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五镇”之首缘何荣享帝王钟爱

作者:伊人 含薇 刘青 · 2014-11-19 来源:凯风山东

 01 五岳之外有五镇:安镇沂山的精神寄托

1、五岳之外有五镇

在古代中国,历代皇帝都有祭祀天地山川的传统,也由此对一些表示疆土或行政区划的名山进行了加封,形成了“五岳之山”、“五镇之山”的称谓。

据《周礼·春官》载,周朝受国家祭祀的名山有“五岳”和“四镇”,其中的“四镇”即为:东镇沂山(在山东省临朐县)、南镇会稽山(在浙江省绍兴市)、北镇医巫闾山(在辽宁省北镇县)、西镇霍山(即霍泰山,在山西省霍州市)。

到西汉宣帝时期,封霍山为中镇,改吴山为西镇(在陕西省宝鸡市西),“五镇”真正形成。

正史记载最早的“五镇”,见于《宋史·志第五十五》: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诏封五镇为王,“五镇,沂山旧封东安公,政和三年封王;会稽旧封永兴公,政和封永济王;吴山旧封成德公,元丰八年封王;医巫闾旧封广宁公,政和封王;霍山旧封应圣公,政和封应灵王”。

关于“五镇”的排名,应是按历代帝王册封镇山的顺序而来的,而帝王册封排序的依据,又应与祭祀的方位、时间排序有关。在古代,人们尊“东方”为上位,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大地日出之所”、“神灵之区、紫气之源”,“五镇”之中,而沂山恰恰处在疆域的东边。由此,自隋以后的唐、宋、金、元、明、清等历朝历代,都是将东镇沂山放在首位的。《隋书·礼仪志二》中记载:“开皇十四年闰十月,诏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无闾山,冀州镇霍山,并就山立祠;……”,后世所云“五镇之首沂山”的称谓,最迟应源于此。

五镇中,东镇沂山,古有“东泰山”之称,黄帝登封,舜肇封山,汉武帝亲临其下,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屡有增封,祀典不废;南镇会稽山,为佛教、道教胜地,清圣祖康熙帝曾多次造访;中镇霍山,境内有华夏唯一现存的州级官衙霍州署,相传为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恭的帅府行辕;西镇吴山,为陕西第二名山,有“五峰挺秀”的美称,是我国祭祀吴帝、黄帝最早的地方;北镇医巫闾山,满语意为“翠绿的山”,其山形奇特,回环掩抱,有六重之多,清乾隆帝曾三登闾山、题词吟咏,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笔墨。只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战乱不断、疏于管理等原因,“五镇”名声渐渐衰落,以致不为众人所知。【详细】

2、说说封禅致祭那些事

 

古代帝王封禅外出场面 

封禅,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祭祀性的礼仪活动,代表着“帝王受命有天下”的含义,包括“封”和“禅”两部分:“封”,即在山巅上筑土为坛,在坛上祭祀天神,报答上苍的功绩;“禅”,即在所封大山下的小山扫除一片净土,在净土上祭祀土神,报答后土的功绩。

封禅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封禅的起源或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民筑坛祭祀的习俗。受制于当时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以及自然、科学知识的匮乏,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能准确地把握,因此产生了对日月山川、风雨雷电的原始崇拜,“祭天告地”应运而生,并从最开始的郊野之祭,逐渐发展到对名山大川的祭祀,是为“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祭。

封禅祭祀的形式,有帝王亲临封祀,如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登封泰山封禅,周穆王、汉武帝亲临沂山封禅等;也有皇帝遣臣、遣地方官或道士祭祀,或者皇帝诏封、祭告的,如隋文帝诏封沂山、唐太宗诏封沂山为东安公、宋仁宗祭告沂山等,涉及内容主要分常规祭祀、圣嗣、灾祈、兵革军事和皇帝寿辰、太子废立、皇后驾崩等等,多以碑刻祭文留存或见诸于文献中为佐证。

 

沂山东镇庙再现帝王祭祀场景 

翻阅封禅祭祀历史,不难发现,历代帝王举行重大的政治军事活动,往往借助神灵,求神帮助,由于神的参与,如果成功则是帝王的德行为神界认可,所以得到神的帮助;如果失败,则归之于得不到神的相助,且作深刻的自我反省,以缓解矛盾的激化,此为封禅致祭意义其一;其二则是通过祭告岳、镇、海、渎,使之更加合法化,以提高百姓的认可度。

3、安镇沂山的远古崇拜

人们自古对安镇沂山就有原始的崇拜之情,沂山崇拜,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黄帝登封沂山。

 

黄帝画像 

《史记·封禅书》记载,西汉武帝时,公玊带曰:“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風后、封巨、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禅凡山,合符,然后不死焉。”(注:“东泰山”,即沂山之古称。)公玊带谏汉武帝封沂山所述上古传说,以及《太平寰宇记》、《括地志》、明傅国《昌国艅艎》等诸多文献与地方志,皆可证黄帝封沂山禅凡山之说。【详细】

早期沂山崇拜形成的原因,应该与其周围发达的史前文明有关。从地理环境来看,沂山位居鲁中山区,为泰、鲁、沂山地东部主峰;沂山山脉,是弥河、汶河、沭河、沂河四条河流的发源地,有“沂生四子”之说;沂山周边,河流纵横,水网密布,除主峰陡峭高峻外,周围山峦均较低矮平缓,宜于狩猎采集;西麓则多为喀斯特地貌,溶洞岩隙众多,便于先民栖身,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原始先民的生存创造了条件。沂山一带,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1981年,在沂山西南麓沂源县的骑子鞍山,发现了距今约40万-50万年的“沂源猿人”化石。【详细】

 

在临朐发现的古代猿人腿骨化石 

沂山周围还先后发现了扁扁洞、黄崖洞后李文化遗址、北辛、大汶口、龙山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不论是从遗址发现的数量之多,还是分布之密集来看,都充分印证了沂山地区史前文化的繁荣。

处在新石器时代先进的东夷文化圈中心区域之内的沂山,作为一座有着区域性“大山”地位的山,很自然地就成为原始先民所崇拜的神山、部落首领祭祀天地的场所,这或许就是沂山早期崇拜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

自黄帝之后,舜肇封山,周穆王、汉武帝、魏文帝、隋文帝、唐太宗、唐玄宗、后周太祖、宋太祖、宋仁宗、宋徽宗、元成宗、明太祖、明世宗、清圣祖、清世宗、清高宗等十朝16位帝王,或亲临登封,或诏封祭告,祀典不废,延绵不断。时至今日,每年的四月初八,沂山祭祀典,仍有一代代人不寻根探究,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登沂山,烧香祈福,佑平安。【详细】

 01 怀古沂山的历史印记:镇山文化、庙观和碑林

1、翻开历史长卷,看镇山文化

镇山文化,始于“舜肇州封山”之说。《尚书·舜典》记载:“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濬川。”即是说:舜治水之后,始分天下为冀、兖、青、徐、荆、扬、豫、雍、并、幽、营共十二州,并以每州之内最大山为本州镇山,这便是镇山的来历。而有《周礼·夏官·职方氏》记载为据:“正东曰青州,其山镇曰沂山”,确立了沂山乃青州镇山的地位。

至“隋开皇十四年(594年)闰十月,诏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冀州镇霍山,并就山立祠”(《隋书·礼仪志二》)。隋文帝的这一诏书,将原为各州镇山的沂山、会稽山、医巫闾山、霍山、吴山升格为国家镇山,并规范了对镇山的设祠祭祀。

此后,对五镇的册封与祀礼规范,又先后经历了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的漫长发展历程,但是,五大镇山作为神山、圣山和天地的象征,具有的至高无尚的地位却从未改变:各朝各代帝王都要按《会典》之制,每逢国有大事,如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帝位、大战出征、征战获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亦或地道欠宁、天时不顺,都会亲自或派遣官员前来告祭山神、修缮庙宇。直到现在,在北京的地坛和先农坛,还都保留着明、清两代皇帝祭拜的五镇之神的牌位。【详细】 

以镇山祭祀为主要内容的镇山文化,祭祀的是“山神”,但目的主要还是做给老百姓看,通过祭祀,既强化了镇山作为封建帝王在冥界的“守土安江,捍患御灾,保佑百姓”之责;又在现实世界中强化了统一的国家版图的概念,宣誓了主权所在;还表白了帝王的圣明与爱民之心,进一步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在封建王朝时代有着其积极的意义。

2、镇山庙观,供奉沂山山神“东安王”

镇山庙观,有别于通常意义的寺庙,它是由远古时代人们对镇山的崇拜发展而来的,是镇山祭拜的活动场所,是带有专指性的庙观。

从地理方位来看,镇山庙观,是按照“东、西、南、北、中”的方位来分布的,每一个庙观代表不同的方向与方位,五个方位合起来即为国家之疆域。每一镇山只建有一座山神庙,如东镇庙仅限于东镇沂山一处,若离开了沂山,只能称为“东镇行宫”(应是民间祭祀沂山之神的场所)。

 

东镇庙远景 

镇山庙观内所供奉的“神”很明确,即代表一方的“山神”,如东镇供奉的是代表东方镇山沂山的山神,名曰“东安王”或“东镇沂山之神”,因时代不同称谓有所不同。而每一方位的“山神”,都是有在冥界保佑一方平安的职责的。【详细】

3、镇山碑刻,东镇碑林比泰山还多

碑刻,字面理解“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载体——石碑和特殊的制作手法——刻,使得它们经历了时间的磨砺、长久保存下来,成为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五镇作为“国家级”的祭祀圣地,由于历代朝廷和地方官府的诏封、祭拜,以及文人墨客的竞相游览、抒情讴歌,留下了大量的碑刻。如西镇吴山,在其西镇大庙廊房内,存有历代祭祀咏吴山石碑100余幢,其中以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御笔亲书“吴山”最为出名。

而沂山东镇庙内,更是以碑碣数目最为壮观而著称。据清光绪30年不完全统计,就达360余幢,目前存有碑碣145幢,其中皇家御制祝文碑67幢,是“岳镇海渎”祭祀存碑最多的庙宇,比泰山岱庙还要多出30余幢,故有“东镇碑林”之称。

 

东镇庙内碑林长廊 

从碑目看,东镇碑刻最早的碑为汉代,仅1目。自汉以后,北朝2目、隋2目、唐8目、五代1目、宋26目、金代9目、元34目、明122目、清69目。其中,以“元大德碑”、明洪武“大明诏旨碑”、清康熙“灵气所钟”碑、清乾隆“大东陪岳”碑最为出名。【详细】

这些石碑,或记载着历代朝廷官府对沂山的诏封祭告膜拜祀事,或刻记着风雨不调、亢旱洪滥等自然灾害,以及国家变革、外侵内乱、边关军事情况,或讴歌赞美东镇之秀丽绝佳的风光,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情况,自然灾害以及文学、书法、雕刻艺术的珍贵实物史料,是绚丽多彩的东镇文化乃至五镇文化的直接体现。

 01 文人墨客沂山情

沂山作为一方镇山,帝王与官府的祭拜,同时也吸引来了众多文人雅士慕名前来,为沂山的仙山秀水、灵气所钟,咏东镇古刹,叹沂山云烟,赏百丈崖雄奇,赞穆陵关险峻,留下了多少诗词佳句:

1、最早吟诵沂山的诗人——胡威

早在中国山水诗刚刚滋生的魏晋时期,就出现了写沂山的不俗之作,其中,最早、最著名的一首,当数西晋时期胡威所作的《观沂山玉皇顶大罗泉留题》:“神水飞来三界外,东镇极峰涌清泉。但愿天地共相济,禹甸处处是仙山。

 

沂山玉皇顶观景 

 

沂山仙境 

时年正值胡威在青州任军事长官,慕名前来沂山一游,

登玉皇顶而一览群、环顾诸峰,吟诗一首,深情描写了沂峰清泉的神奇景象。

2、有诗曰李白,有瀑如百丈

唐代诗仙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于唐天宝年间(742-756年)来沂山游历,远望百丈崖瀑布,如一匹银练在高崖上悬挂着,周围地势绝壁如削、山陡谷深,而山泉四出、溪水猛增、激流喷涌、翻崖腾空而下,形成百丈崖瀑布。诗人出口成章、吟成一绝《题百丈崖瀑布》:“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但见瀑泉落,如淙云汉来。”栩栩如生地展现出了瀑布自百米高处悬崖倾泻而下的巍巍壮观、势如长虹。相较于那一首千古流传的《望庐山瀑布》,这首《题百丈崖瀑布》创作时间还要早一些。

 

沂山百丈崖瀑布 

作为江北瀑布之冠,百丈崖一瀑三叠,吸引了众多历史名人前来观赏,崖上留下了十余处珍贵的题词。宋代大文学家范仲淹登沂山,写下了《观百丈崖瀑布泉》诗,其诗碑曾立于沂山东镇庙中;明朝开国后江北的第一位状元——马愉的《游沂山百丈崖》:“披云直上最高巅,石势巍巍欲上天。日暖峰峦生万态,地灵古今孕多贤。崖封苔鲜几千尺,树带烟霞数百年。登眺不知豪兴发,敲诗对月夜忘眠。”抒发了他对沂山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而同为明代的诗人李攀龙来沂山时,写下“百丈自天垂瀑布,五云佳气接蓬莱”的佳句,赞美沂山美景似蓬莱仙境。

3、伤感穆陵关

穆陵关,位于沂山东南,由周穆王宠妃盛姬病故后葬于此地而得名“穆陵”,后齐长城在此地建关,这就是“穆陵关”。为齐国通向南方诸国的重要关隘,有“齐长城第一关”之誉,战略意义极为重要,同时也成为众多文人诗作的对象。

 

穆陵关 

唐代大诗人刘长卿在“安史之乱”后,由江苏北上路过沂山穆陵关时,所看到的战后民不聊生的景象,伤感倍增,写下了“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的《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诗句;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青州为官时因厌倦官场生活,公务之余经常偎依在南楼上眺望南边远山,写下了“惟应思颖梦,先过穆陵关”的诗句,以解思乡之愁。

 01 结语

岳、镇、海、渎的神职是在“冥界守土安疆”,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却是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象征。史前东夷民族对沂山崇拜与敬仰,华夏民族帝王官府、普通百姓对她祭奠与膜拜,作为“冥界”为封建王朝“守土安疆”的一方“山神”,沂山不仅是上自帝王下到百姓的祈福偶像,更有着民族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她代表着内容丰富独特的镇山文化,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碑碣,记录了社会更迭、发展过程中的众多历史事件,成为真正的历史见证者。

更多精彩,请点击 http://culture.kaiwind.com/

分享到:
责任编辑:皓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