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铜官古窑:千年炉火下的陶瓷记忆

作者:谭铁安 · 2014-08-13 来源:凯风网湖南频道

 01 千年窑火下的铜官陶瓷

唐长沙窑青釉“君生我未生”瓷壶。

铜官制陶文化萌芽于东汉、三国时期,盛于中唐,到五代,趋向衰落,明、清、民国时期是铜官陶瓷生产延续、传承、发展最为成熟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陶瓷业生机焕发,后又悄然没落。这使铜官古镇及制陶文化的兴衰成为一部独特的以陶瓷为主要载体的“中国史”。

1、浴火而生——釉下彩的创烧

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还没有刻意地绘制纹饰。真正的釉下彩绘瓷应出现在唐代。当时湖南长沙窑的工匠们以氧化铁,氧化铜为彩料在素坯上绘出不同的图案,或写上文字、诗句,然后施青釉经1220℃-1270℃高温烧制。其后陕西黄堡耀州窑,浙江慈溪越窑等瓷窑亦纷纷效仿,从此釉下彩广泛流行,屡屡创出惊世之作。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被世人称为“国瓷”的青花瓷了。

铜官是陶瓷釉下多彩发源地,这里千年窑火未绝,陶瓷艺术被传承至今。唐时,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北方以生产白瓷为主,色彩比较单一。长沙铜官窑创造性地将绘画艺术运用到瓷器装饰上,把铁铜等呈色剂掺入颜料,用笔粘上颜料直接在未烧制的瓷胎上绘饰图案,然后再盖上一层釉入窑烧制。通过熟练掌握窑温,使瓷器呈现褐、绿、酱、铜红等一种或多种色彩,这就是釉下彩技术,专家们称其为“陶瓷史上的里程碑。”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铜官的先人们就创造性地将工艺和环保二者兼容,不能不说是历史奇迹。同时,铜官陶瓷的制作,从泥土到器物,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变化,通过火的作用,产生化学变化,利用自然界的物质特性,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传统技术,不能不说是一种征服自然的科学创新和壮举。

2、一件彩陶的诞生

黄釉褐蓝条彩水盂。

铜官制陶的工艺,主要有几个特点。成型“三绝”。通过拉坯、捏坯、印坯三个环节使产品成型。拉坯是在一个旋转的转盘中心,放上柔软可塑的泥,陶工用双手操作向上挪动,按照意志拉扯出各种圆形的产品;捏坯是用于缸类产品成型的一种技法,先按缸类规格做好缸地,待一定程度后,再用一根泥条挽在右手臂上,两手合压,右手捏泥条在内侧,左手掌压泥条在外侧,将压扁的泥条均匀堆接,直至缸体成型;印坯是在一个具有吸水效果的陶质印模内,印出各种花纹图案的泥坯,然后粘合成一个器皿;陶瓷的烧成是非常关键的,俗话说:“炉中取宝。”温度的掌握是一门学问,过去,陶工们没有设备,看火全凭经验,当窑内温度达到一定火候时则停止投柴,看窑膛内产品的亮度和色度。如果发亮则釉面熔解附在了产品上,色泽泛白,温度到位,关闭本窑眼,打开上窑眼,火位上移,依次进行,直至整条龙窑烧成落火。出窑后,一件彩陶就诞生了。【详细】

 01 铜官窑,千年的“世界工厂”

不夜楚帆落,避风湘渚间。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

早泊云物晦,逆行波浪悭。飞来双白鹤,过去杳难攀。

这首铜官渚守风是杜甫老夫子在唐大历四年二月离岳阳乘舟赴潭州,经乔口至铜官时遇大风受阻,只得停舟避风时所写下的。当时是早春二月,杜甫遥见铜官多处龙窑在烧窑时的熊熊火焰,误认为是春火烧山备耕,可见当时铜官窑火之兴旺。

1、千年铜官,尘封已久的记忆

铜官古镇位于长沙望城区的湘江东岸,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便出现了大型的窑场,有现在仍保存完整的“长沙铜官窑”。这里是世界陶瓷釉下多彩发源地,被誉为陶瓷史上的里程碑,其产品在当时畅销29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铜官镇被列入湖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名录。

从铜官的誓港街至石渚湖畔,沿湘江东岸十里河滨,有唐代古窑遗址几十处,现保存完好或留有遗址的古窑主要有:长沙铜官窑(1961年7月划入书堂乡,今属丁字镇),范家窑,窑头冲窑,花果窑,外兴窑、贡兴窑,义兴窑、仁兴窑,它们都有几百年到一千多年的历史。陶瓷考古专家周世荣先生铜官考察总结说:“从铜官范家窑发掘的青釉碗器的饼形足分析,该窑要比长沙铜官窑更远久,特别是蔡家段外兴窑,能从唐代一直在烧制陶器,实属世界之罕见”。

2、考古遗址,带你“梦回唐朝”

铜官何以称之为铜官?清同治《长沙县志》载:“三国时,孙、刘拒曹,程普与关羽谋,共铸铜棺以为誓。”相传三国时,曹操统领80万大军挥师南下,吴大将程普和蜀大将关羽在湘江东岸石渚湖畔会师,共拒强敌。为表决心,商定共铸铜棺一口,立誓与曹军决一死战。后“铜棺”演变成地名,为图吉利,将“棺”改“官”,以成“铜官”。

铜官除了窑之外,桥、街、寺、井也是这里的古迹,映射出古镇深厚的积淀与底蕴。铜官老街在唐代已基本形成,街上建筑多为砖木结构,街面铺麻石,有各种老字号商铺和手工作坊一百多家,现老街仍在,已换新装;誓港泗洲寺是世代陶工祭祀陶始祖舜帝的地方,每年六月初六,各窑代表齐来祭拜,并游行、唱戏,热闹非常。 【详细】

 01 铜官古镇,陶文化的积淀

铜官窑瓷器极富创造性。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造型别致美观,式样新颖多变,其种类有70余种,有壶、瓶、杯、盘、碗、碟、砚、盂、薰炉、脉枕等,还有许多人物、动物、鱼类等造型玩具,表情丰富,栩栩如生。在这些瓷器上,还创造性地把诗歌、谚语、格言等盛唐文学和书法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开创了陶瓷器物装饰文化等先河。

1、从碎片上拾起梦想

古镇铜官,至今能够找到方位和遗址的古窑址数十座,已定位为“长沙铜官窑”的古窑址位于铜官南端的石渚湖畔谭家坡,是唐代制陶民窑遗址,距今1600余年。由于在窑址附近挖掘出土的陶器产品和碎片数量巨大,器型多样,装饰精美,体现了唐代制瓷手工拉坯技术的成熟,釉下多彩的发明,绘画、书法、诗词装饰的运用等特征,使其成为“长沙铜官窑”遗址群中出类拔萃的代表。在谭家坡窑址周围,还有枫树嘴、灵官嘴、蓝岸嘴、灰坪、挖泥洞、陈家坪、廖家坝、余家山、文家山、尖子山、王田坪等40余座窑址遗存。

在铜官一些古窑的名字里,同样可以看到人们对未来的期盼与梦想。以民国时期72座古龙窑的名字为例,大多以“兴旺发达”一词中的“兴”字与吉祥褒义的字眼组成窑名,分别有:国兴、志兴、兆兴、友兴、保兴……内兴等,还有太平窑、长春窑等,无不体现出人们的梦想与追求。

2、魂与脉的追寻

青釉褐绿彩独角兽烛台。(高22cm、口径3cm、底径14cm)

经过对长沙窑出土文物的研究,可以确定长沙窑是在岳州窑的基础上,受唐三彩和波斯、大食(即今阿拉伯国家地区)、伊斯兰教、佛教艺术的影响而逐渐创造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釉下彩陶瓷工艺。

开元、天宝年间,北方唐三彩在长安、洛阳等地兴起,逐渐对南方的陶瓷工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长沙铜官窑产品的题诗中“洛阳来路远,凡用几黄金”的诗句就是最好的说明。安史之乱后,由于当时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故黄河流域的人口大量南迁,其中包括许多工匠艺人,北方的唐三彩工艺技术也被带到了长沙窑区,与铜官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结合之后,创新发展出高温釉下多彩。在长沙铜官窑出土的许多瓷器上,都留下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脉络。例如具有希腊特色的棕叶式莲花、绿思特莲花图案,还有胡人牵骆驼、操鹰等纹饰,这些都具有典型的西域文化特点。

宋元至明清,中国的陶瓷业迅猛发展,铜官陶瓷生产扬长避短,扩大胎质粗狂、不易变形的大件陶器产品生产,依仗铜官良好的水陆交通条件,使铜官陶瓷得以复兴和发展。

民国时期,铜官陶瓷生产一度萧条。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恢复、改造、发展,铜官陶瓷生产规模和制造技术都有了快速发展,产品由粗陶到细陶,由内销到出口,实现了新的飞跃,后经企业改制,引入民营机制,铜官陶瓷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详细】

 01 铜官窑的姊妹篇

1、南青北白的印象

南青指的南方浙江的越窑青瓷。从商周战国秦汉六朝几代,这里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具深厚的制瓷基础和技术力量,至唐代技艺更加娴熟,被称为“诸窑之冠”。它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一色青翠莹润。前期越窑大体延继南朝作风,胎质灰白而疏松,釉色青黄易剥落,器物种类不多,造型变化也少,在北方上层社会,地位不及白瓷。越窑的繁盛主要在晚唐和五代,产品胎体细腻致密,造型规范工整,器物通体施釉,釉面匀净莹润。五代时,青瓷普遍胎质精细、胎体轻薄、造型秀美、器施满釉、釉薄而匀,宋代青瓷是越窑的黄金时期。北白指的是北方河北的邢窑白瓷,其历史可上溯到北朝,隋后期曾短期繁荣,经过唐早期的低靡,唐中期生产极盛,晚唐开始衰落。邢窑以素面白瓷驰名,釉白而微闪黄或淡青。胎质厚而细节,瓷质坚硬。器内满釉,器表光素大方,不施纹饰;河北曲阳的定窑与邢窑白瓷相似的特征,胎骨断面较细,胎色洁白。除邢窑外,唐代烧造白瓷的,还有平定、平阳、霍州等地及河南巩义窑、四川成都青羊宫窑,江西景德镇的石虎湾窑和胜梅亭窑,唐时都已烧造白瓷。

南青北白瓷质极佳,晚唐时代,击瓯作乐风靡,用一些越瓯、邢瓯注以多寡不同的水,击以成乐,声音极其美妙。 【详细】

2、官窑与民窑

官窑是由朝庭专设的窑,所产瓷器称为“官窑瓷”。广义的“官窑瓷”则是由朝廷设定标准,用窑不限,民窑也可烧造,最后由朝廷派专人按统一标准验收,合格者统一采办,也称官窑瓷。

民窑即民间瓷窑,相对于宫廷(朝廷)兴办的官窑(御窑)而言,属非官方经营的,以商品性生产为主的瓷窑,生产的瓷器都为满足国内外市场普遍需要的日用瓷和陈设瓷,销售地区极为广泛。

民窑生产的瓷器造型纹饰不受官府拘束风格与官窑瓷器迎然不同,题材丰富,画笔自由奔放。明代景德镇拥有为数众多的民窑,是我国陶瓷窑的主体,其制品粗细,并不比官窑逊色多少。而且历代瓷窑绝大多数都属民窑。如宋代著名民窑有磁州窑、哥窑、龙泉窑、耀州窑等。民窑的历史远比官窑早得多,产量上所占的比重也比官窑大得多。到了清代,民窑占了压倒优势,官窑瓷器也为民窑所出。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也为民窑。铜官窑属于民窑系列。

 01 传承与希望

1、这些大师级的陶工们

铜官是陶火浸润的古镇,可谓人才辈出。“泥人刘”刘子振,1906年出生在铜官袁嘉湖刘家大屋,1919年拜“窑状元”胡树生学陶艺,1927年创办陶艺窑场,潜心钻研陶瓷泥塑艺术,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了人物造型的“老中青幼,贫富胖瘦,喜怒哀乐”12字口诀,“站七、坐五、跪三半”的尺寸标准以及“武人无颈、美人无肩、文人无肚”的“三无”原则,为雕塑界提供了可贵的经验;1965年出生的刘坤庭,是刘子振的第三代传人。他在民间传统手法的基础上,揉进现代技术,设计制作的各种大型彩陶浮雕壁画等广为流传,运销海外;雍起林,以伟人红色陶塑而闻名,被编入中国名人名录;胡武强,成功试制出“铜红釉”仿唐壶,被画家黄永玉题词“国粹”;谢福祥,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陶瓷艺术大师,他设计制造的艺术蒸锅、食用品锅、花釉陶胎环保餐具、旅游艺术陶瓷产品100余种,广泛地开拓了国内市场;谭异超,醉心于铜官陶瓷文化和技艺的传承,制作的孔子、佛祖等神形兼备,深受欢迎。铜官陶瓷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这些大师们,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融合历史和现代元素,促进了铜官陶艺和陶瓷文化的发展。

2、古镇精神

铜可制器,铁可成钢,尔诸生努力攻书,天下英雄非有种;

官不爱钱,民不怕死,我同志精忠报国,穴中蝼蚁岂能逃。

铜官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形成了顽强不屈的铜官人特有的精神。这一联,是抗战时期铜官陶业小学的联。卢沟桥事变后,全国人民奋起抗日,时为铜官公立初级小学教师的李宝芋先生撰写此联,鼓励师生团结御敌。在纪念卢沟桥事变两周年铜官的抗日大会上,李宝芋先生还撰有一联:

廿四时解决支那,堪笑小丑无耻,大言不惭,自卢沟桥流血至今,屈指偏今廿四月;

五千年文明古国,只要黄帝有灵,苍天能佑,把法西斯齐声打倒,后头何止五千年。

真是读来血气喷张,豪情万丈。铜官人从来都具有一种“窑杂子”精神,这是被生活磨练所激发出来的一种昂扬斗志,他们在困难面前不服输、不气馁,他们坚韧勇敢,豪情壮举,凸显出湖湘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

1988年,长沙铜官窑被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清代义兴窑被确定为长沙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官陶瓷技艺被列入长沙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官镇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曾经“孔雀东南飞”的铜官本土陶艺人才逐步回归,集生产、销售、开发、展示、体验、传承于一体的铜官陶艺老街焕发出勃勃生机;千年陶都,跨进了追梦的新时代!

 01 结语

有梦想才会有希望。铜官长沙窑,她从历史的记忆中走来,用泥的厚重,水的旋律,彩的纷呈,火的热烈,托起复兴的梦想,向未来走去。

更多精彩,请点击 http://culture.kaiwind.com/

分享到:
责任编辑: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