱗西爪復鮮新。”这位观众系以薛氏既能反串(倒串)旦角,又能擅演文武生戏,达到“佳人才子两鮮新”的化境来作“南薛北梅”的类比的。

 

《岁寒三友》 

一九四一年末,太平洋战争爆发,薛觉先因来不及逃走而羁留港岛。薛觉先、梅兰芳和词人邓芬,为了表明民族气节,三人共写丹青《岁寒三友》,梅兰芳画梅、薛觉先画竹、邓芬画松,彼此互相鼓励。

 01 五、努力向艺术之路前进

在上海期间,薛觉先发现京剧技艺精湛,曾对人说:“今日的戏剧艺术,应随着时代同行并进,才不致落伍泯灭。”于是下决心学习京剧艺术。

薛觉先一生刻苦钻研,对艺术精益求精,他致力于粤剧改革:从制度入手,取消“师约制”、打破“红船”陋规,整顿台风,废弃提纲戏,要求排演忠于台本,唱做念打不得更动。腔调方面,借鉴京剧婉转和谐的唱腔,吸收江浙剧小曲和时代流行曲轻快流畅的长处,创造出一种字正腔圆,韵味浓郁,节奏感强,善于表达情意的“薛腔”;乐器方面,加入西洋乐器及京剧锣鼓,组成“中西合璧”的音响。他的一生,刻苦而努力,对粤剧,热爱而坚持,从未停下对粤剧改革创新的脚步,正如他的提词:努力向艺术之路前进!既是向青年新一代的要求,也是自勉。

 

薛觉先“努力向艺术之路前进”的题词 

(注:本专题所用图片为实物实拍或展览照片翻拍而来,注明为网络来源的除外。)

更多精彩,请点击 http://culture.kaiwind.com/

分享到:
责任编辑: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