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穿越千年的“健身跑”

2014-11-02 来源:凯风网

1形神合一:“健体”与“健心”之谜

早在上古时期,中国人跟“健身”就有了“亲密接触”。第一个打破记录的,可能是传说中与太阳赛跑的夸父,可惜当时没有“跑表”,后人不清楚夸父究竟跑了多远。然而“夸父式健身”在中国古代健身领域里似乎不占主流,因为古人更注重养神、养心,他们强调形体与内在保养的同步。比如《黄帝内经》就主张,“形与神俱”——既强调“健体”,也讲究“健心”。

 

“健体派”的形象一般是四肢发达,肌肉健美,符合现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像后羿射日,秦武王举鼎等等,如项羽之流,大约可以拿下当时“举重项目”的“冠军”了。古代的导引术、射箭、角抵、蹴鞠、跳百索(跳绳)、缘竿(爬竿)……直到近现代以后的太极拳之类,大致上我们可以视为“健体派”。而“健心派”则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旦“动”起来,往往类似“行为艺术”,可以表现情趣、理想,或锤炼意志。他们根据个人需要或偏好,选择不同的“健心”模式,诸如舞剑、博弈、练习书法等等,甚至还有“打铁”的(如魏晋时的嵇康),最离奇的甚至还有“裸奔”。

 

 

古代马球                             汉代壁画上的女子跳绳活动

在中国古代的健身观念里,“健体派”和“健心派”并非绝对,即使是同一项目,也是因人而异。比如有些可能游离于“健体派”、“健心派”之间的。比如明代的徐霞客,喜欢到处登山,到处看风景,随手记录旅途所见所闻。徐先生登山之举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建设行为,却已经初步具备了近代体育、健身界的某些精神。除此之外,还有“偷工减料”走捷径的案例,譬如秦始皇、汉武帝等人追求长生,他们受了方士的鼓动,想通过服用“丹药”长生不老。秦始皇还曾派徐福东渡寻找仙药,结果杳无踪影,成了千古之谜。【详细

2上古奇术:受益“导引”的百岁寿星

古时流传下来的健身、养生经验或心得,内容庞杂,加上一些编撰者故弄玄虚,弄得很多爱好者一头雾水,以至于失去了兴趣。尤其是有关“导引之术”,一直是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健康、长寿才是“硬道理”。

“长寿之冠”彭祖

彭祖是有名的“长寿之星”,据传这位“仁兄”竟然活了八百岁,这明显是夸大了。不过与其有关的《彭祖经》一书,却载有“导引术”的情况。导引术,其实类似于健身操。现代人发现,在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画上绘有四十四个导引图式,有做器械健身的,也有模仿鸟、鹞、鹤、颤、猿、猴、龙、熊等八种动物做“健身操”的。显然,当时的“导引术”内容已经相当丰富,

 

1972-1974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代帛画

“五禽戏”大师

东汉三国时期,先秦以来流传的各类“导引术”中出现了一个闪亮的名字——“五禽戏”。据《三国志·方技传》记载:广陵吴普曾跟华佗学习医术,华佗告诉吴普:“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以当导引。”吴普坚持练习华佗所传的“五禽戏”,活了将近一百岁,仍然“耳聪目明,齿牙完坚”。华佗逝世后,其著述也随之失传。后人所见较早的“五禽戏”口诀可能跟华佗的弟子有关。

 

这故事说明,华佗应是“五禽戏”的“版权所有人”。华医生根据古代的导引术,删繁就简,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造出的这套古代著名“健身操”,同时具备保健与治病的功能。据华先生介绍说,“体有不快,起做一禽之戏,恰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后汉书·华佗传》)因此五禽戏还有个别名,即“百步汗戏”,可以说是集导引术之大成。“健体派”到了华医生时代,终于有了一次革命性的飞跃。【详细

 

网络游戏中的华佗形象及“五禽戏”

3 晋代剑影:月光下的舞剑传说

舞剑似乎和月亮总有某种神秘的联系。无论是“秦时明月”,还是当年鸿门宴上的刀光剑影,都已随风而逝,“项庄舞剑”的故事却流传至今。随着时间的推移,“舞剑”这一古老的“准军事”项目,开始从古战场日渐转移到世俗生活的舞台,并与世人读书、励志、娱乐、交际等相融合。舞剑不仅能健身,更因其古朴雅致、飘逸潇洒中别具一格,在古代众多的健身项目中逐渐脱颖而出。

 

“残月剑法”:一次载入史册的晨练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一个凌晨,西晋王朝(公元265年-317年)辖下的司州(今洛阳东北)城内,长夜繁华的美梦即将结束。如果是现在,这大概是许多少年打通宵游戏正意犹未尽的时刻。

 

这时忽然传来一阵鸡叫声,惊醒了一位年轻的公务员,他往窗外一看,天边一轮残月,正是东方欲晓之际。他叫醒了另一位同事,说,“此非恶声也”(这声音不错),二人立刻爬起来,提剑出门,在残存的月光中舞了起来。到这里,相信多数人都已猜出他们是谁了。第一个醒来的青年正是祖逖(266年-321年),那位被祖逖一脚踢醒的,则是比他小五岁的刘琨(271年-318年),他们当时都担任司州的主簿。这两位有志青年一大早舞剑练武,强身健体,磨练意志——既为“健体”,也为“健心”,祖逖和刘琨后来都成为朝廷的栋梁,各有一番作为。尤其是祖逖,他年轻时勤奋习武,学习兵法,成长为一方有名望的青年将领,是政客们青睐的“明星级”人才。后来祖逖对时事失望,拒绝了各方诸侯的招揽,长期隐退。南迁后,祖逖于47岁时再次出山,于是才有了“中流击楫”的故事。祖逖北伐,震动中原,连石勒也对他十分敬佩。“闻鸡起舞”因为祖逖、刘琨,也从此载入史册,堪称史上最经典的一次“晨练”。

“金谷派”剑客:乱世中的一份坚守

“闻鸡起舞”两大主角之一刘琨曾写信给家人,表示自己日夜“枕戈待旦”,仍然追不上祖逖同学。刘琨跟祖逖到底有何不同呢?

史载,刘琨同学是汉代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算起来,跟刘备还是同宗,系出身名门。刘琨也是西晋“金谷二十四友”之一——金谷园是当时的“首富”石崇在洛阳的私人别墅之一。《晋书·刘琨传》披露,刘琨经常跟石崇等二十四位友人在金谷园中聚会饮酒,吟诗作赋,有时也舞剑助兴,人称“金谷二十四友”。这“金谷派”中不乏“牛人”,比如一度造成“洛阳纸贵”的左思、西晋“第一帅哥”潘岳、三国名将陆逊的孙子陆机、陆云兄弟等人。“金谷派”趋炎附势,为时人所不耻,后来政局动荡,“金谷派”中人多数遇害,而刘琨这位“少壮派”却安然无恙。

 

后来,刘琨受命赴晋阳任并州刺史,没多久,晋阳陷入数万匈奴兵的围困,城中的兵力和粮草都不足,眼看坚持不了多久。危急关头,刘琨想起了“四面楚歌”的典故。他立即找了一些会吹胡笳的士兵,组成了一支“临时乐队”,在城头上吹奏起《胡笳五弄》。令人跌破眼镜的是,半夜时分,在一片哀伤、凄婉的胡笳声中,匈奴人怀着思念家乡的心情在月下悄悄退兵了。当时中原大乱,唯独刘琨坚守并州长达十多年之久,在强敌环伺中,并州成为晋王朝在北方仅存的军事重镇之一,堪称乱世奇迹。公元317年,长安城失守,西晋灭亡。孤掌难鸣的刘琨很难再坚持下去了,于是投奔辽东鲜卑部,最终死于鲜卑内乱。

回顾这段传奇,刘琨这位昔日的“金谷派剑客”,当初与祖逖一起练习“月光剑法”时的那段经历真可谓影响深远。

 

4南朝风流:秦淮河畔的“另类表演”

南北朝时期,许多古老的健身、杂技项目再现勃勃生机,比如“缘竿”(爬竿)、角抵等等。只是在那六朝金粉之地,在南京城的秦淮河畔,在深宫内苑,“健体派”早已变了味,“健心派”更是踪影全无,那些“另类表演”也是无数次荒诞剧目的缩影……

 

“七夕血案”惊朝野

公元477年,美丽动人的“七夕”之夜,南朝的都城健康城内发生了一件惊天血案——十五岁的刘宋皇帝在睡梦中竟被侍卫砍下了头颅……

这位被杀的少年即宋后废帝刘昱,五六岁即能“缘竿”,爬上去“半食之久”(半顿饭时间)也不原意下来。按《宋书》的说法,刘昱在位时十分暴虐,且行为荒诞。然而,“七夕惨案”的最大受益者正是大将军萧道成,不出两年,这位“萧大帅”就自立为帝,建立南朝萧齐政权,刘宋灭亡。巧合的是,萧道成的侄孙——萧齐末代皇帝“东昏侯”萧宝卷也跟“缘竿”等健身活动有缘。后来,梁武帝萧衍在讨伐诏书中,曾历数萧宝卷罪状,指其“身为元首,好为贱事……躬事角抵,昂首翘肩,逞能幢木。”其实,这里的“角抵”、“幢木”都是当时的健身项目。如果搞一个“昏君排行榜”的话,那么这位萧宝卷想必是名列前茅了;不过,这位无道的帝王却在古代健身方面具有“突出贡献”,可谓一代“健身帝”。

 

金陵城中“健身帝”

“东昏候”萧宝卷的人生充满了闹剧色彩。他起初也就是骑马射箭,经常玩通宵,后来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尤其是潘玉奴出现在他身边以后,变了花样,时常到处“游走”,驱逐居民,或者整天就在宫里胡闹、表演,还到处搜罗流散在民间的各类健身或杂技节目。其中就有“缘竿”,又叫“缘幢”,萧皇帝自然是“缘幢”好手。为了表演项目,萧宝卷还自制杂色锦衣,尖顶黄色小帽,服装用金花玉镜等饰物点缀。不过,他也喜欢训练、观赏别人在上面作出各种惊险动作,这跟现代钢管舞颇有几分神似。

萧宝卷后来玩腻了单纯的“缘幢”,换了玩法,干脆担着幢木进行表演,叫作“担幢”。《南齐书》记载,东昏候“有膂力,能担白虎幢”。这“白虎幢”有七丈五尺(约25米),稍有闪失,上面玩表演的人跌下来非死即伤。这少年天子还真是“天才”,不仅练成了“担幢”好手,还推陈出新,居然发明了“啄木幢伎”、“木马伎”等新的项目。“啄木幢伎”就是用牙齿“担幢”,为此东昏候曾碰坏牙齿,弄得满口流血,仍不放弃。萧宝卷另一项“拿手好戏”是“角抵”,类似摔跤,在晋代又称为“相扑”, “萧大少”对此也乐此不彼。【详细】

 

“玉奴终不负东昏”

“健身帝”的“行为艺术”令朝野侧目的同时,东昏候的宠妃潘玉奴也引起时人关注。

其实,“萧大少”之所以如此痴迷各种健身杂技,很可能与这位萧齐第一美女有关。史料记载,萧宝卷16岁即位,次年迎潘玉奴入宫。资料显示,这潘玉奴出身于商贩之家,天生一对美丽的小脚。这萧宝卷习惯始乱终弃,却唯独对潘玉奴很专情,为了取悦潘妃,用了许多招数,比如表演杂技,经常出游,还不惜耗巨资专门修建了金玉装饰的宫殿,并在地面凿出莲花形状,让潘玉奴在上面光着脚姗姗而行,看上去宛若天仙,萧宝卷如痴如醉道:“仙子下凡,步步生莲”。这应是《水浒》人物“潘金莲”名字的由来,而“步步生莲”也是后世女子缠足恶俗的肇端。当时,健康城还有无名氏作歌谣讽刺,其辞曰:“阅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酤酒。”大意是说将士们训练的地方都种上了花花草草,而那“九五之尊”的皇帝萧宝卷居然当起了屠夫,潘玉奴则负责卖酒。玩腻了,萧宝卷就表演稀奇古怪的健身杂技给潘妃观赏。

这对痴男女玩得很过瘾,却浑然不知灭顶之灾已悄然降临。史载,萧宝卷荒淫残暴,滥杀大臣,引起朝野上下人人自危。公元501年,萧衍(梁武帝)起兵反齐。最终健康城破,萧宝卷被杀,死后被废为“东昏候”。而潘玉奴则自缢身亡,追随萧宝卷而去了。

一千年后,一位大文豪重温这段历史时,不禁感慨道,“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苏轼《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5千年盛会:健身的“复古”与“时尚”

其实,古代绝大部分健身项目都有数千年的历史,千百年来一直在传承、演变,若细究其源流,多半是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有些年代比较“火”一些,而另外一个时期可能“冷门”而已。这道理,跟现代一些“复古的时尚”现象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尤其近一千年来,随着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健身项目有所创新。由于健身具备多种功能,例如娱乐、交际等等,所以每逢社会稳定时期,或者太平盛世,便立即融入其中,绽放出炫目的光彩。

 

破纪录的“踢毽神童”

笔者孩提时代,也曾跟着一些哥哥姐姐们踢毽子,偶很差劲,往往才了踢十几下,毽子就掉落在地上。“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做梦都想不到的是,原来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代,有儿童踢毽子竟能踢到数百下,对偶们而言真是天方夜谭。据《续高僧传》记载,北魏时的慧光大师自幼就善踢毽子,竟能一次踢500下。他12岁时跟随父亲到洛阳,一次踢毽子时正巧一高僧佛陀路过,见这小孩“神乎其技”,灵巧聪慧,十分惊讶,就收他为徒。

到了宋代,踢毽活动名目繁多,有了“里外廉”、“耸膝”、“突肚”、“佛项珠”等新花样。在一些商业发达的地方,比如南宋的临安城里甚至还出现了专门制作毽子等健身器材的专营店铺。明代有一则民谣也提到踢毽子:“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儿发芽儿,打拔儿。”可见踢毽子经成为一种民俗了。

 

盛唐“药王”与天竺按摩法”

隋唐时期,传说曾经“降龙”、“伏虎”的“药王”孙思邈,在其《千金备急药方》中详细记载了“天竺按摩法”和“老子按摩法”,其中“天竺按摩法”便是古代的瑜伽术。耐人寻味的是,当时已有“瑜伽”一词,指的却是另一门深奥的探究心性的学问。不过,当时的“瑜伽”跟“天竺按摩法”一样,都是在魏晋南北朝时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土。而中国古代的“按摩”则是导引术的一种,同样属于养生、健身的序列。孙思邈不仅著述颇丰,而且是位著名的长寿翁,据说他活了140岁左右。

 

宋代奸臣“一脚成名”

众所周知,《水浒传》里著名的高俅,其名字就跟踢球有关,当时的人管踢足球叫“蹴鞠”,俗称“踢毬”。事实上在北宋末年,高俅是确有其人的。史载,高俅原是苏东坡推荐给小王都太尉王诜的。一次王诜派高俅去端王府办事,恰遇端王在“踢毬”,高俅也加入其中,由于表现出色,获得了端王的赏识。后来端王即位(即宋徽宗),高俅从此平步青云。

 

事实上,远在宋朝以前,蹴鞠就已经出现了。据考,蹴鞠起源于三千年前殷商时期的“蹴鞠舞”,成型于春秋战国,而且长期被视为军事训练方法之一。到了秦汉时期,蹴鞠已成为一项流行的体育健身运动。在一些古籍如《汉书》,对蹴鞠的军事、健身功能进行了阐述。东汉文人李尤甚至还写过一篇《鞠城铭》,详细介绍了汉代足球运动。到了唐代,还出现了充气的球。唐朝的开放和多元,使得蹴鞠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宋元以后,蹴鞠逐渐流传到了国外,为世界足球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详细

  

明代画家杜堇所绘《仕女蹴鞠图》(局部)

明清时期的健身领域,一方面是传承前代,继续发扬光大。比如跳绳,古称“跳白索”,早在汉代就已流行(见本文前面的汉代壁画)。资料显示,两千多年前跳绳出现之后,其基本的动作和姿势就基本上固定下来了,并延续至今。

 

另一方方面,明清时期的健身有了新的成就,例如捶丸(打高尔夫球)、溜冰等“新品种”流传至今的《明宣宗宫中行乐图》,便是明证。也有观点认为,“捶丸”其实是从唐宋时期的“步打球”演变而来的。

 

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中的《明宣宗宫中行乐图》(局部)

无论如何,如此“接地气”的健身活动,间接传递出了古人对生活的态度,从一些画面中可以想象当时的社会风气。

 

还有一些健身项目,明清时期进入了总结性的新阶段,例如明代戚继光所改良过的拳术,以及清代、民国以来的太极拳。

 

6结语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透过中国古代的健身史,我们依稀看到人类不懈的追求,对生命、对梦想执着的信念!人生也是一场特殊的比赛,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候补。感谢人类文明的进步,感谢心底里永远的青春。

更多精彩,请点击 http://health.kaiwind.com/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