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老味道:盘点东北黑土地的百年“老字号”

作者:于全 · 2015-05-14 来源:凯风黑龙江

  “中华老字号”在长期的历史洗礼中流传至今,其以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被祖祖辈辈广为传颂。“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是重要的是一种历史传统与文化现象。而今能流传下来的老字号并不多,全国也只有上千家,那么在东北黑土地上沿袭下来的老字号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就让小编为你介绍一下东北黑土地上的老字号都有哪些。

  1、哈尔滨市秋林红肠——让你吃出怀旧味道

 

  哈尔滨秋林红肠可谓是闻名遐迩,其纯正的肉灌技术堪称一绝,说它是红肠的鼻祖也不为过。哈尔滨的红肠,原产于东欧的立陶宛,由于中东铁路的修建,大量侨民涌入哈尔滨的同时,也将红肠工艺带到了哈尔滨。其制作过程均选用上等的猪肉并加上秘制的配方,用木炭长时间烘烤而成。咬一口满嘴飘香,让人流连忘返。许多外地人到东北,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将哈尔滨的红肠打包带走,百年流传下来的老味道,为东北打造出了一款纯正的东北“老字号”。

  老字号指数:★★★★

  2、抚顺市鸿兴泰——满族茶艺文化的“活化石”

 

  抚顺的鸿兴泰,清王朝的发祥地,也是满族文化特别是满族茶俗诞生的摇篮。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到“启运之地”东巡祭祖,在张氏茶楼饮茶,并即兴为茶楼挥毫赋诗曰:“鸿运启帝基,兴业创八旗。泰和今盛世,茶香心自怡。”并亲赐“鸿兴泰”为茶楼字号。从此,鸿兴泰名声大振享誉辽东。至今300年历史的积淀,赋予了鸿兴泰更多的传奇色彩。因为它的传奇,当地人称它为满族文化的“活化石”。 文雅、华贵、传统是人们对鸿兴泰的最美赞誉,泡茶、行茶、敬茶、品茶一系列,又赋予了鸿兴泰十足的时尚范。赋有现代气息的“清宫茶礼”和“满族茶俗”,让人们感受到了植根于丰厚而又古老的传统满族皇家茶俗精髓。沿袭至今,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求的品位与时尚。

  老字号指数:★★★★★

  3、哈尔滨市华梅西餐厅———百年打造莫斯科老“华梅”

 

  在哈尔滨道里区西八道街上有一座近百年的老房子,每天的客人络绎不绝,它就是哈尔滨人口中的“老华梅”。1925年俄国人楚吉尔曼在哈尔滨创建了第一家俄式西餐茶食厅,当时营业面积只有70多平方米,主要经营俄式西餐茶食小吃。从创建之初的35年间餐厅几次易主,后改名为华梅西餐厅。现在的华梅西餐厅虽经历百年,但许多菜系仍然延续着老的制作方式。华梅西餐厅与北京马克西姆西餐厅,上海红房子西餐厅和天津起士林大饭店并称为中国四大西餐厅。

  老字号指数:★★★★

  4、沈阳市马家烧麦——烧卖配羊汤有如“雨天配巧克力”

 

  马家烧麦,是沈阳市特殊风味的回民小吃,由马春创制于1796年。独特的制作手法,并选用腰窝、紫盖、三叉三个部分的牛肉剁碎作馅,加调料用清水浸煨,拢皮捏馅时留大缨,其外形犹如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令人望而生涎。同治七年(公元1869年)由于“马烧麦”精工细做,别具一格,令其大名不胫而走,传遍了东北三省,成为社会各阶层深受欢迎的美味佳肴。1963年马家第五代传人马继亭开始经营“马烧麦”。他将祖辈积累下来的制作秘方、配料比例、独特技巧全部领会继承,亲自操刀,使得马家烧麦的风味越发鲜美。烧麦配羊汤就像雨天配巧克力般美味呦。

  老字号指数:★★★

   5、哈尔滨市老鼎丰——甘甜美味,最美传承

 

  久负盛名的哈尔滨老鼎丰,是国家内贸部首批命名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逢年过节随购一些老鼎丰糕点食品走亲访友,几乎成为哈尔滨人手信随礼的佐餐便当。在哈尔滨众多老字号中,老鼎丰可谓占尽风头。1757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巡访至绍兴古城,品尝一家果匠铺南味点心后大悦,遂御笔钦赐“老鼎丰”,意思是,锅里总是有丰盛好吃的佳肴,“老鼎丰”南味点心从此成为贡品。1911年,清宣统末年,浙江绍兴人王阿大来到哈尔滨,在道外区傅家店正阳三道街,现靖宇大街,创办老鼎丰南味货栈,从此老鼎丰住进了现在的哈尔滨。经过老鼎丰几代传人的努力和不断完善,现在的老鼎丰糕点已发展形成上千品种,五十余个系列品牌,在中国食品行业乃至东北地区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老字号指数:★★★★

  6、四平市李连贵熏肉大饼——大饼卷熏肉,吃起来没够

 

  李连贵熏肉大饼是吉林省的传统风味之一,1908年由河北滦县柳庄人李广忠(乳名连贵)在梨树县始创。熏肉用10余种中药煮肉,大饼用煮肉的汤油加面粉、加调料调成软酥,抹在饼内起层,便于夹肉而食。成品熏肉色泽棕红,皮肉剔透,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熏香沁脾,余味悠长;大饼色泽金黄,层次分明,外焦里软,焦而不硬,软而不黏。1924年,李连贵继子李尧来四平道东四马路,租了五间瓦房开设“李连贵熏肉大饼铺”,从此李连贵熏肉大饼传遍东北各地。1986年,位于四平市的李连贵熏肉大饼铺近2000平方米新楼落成,并改名“李连贵风味大酒楼”,至今的熏肉大饼口感依旧焦而不硬,软而不黏,让人们吃出了真正的熏肉大饼的味道。

  老字号指数:★★★★

  7、哈尔滨市道台府锅包肉——吃出女人的最爱

 

  清朝末期作为北方重要官方机构的关道衙门(哈尔滨道台府),经常需要宴请国外的客人,尤其是俄罗斯客人。俄罗斯人喜欢甜酸口味,北方菜的咸浓口味让他们很不适应。为了讨好大鼻子外国人,道台下指令改变口味。厨师郑兴文冥思苦索,把原来鲜咸口味的“焦烧肉片”,改为甜酸口味的菜肴。这道菜让俄罗斯客人非常喜欢和满意,每次来吃饭都必点这道菜。郑兴文根据菜肴的烹饪程序,给这道菜起名为“锅爆肉”,俄罗斯人发不准音,时间一长,衍化成今天的“锅包肉”。这道菜至今仍然是酸甜口感,也是女士们最喜欢的一道菜,不知不觉中锅包肉已经成为道台府的一道特色菜系,说起道台府,人们都会与锅包肉联系起来。

  老字号指数:★★★★

  8、长白山酒——甘甜红酒,唇齿留香

 

  吉林省长白山酒厂始建于1936年,有人说长白山无花不结果。长白山盛产的野果,更是不胜枚举。山葡萄、五味子、野山梨、野草莓、越桔、山里红,颜色五彩斑斓,味道酸甜苦涩。刚刚始建的长白山酒厂只酿造山葡萄酒,1956年酿酒人员在长白山中发现的大片大片的越桔,又酿成了越桔酒;1957年酿成了草莓酒;1959年酿成了五味子酒;1960年酿成了山梨酒;1962年酿成了玫瑰酒;1970年酿成了人参酒;1974年酿造成了青梅酒;1981年酿成了野山楂(山里红)酒。从此酒和长白山融为一体,山为酒扬名,酒为山增色。酒香飘满东北大地,也成就了今日的长白山酒业,在近100年的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据长白山的老人讲,长白山中的有些老户人家,解放初还保留着长白山的习俗:生男则喝自家酿造的山葡萄酒,寓意一辈子红红火火;生女则喝自家泡制的五味子酒,寓意做母亲就要遍尝人间酸甜苦辣辛。而对于喝过五味子酒的人来说,却知道这五味子经过一冬天的泡制,已成了人间仙液。真是人生好滋味,尽在五味子。

  老字号指数:★★★★

  9、哈尔滨市老都一处——站着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

 

  老都一处饭店原为老都一处饺子馆,始建于1923年8月,地址在道里区中国十三道街54号,创始人是河北省景县人杨保增。老都一处的饺子鲜,鲜遍天,博得了中外宾客的交口赞誉。老都一处的餐具也很讲究,银匙碟、银酒壶、银酒杯,银光闪烁。餐桌上还备有酱油、醋、油炸辣椒、芥末、蒜泥、香油,各种作料一应俱全,顾客可随己之好任意选用。老祖宗讲究“原汤化原食”不论你吃一碗饺子还是半碗饺子,一律免费上高汤,高汤由香菜、紫菜、葱花、味素与热饺子汤勾兑而成。饺子历史悠远,代代相传,代代都吃不腻,许多知名人士品尝了老都一处三鲜水饺后都大加赞赏,还有想再来一次的冲动。

  老字号指数:★★★★

  10、吉林市福源馆——老而不旧

 

  福源馆坐落在吉林市繁华的河南街中段,前店后厂,始建于公元1628年,距今有近400年的历史,这个店始业叫埠源馆,是一个经营茶食的小店,店房只有85平方米。顾客主要是顺江(松花江)而下,到船厂赶集的客商、农民,以及本市的居民。由于店中的油茶出众,也颇得一些达官贵人的青睐。后来,该店由一个吴姓、号称“俊六大人”的人投资,改店名为福源馆,变茶食店为前店后作坊的食品店。以生产和销售糕点为主,兼营水果、香肠、火腿、板鸭、叉烧肉等商品,并在市内东市场、大东门设两处分号。经营的品种多样,其中中式传统食品京八件、梅花蛋糕等尤被广大消费者所喜欢。数百年来,福源馆以其丰富的文化和内涵、独特的工艺和技术使近400年的“福源馆”誉延至今。1993年,被国家内贸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

  老字号指数:★★★★★

分享到:
责任编辑:半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