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穿越40年寻找当年的你:首位私人来华记者镜头中的中国

2015-04-02 来源:大燕网

 

  1976年4月底,34岁的意大利青年马达罗生平第一次踏上了中国北京的土地,自此拉开了他39年内往返中国190次的序幕。他是“改革开放前夕第一位被允许以私人身份来华采访的西方记者”。图为1979年5月,西单北大街,人行道上的中小学生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在等候校车。

 

  如今40年过去,老马深深的中国梦依旧澎湃,73岁高龄的他想要寻找当年照片中的主人公,是惦念或是感怀,是追溯或是续缘。图为1976年4月29日,首都机场旧候机楼。国内航班的旅客们正在等待登上一架俄罗斯生产的螺旋桨飞机。他们大多数是中国旅客,从内蒙古到云南,从辽宁到新疆,从上海到西安,来自不同的地方。

 

  前门是北京内城的南门,也是进北京的正门。它的前面,是它的孪生兄弟“正阳门箭楼”,用圆形的瓮城墙把两座城楼联起来,后来改造又拆除了瓮城只剩城楼。20世纪70年代,这两个城门之间的空地成了公共车停车场。

 

  前门东大街(前门到崇文门之间),旁边是旧前门火车站。1977年春天的一个清晨,从人流和自行车数量上看这是一个早高峰,四个女学生走在前往学校的路上,其中三个仍佩戴着“红卫兵”红袖章。

 

  我沿着长安街,走到火车站附近,见到市民们每天早上做操、打太极拳。从这里再往前走就是前往郊区通州的路。晨练是市民上班前的好习惯,可以在任何地点,与其他任何不认识的人在一起锻炼。

 

  1977年5月,穿过了天安门和端门,沿着长长的林荫大道来到了午门前,这是真正进入紫禁城的大门。沿线两侧是宽阔的自行车停车场,商贩在临时的流动柜台上向游客出售导游图和明信片。

 

  1977年5月,在紫禁城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的游客们,左边远处是景山的中心亭。故宫是游客到首都必去的旅游景点,游客们还很注意明清皇帝的年号和即位时间。故宫的门票很便宜,只有几毛钱。

 

  1977年5月,如果你站在两个胡同的交叉口向胡同方向望去,你就会加宽你的视角,就像在剧场的感觉。最前面的两个女孩子带着椅子在上学的路上,其中一个胳膊上还戴着“红卫兵”袖章,看上去学校离这里不远。

 

  1977年4月告别了胡同,来到了崇文门内大街。我放下心来穿梭在行人和自行车的洪流里,他们不明白当时我的镜头为何始终对准普通人民,也没有想到这些场景在今天竟成为遥远的过去。

 

  在1979年,西单一家国营自行车商店。商门前站着许多人,有营业员也有顾客,他们围着一辆半新的摩托车在交谈议论。一位顾客背着手,朝我投来一个神秘的微笑,这个微笑深深印在我脑海里。

 

  1977年4月,东长安街几乎看不到小汽车,主要是自行车流。从街上悬挂的欢迎标语看,将有重要的外国首脑访华。我拍摄这张照片时,一位从后面骑车过来的人在我前面停下,好奇地回过头来望着我。

 

  1979年4月,在海拔50米的北海公园远看北京,可以望见紫禁城的屋顶和城市最高的建筑物北京饭店。照片中两个家庭从郊区来城里游玩,爷爷在看游览图,老奶奶在抽烟,那个时期妇女抽烟是很常见的。

 

  1977年5月,这是在毛泽东去世那年出生的宝贝,那时还没有独生子政策,主张一个家庭生孩子最好不超过两个。当天是五一劳动节放假,妈妈穿上新衣服,奶奶在织毛衣,爷爷在穿衣服,约了几个同伴去天坛游园。

 

  1979年5月,北京人和中国北方其他地方的人一样,吃面食比吃大米多。这张照片的大街上,车上的篮子里放着刚刚压出来的不同宽窄的新鲜切面,旁边的孩子在帮大人看车,车上的面条是附近一个餐馆预定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万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