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5名留守儿童的夏天

2015-08-06

  8月4日消息,江西省赣州市,牛耕、插秧、割稻、脱粒、晒谷,原始的劳动在泥土上生产出一碗碗米饭。炎炎盛夏,恰逢南方“双抢”(抢收早稻、抢种晚稻)季节,一年中数这一时段的农活儿最繁重。与不少爸妈陪着出游、进培训班的小孩儿不同,家住江西赣州一个小山村的5名留守儿童的暑假在泥泞的稻田里。摄影:骆驼/CFP

/

  如今,农村的青壮年大多在外务工,留下“386061部队”留守,留守儿童东东家也是如此。“38”代表妇女,“60”代表老人,“61”代表儿童。

  5名孩子中,12岁的东东最大,8岁的明明最小,而他们的爷爷奶奶均已年过花甲。于是,劳累的农活儿落到了这5名小孩儿和他们的爷爷奶奶肩上。与土地亲密接触,将成为这些留守儿童的深刻记忆。图为他们表情各异地坐在田埂上,“老大”东东喜欢看电视剧《西游记》,扮起了孙悟空。

  这些位于丘陵地带的小块梯田难以实现机械化,孩子们不得不沿用着祖辈流传下来的劳作方式——手工割稻。在稻田里摸爬打滚的他们,堪称中国大地6000万留守儿童的独特缩影。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歌里这样唱到。不过在稻田里,与泥土打交道的孩子们却难以体会到这种诗意。他们经受着高温蒸烤、昆虫叮咬的考验,如果大意,锋利的禾刀和长满锯齿的禾叶还将划破他们的嫩肤。为了逃避艰辛的劳作,年纪尚幼的他们在房子内外躲躲藏藏。在割着水稻时,他们还惦记着哪家电视台将播动画片《熊出没》。图为放在一起的鞋子,年纪尚幼的他们对动画片情有独钟,其中一双鞋上还有奥特曼的图案。

  与大人们按顺序割稻子不同,孩子们喜欢割出穿过稻田的“路”,依次划好任务片区再各个击破,他们称之为“打洞”。被“打洞”后水稻,在孩子们看来更容易割完。

  “老大”东东正把割断的一把水稻摞成小堆,小家伙一招一式割稻子有模有样。稻穗下垂说明谷粒饱满,今年是个丰收年。

  烈日下割水稻身体中的水分流失特别快,口渴的林林跑回家猛喝水。

  喊累的萍萍躲起来后,被拿着竹鞭的东东在新房楼梯口堵住,不得不重返稻田。

  东东的爷爷奶奶均年过花甲,爷爷还在四年前做过直肠癌手术,身体恢复后重新下地干活。正把刚刚脱粒完的稻谷装袋。

在割完水稻的田里,孩子们60多岁的爷爷赶着老黄牛耕地,这里将种下晚稻。牛耕,上已经沿袭数千年的耕作方式。

电视机是留守儿童的重要伴侣。在不下地干活儿时,东东与弟弟妹妹们都挤在电视机前。这是家里唯一的电视机,放在了爷爷睡的老屋房间内。

  老屋斑驳的土墙上,贴着明明明、林林、萍萍的奖状。如今孩子们已经搬到了几米开外的新房住,而他们的爷爷晚上仍睡在老屋。

  老屋的一面土墙上,挂着孩子们用过的书包。如今孩子们已经搬到了几米开外的新房住,而他们的爷爷晚上仍睡在老屋。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