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梅长苏兴风作浪 盘点古代改变历史的谋士

作者:忆 夏 · 2015-11-27 来源:凯风山东

  在最近的热播剧《琅琊榜》中,有智有谋的“谋士”一职可谓举足轻重。太子和誉王为了夺嫡斗得水深火热,梅长苏虽远在江湖,却被京城内的王子们所惦记,因为江湖传言“江左梅郎,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太子和誉王的亲信们为了抢先一步接近麒麟才子更是大打出手。而在誉王的府内,冷艳的谋士般若也是对主子忠心不二,为了助其夺嫡一步步机关算尽。

  古代的谋士一词是被这样定义的:“相当一部分‘学而优’却不能‘仕’的读书人,常以‘门客’、‘军师’等身份为自己的主人出谋策划,排忧解难,有时甚至以死相报。” 《墨子•号令》中写道:“县各上其县中豪杰若谋士、居大夫、重厚口数多少。”《琅琊榜》中为靖王出谋划策的梅长苏和对誉王忠心耿耿的般若便是这样的职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谋士。

  姜子牙

  说起有名的谋士,那首先得是韬略鼻祖姜子牙。姜子牙本姓姜,名尚,字子牙。虽然他满腹经纶,才智超人,但在商朝却一直怀才不遇,直到古稀之时在渭水之滨遇到出猎的周文王,两人一见如故,周文王欣赏姜尚的治国安邦之道,封其为掌管军事的“太师”。在姜尚的辅佐下,文王先后征伐了密须、犬戎等国,逐渐占领了商朝统治的地区,文王死后,武王继位,并继续在姜尚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终于在公元前1046年灭了周朝,因此也有了历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纣”。后来周武王把姜子牙封到了齐地,成为齐文化的创始人。姜子牙一生在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不仅是西周攻克商朝的首席谋士,更是古代的一位有着重要影响的韬略家,不愧被后世称为谋略家的开山鼻祖。

  管仲

  春秋时期的管仲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周穆王的后代。在鲍叔牙的极力推荐为齐国丞相,他对齐桓公说:“管仲之才,胜我百倍,君若欲大展宏图,非管仲莫属。”于是齐桓公没有计较管仲的一箭之仇,而是对他委以重任,在管仲的辅佐下推行改革,知人善任,国力增强,并建议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最终确立了齐国的霸主地位,齐桓公也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管仲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更是历史上有名的经济家,他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范增

  范增,秦末居鄛人,是项羽手下的第一谋士,项羽尊其为“亚父”。范增在七十岁高龄时投身于反秦斗争,成为项羽的谋士,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反秦斗争取得了新的进展。公元前206年,范增跟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趁机消灭刘邦以绝后患,但没有被采纳。刘邦后来赴鸿门宴,范增几次暗示项羽除掉刘邦,项羽犹豫不决,刘邦逃脱。后来,刘邦被困在荥阳项羽胜利在望时,没想到刘邦用了陈平的离间计,使范增受到项羽猜忌,遇事不再和他商议,范增一气之下辞官回乡,但走到半路就病死了。没有了范增的辅佐,项羽终于兵败,自刎于乌江。难怪最终刘邦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萧何

  萧何是西汉初年政治家,秦末辅佐刘邦起义。他勤奋好学,智勇双全,真心拥护刘邦,并跟随其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攻克咸阳后,萧何对秦朝的户籍、地形等一一清查,收藏了秦朝的律令档案等,使刘邦对天下的要塞、地形、人口等有了清晰的认识,对以后西汉政权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由于战事咸阳城项羽放火烧了3个月,破败不堪,萧何留守关中,安抚百姓,收拾残破局面,在刘邦与项羽交战中,不断向前方输送粮食和兵力,形成了兵强粮多的大好形势,为刘邦大胜项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郭嘉

  郭嘉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人,史书上称他为“才策谋略,世之奇才”。少年时便展露出非凡的智慧,喜欢与长者交谈,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袁绍的治国不满转而投至曹操,两人相见恨晚,从此当上了曹操的军师,为其出谋献策,在其神机妙算下,成功剿灭吕布、袁绍及其余部,郭嘉功不可没。但是天妒英才,年仅38岁便因病早逝。曹操也因此失去了最得意的助手,不禁感叹郭嘉活着的时候:“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死后,曹操赤壁之战败北,哀叹道:“郭嘉在,不使孤至此。”足以见得郭嘉这个谋略双全的谋士确实是曹操的左膀右臂。

分享到:
责任编辑:皓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