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这些年 那些年 我们的春节

2015-02-02

 

  小时候,过年意味着女孩子们的花衣裳、男孩子们的鞭炮、红对联和年画、还有长辈们的压岁钱和各种好吃的,长大后,春联一年年贴、灯笼一年年挂、鞭炮和礼花一年比一年炫,春运潮一年比一年猛。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年味儿却悄悄的藏到了电视机、电脑、手机里,藏到了层层高楼里。过年的方式虽然一直在变,但不变的是浓浓的过年情怀。

  有人总结说,年夜饭昔日是重吃,今日是重情。年夜饭的变迁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生活状况的巨大变化。“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年不同”。当丰盛的饭菜摆满一桌,家人团聚,共吃团圆饭的时候,每个人心中那种充实的幸福感真是难以言喻。平日家庭成员为生活各奔东西,当难得团圆,酒肴相对时,年夜饭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份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1959年燕子矶公社食堂年夜饭,大家集体吃饭过年。

  1962年,包饺子过春节的京郊农民。六七十年代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好的一顿饭。“我小时候最盼的就是过年。只有过年才能饱饱地吃上一顿大米饭,还有饺子、猪肉。”1958年出生的刘女士说,“六七十年代,年夜饭的最大好处就是解馋。”

  六七十年代吃上的消费,占国人收入大部分。临近春节,家家都让几个孩子起早贪黑排队去买。平时家庭主妇手紧得很,不肯多用一滴油,过年时,似乎一下子大方起来,年夜饭有炸丸子、猪肉炖粉条、红烧鲤鱼,还有香喷喷的大米饭,这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

  1979年,鱼和肉开始出现在芜湖人家的年夜饭上。

  八九十年代年夜饭-鸡鸭鱼肉唱主角。八九十年代,年夜饭菜肴的种类由贫乏走向丰富,人们的胃口也随之大开。鸡鸭鱼肉成了年夜饭的主角。

  九十年代,一个普通人家的除夕团圆夜。90年代以后随着时代的变迁,新鲜蔬菜无论冬夏都能买到,且生猛海鲜、南方菜、北方菜应有尽有。

  1999年,杭州一饭店厨师被请到家里做年夜饭。

  新世纪以来,有不少人开始订购年夜饭半成品,在家简单操作,即可以吃到美味年夜饭;不少饭店也推出年夜饭上门服务,人们可以在家里“订制”年夜饭,请酒店大厨做好后送货上门,既方便,又享受了安坐家中迎接新年的那种温馨氛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一家老小下馆子去饭店吃年夜饭,既可以美餐一顿,而且可以省下洗碗刷盘的麻烦,何乐而不为呢?年夜饭“前天”讲求吃饱,“昨天”讲求吃好,“今天”则讲求吃得健康。

  在中国的传统中,过新年穿新衣的历史由来已久,它和舞龙、舞狮、敲锣打鼓、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一样,是节日喜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多姿多彩的春节新衣,把节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烈、更加美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下繁忙的供销社,攒了一年布票,只为过年裁一身新衣。

  1966年春节前,在辽宁省海城县农村集贸市场上,当地的妇女们在棉布摊前选购花布,准备回家缝制新衣。

  1989年春节,走上致富路的农民在百货商店选购呢大衣,这可是当时最时髦的衣服。(程建平 摄)

  新世纪到来,过新年、穿新衣,身着传统服装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胡龙召摄)

  2014年,天津市和平区长寿养老院的老人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由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红色新衣。穿上新衣服,老人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老年模特大赛,增添了养老院的喜庆气氛。

  中国人几千年来总把过年当做件大事。过年之前要做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有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曰“年货”。年味,从置办年货开始,进入农历十二月,男人想办法多寻钱购买年货,妇女们则多砍柴割草准备过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为“入年界”,俗称“鬼锁山门”,妇女们则不上山砍柴割草,而是在家大扫除,搞卫生,迎接新年。农历12月,家家户户开始筹办“年货”,赶做“年料”。 如今,物质极大丰盛,年货再不是稀奇之物,但人们置办年货的习俗依旧保留。

  为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围坐一团,画年画,写对联。

  热腾腾的炉灶和香喷喷的年糕是各家拿手的甜蜜年货。

  过年了,剪窗花、贴福字已成老人的习惯,期盼儿女能回家过年。

  1978年,北京市民在排队购买年货。

  1980年春节前,四川彭县农民陈开方(前右)买了一台价值人民币520元的12英寸黑白电视机,引来乡亲们羡慕的目光。

  1982年春节前,一位在槐泗赶集的居民满载而归。当时,他手上举的塑料摆花几乎家家可见。(程建平 摄)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前往他乡奋斗,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车厚重的年货成为回家最大的欣慰。

  近些年,每到新年,各大商圈开始上演年货大战,准备年货成为人们空余时间的主要活动。近年来,“囤年货”的生活习惯渐成历史,人们开始现吃现买追求新鲜。

  随着电商业的不断兴起,淘年货也渐成为很多人的选择,足不出户,轻松备货,过节筹备活动均在手指间解决。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元宵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随着社会发展,年俗越来越简化,但简化不掉的是那厚重的年味。

  观看舞龙舞狮表演,是过年最期待的热闹时刻。

  19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登上中央电视台,从此彻底改变了人们过年方式,春晚成了人们过年必不可少的活动。

  1987年春节,兴化垛田农民舞出“双龙喷火”。(程建平 摄)

  放炮是男生过年最热爱的节目,这样表情,你是否也曾有过?

  从过去的庙会到现在灯会,过年的方式在逐渐改变,但不变的是年下的热闹与喜庆。

  2013年2月11日,众多游客在云南大理古城游玩,云南温暖的气候吸引了大量冬季气候寒冷地区的游客。“家庭式”旅游过年受热捧。

  品尝农家美味、欣赏民俗表演、呼吸新鲜空气,农家乐过新春成为一种新的过年方式。热闹春节也有了另一种过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过节方式也在悄然改变。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所以泡养生温泉也就成了众多市民春节旅游的热选。

  随着新年旅游热受到热捧,自驾游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过年,在路上,自主游玩,自驾游自由化与个性化、灵活性与舒适性的特点和魅力逐渐显现。

  灿烂的烟花绽放着过年的喜庆,这些年,那些年,生活在变,但过年的情怀依旧如烟花般,绽放在每个人的心田。

  当看春晚守岁成为“选择题”、拜年只需“吼一嗓子”、“宅过年”成为一种流行,你还坚守“中国年”吗?尽管过年方式出现新变化,但无论哪种表达方式,背后依然是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顽强坚守。近年来,拜年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从上门拜年、寄明信片到电话短信拜年再到电子贺卡、微信拜年,方式转变中不变的是厚重的祝福之情。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电话作为交流信息、沟通感情最方便的工具,已被人们广泛地使用,打电话拜年已成了时尚。一个电话,几句问候,不但表达了友好的情感,也简化了很多见面时不必要的客套与麻烦,还提高了一个人的时间使用率。据说有的人一个上午就接到五十多个拜年电话。自从电话拜年也为很多无法登门拜年的人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平台,也成了一种年间不可少的惯例。

  随着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传统拜年的“串门”对部分人来说已经很困难。而互联网因其快速便捷功能强大等诸多优势成为近年来拜年的新宠。视频聊天、制作网络贺卡、发电子邮件都是网络拜年的方式。电子贺卡一经推出便受到许多网民的欢迎。使用这种富有特色的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省钱又快捷,还能让远在他乡的亲友们感受到浓浓的祝福。

  作为社交工具,微博和微信让人与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手段更加多元。更多年轻人拜年愿意宅在家中,发一条微博或是微信朋友圈,除了文字,还可以附上图片增加即视感,亦或是亲自录上一段语音祝福。通过网络这个虚拟平台,轻松表达自己、联络感情。对比电话短信,价格越来越低廉的流量套餐是微博微信拜年方式兴起的强大支撑。

  那些年,这些年,我们的春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时代有着新习俗,但唯一不变的是中国人过年的情怀。迎着春风,凯风祝大家新年快乐!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