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80后古乐坚守者

2016-06-22 来源:腾讯网

 

  在吉林省白山市榆木桥子村的河边,一位小伙手里拿着泥制的乐器深情地吹奏着。小伙今年35岁,名叫宗华,手里拿的乐器叫做埙(xun)。爱上埙源于1986年,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段背景音乐吸引住了他,那种特殊音色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直到2013年5月,宗华路过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时,偶然间听见有人在吹奏儿时的那段旋律,他才找到了勾起儿时记忆的这个“旋律”。(图/文 新文化报 蒋盛松 白石)

 

  2014年年初,宗华陆续通过各种渠道买了一些几百元不等的埙,开始在家练习吹奏,可是吹奏出的声音完全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于是他开始寻找,查询资料,对埙进行深度了解,自己摸索开始制作。后来经朋友介绍,他师从宁夏第一代制埙人李蕴林,开始系统学习埙的传统制作与演奏。图为宗华到山上取制作埙的泥土。

 

  传统手工制作一个埙大约需要连续工作72小时。主要分以下几步:取土、揉泥、拉坯、压光、开孔、调音、晾干、烧制、精调、手工抛光等。制埙的泥需要取3种不同的土调配。宗华从山上背着重达30斤的泥土步行20分钟,再骑20分钟摩托车才能到家。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距今约有七千年的历史,最早出自母系氏族,用以狩猎时传信的工具。埙是极具个性的乐器,各种材料和各种形状的埙,音色各有不同,是中国八音之中唯一的土乐器。图为宗华在准备揉泥。

 

  宗华的职业被称为“让泥巴唱歌”的艺术家。他每天7点起床,凌晨2点左右才能休息。图为宗华在拉坯塑造埙的形状,拉坯需要精准的手法才能成型。

 

  由于东北天气寒冷,看一晚上窑,靠眼睛观察温度。蹲守一夜,最后也不一定能制作出成品。因为是纯手工制作,淘汰率很高,一个埙的音色要连续调7、8个小时,调到最后也有可能报废。

 

  宗华将每个埙入窑烧制,这个过程长达28个小时。

 

  出窑时宗华吹出埙里的炉渣。

 

  宗华看到烧裂的埙很失落。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如今破损率还在百分之四十左右。烧制时,出现裂纹或变形都是“家常便饭”。

 

  宗华手捧着刚出窑的埙如似珍宝,出窑时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可能烧出的是极品,也有可能是残次品。

 

  对于没有烧裂的埙,出窑后还要对其进行水磨。

 

  精调音时,宗华正在仔细观察埙的内部。

 

  傍晚时分,宗华在忙着调音,妻子在照顾2岁的小儿子。

 

  因为经常工作到凌晨,宗华基本每天晚上都要吃碗泡面才能入睡。

 

  宗华以前在城里经营一家饭店,因为酷爱埙的吹奏,每晚闲暇时间都要在店里吹奏,经常会影响到邻居休息。为了不间断练习,后来他经常上山苦练,直至凌晨才能返回。

 

  很多人认为他不务正业,父母也不太支持。可他义无反顾,出兑了饭店,回到农村老家,潜心研究埙的制作和演奏。图为大女儿在跟父亲学习埙的吹奏。

 

  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宗华的演奏水平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并且经常在网上为多人同时授课。图为宗华在群里为爱好者上课。

 

  宗华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想把埙文化和埙的演奏更好地推广,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埙、知道埙、懂埙,为埙的制作和演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把这个古老的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

分享到:
责任编辑: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