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盘点:2014年国际十大面孔

2015-01-23 来源:新华国际

  温故2014,国际政坛冰火两重天,有人欢喜有人忧。

  岁末年终,俄罗斯卢布上演狂跌剧情,总统普京很“受伤”,偏偏此时,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制裁大棒”即将落下。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不走寻常路,大玩“失踪”戏码。法国总统奥朗德设宴忙调停,请完奥巴马请普京,狂刷“存在感”。苏格兰独立选项被否决,英国首相卡梅伦终于可以“松口气”......

  或光鲜或暗淡,他们多次成功抢镜,吸引了全球民众的关注。

  他们:针尖对麦芒

  普京

 

  当地时间2014年8月13日,克里米亚,普京戴墨镜现身机场。

  “普京、油价和卢布都在明年奔向63”,这是俄罗斯段子手的新作。据说,此黑色幽默在俄罗斯高层之间也很流行。这个玩笑虽然夸张,但也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普京目前的困境。

  今年以来,卢布贬值幅度已经超过50%。俄央行数月来5次小幅加息,投放800亿美元外汇储备购买本币,不过收效甚微,未能有效遏制资本外逃和通货膨胀势头。美国本周内即将出台新一轮对俄制裁,无疑将使身处经济“寒冬”的俄罗斯雪上加霜。美国白宫16日警告称,在多轮制裁、油价下跌以及卢布贬值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俄经济已处于“危机的边缘”。

  然而,普京认为,目前俄罗斯的经济形势不应被称为“危机”,央行加息也只是临时性措施。普京认为俄罗斯央行采取的加息措施及时有效,俄央行和俄政府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普京预测,卢布贬值的趋势还将继续,在最坏的情况下,俄罗斯将需要两年退出现在的危机,但他预测,俄罗斯经济将从2015年第一季度开始改善。

  按照西方国家的逻辑,经济不好,领导人的支持率应该岌岌可危。现实是什么呢?

  普京的支持率不但没有下跌,还出现了明显上升。

  根据美联社18日公布的一份民意调查结果,总统府和军队是民众最信赖的国家机构,而虽然民众对俄罗斯经济的悲观预期上升,但有81%的受访民众强烈支持或者支持普京的政策,比2012年同期的民调结果高出20多个百分点。

  美联社解读,普京似乎寄希望于强化自己敢于和西方对抗的硬汉形象,以期维持影响力,帮助应对现有经济困局。眼下而言,普京“确实做到了”,绝大多数俄民众没有将普京看作引发这场困局的原因,而是将他看做解决这场困局的关键。

  奥巴马

 

  2014年6月,世界多国首脑应邀参加在法国举办的诺曼底登陆战70周年纪念仪式。因乌克兰危机与欧美不和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出现在活动现场,普奥二人的“尴尬聚首”引来了外界的高度关注。

  近日,白宫表示,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将签署一项法案,涉及追加对俄罗斯制裁。当天,俄罗斯货币卢布对美元汇率一度创历史新低。白宫发言人表示,白宫的目的是让普京更加清楚自己面临的抉择。

  上周,美国国会通过“支持乌克兰自由”法案。根据法案,美国将给予乌克兰、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北约之外盟友的地位;对俄大型能源和军工企业施加新制裁;赋予奥巴马向乌提供致命或非致命武器装备的权力,包括反坦克炮和穿甲弹;划拨5000万美元专项基金,以从欧洲“回流”天然气的方式向乌提供紧急能源支持。俄罗斯外交部就此表示,该法案具有公然对抗性质。如果美国对俄采取新的制裁措施,俄方毫无疑问将予以回应。

  今年3月以来,美国和欧盟因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9月12日,美国以俄罗斯继续破坏乌克兰东部稳定为由,宣布对其国防、金融和能源行业采取进一步制裁措施。同日,欧盟也宣布对俄实施进一步制裁,加强对俄进入欧盟资本市场的限制。

  他们:狂刷“存在感”

  金正恩

 

  朝鲜《劳动新闻》10月14日在头版刊发了金正恩视察的相关照片。

  2014年下半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不走寻常路,玩起了“失踪”。一时间,“金正恩去哪儿了”占据了媒体的各大版面。此时,朝鲜“二号人物”黄炳誓率团旋风式访问韩国,罕见且出人意料。众说纷纭之际,金正恩终于拄拐露面了。朝鲜人民时隔一个多月,终于在朝鲜《劳动新闻》的头版,见到了朝鲜领袖那熟悉的笑容。

  不管怎么说,金正恩回来了——在国际社会充分聚焦朝鲜之后。

  奥朗德

 

  12月6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伏努科沃机场,俄罗斯总统普京(左)在与法国总统奥朗德会谈后送奥朗德登机。新华社/路透

  内政“不给力”,在外交上“狂刷存在感”

  2014年,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内政方面表现平平。无奈之下,奥朗德转而在外交上“狂刷存在感”。乌克兰危机以来,奥朗德在外交上主动出击,积极扮演调停角色。

  今年6月,乌克兰危机升级,俄罗斯与西方冲突加剧。奥朗德特意邀请普京参加在法国举行的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仪式,搭起一个外交舞台,让各方就乌克兰危机交流意见。在仪式举行前的24小时里,普京在法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法国总统奥朗德、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卡梅伦和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分别就乌克兰危机举行了会谈或交流,引发媒体广泛关注。据报道,法国总统奥朗德先宴请了到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与奥巴马共进晚餐后,奥朗德回到爱丽舍宫,与普京举行闭门会谈。据报道,奥朗德之所以分设两宴是应美国方面的请求。

  12月初,奥朗德突访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机场会晤两个小时。法国媒体指出,奥朗德是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首位到访莫斯科的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

  这次法俄领导人突然会晤,是应法方的提议举行的。分析人士认为,奥朗德5年任期刚刚过半,但在解决国内经济和社会问题上缺乏成效,民意支持率不高。因此,他努力争取在国际舞台上发声,彰显法国影响力,同时也意在为自己树立大国领导人的威信。

  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这次访问看似突然,实际上早在计划之中。法国总统府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安排奥朗德访问莫斯科。

  近年来,法国整体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呈下降趋势。但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欧盟核心大国,因而在国际舞台上仍扮演着重要角色。法国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伊拉克问题、马里问题和乌克兰危机等重大国际问题上表现较为活跃。

  他们:将继续执政

  安倍晋三

 

  12月14日,在日本东京自民党总部,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右三)将红花放在当选议员名字上。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日本众议院选举尘埃落定,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轻松获胜。这意味着,如果不出意外,安倍将在首相位置上再干4年。

  这次大选结果强化了日本政坛“一强多弱”格局,为安倍打造长期政权奠定了基础。但从另一角度看,也为安倍继续“暴走”注入了新的燃料。

  新的4年可能任期内,预计安倍除继续推行“安倍经济学”外,在集体自卫权相关法案、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等安保军事领域将有新的动作。尤其是安倍心目中的“修宪大业”,有可能在新任期内确立具体路线图。

  安倍的修宪野心已经多次流露,在选举期间就曾强调,修宪是自民党建党的原点,下一阶段将讨论优先修改哪些具体条款。安倍还声称,日本国民对修宪尚有抗拒心理,接下来需要发起一场“国民运动”,唤醒更多国民的修宪意愿。

  即将到来的2015年对日本和世界来说都是“历史大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是日本无条件投降70周年,是日韩邦交50周年,也是现行日美安保条约生效55周年。在这节点年份,安倍的历史认识问题无疑将再次被放到聚光灯下。

  罗塞夫

 

  罗塞夫胜选,仍是巴西“女当家”。

  今年10月,巴西现总统、劳工党候选人罗塞夫在大选第二轮投票中涉险获胜,实现连任。微弱的优势也让执政党感到了危机,承诺在新一届政府中做出变革。

  巴西近年来经济增长缓慢,现政府受到不少诟病,但由于执政党劳工党抓住了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低收入人群,最终赢得了大部分选民的支持。

  从2003年卢拉政府上任以来,劳工党政府推行积极的民生政策,在减贫方面大下功夫,推出了庞大的“家庭补助金计划”。十余年来,该计划覆盖了巴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罗塞夫上任后延续了卢拉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不断扩大扶贫政策的受益人群范围,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减小,失业率处于历史最低位。

  罗塞夫政府的各项民生政策赢得中下层选民支持的同时,也受到一些反对者的批评。反对者认为,罗塞夫政府利用国家财政对贫困人口实行巨额现金补贴,严重削减了国家工商界的积极性,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更加制约了国家经济发展。此外,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和大型国企的腐败丑闻更是让罗塞夫政府在竞选中有些“焦头烂额”。

  巴西劳工党的获胜再次巩固了拉美左翼阵营,目前拉美的总体格局不会有太大改变,巴西仍然会继续强调拉丁美洲的战略共融。

  不过由于经济发展放缓,巴西倡导的南方共同市场、南美洲联盟等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弱,在区域的领导地位受到影响。特别是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和墨西哥四国成立的太平洋联盟,对巴西“拉美老大”的地位提出了挑战,甚至有专家认为已经出现了“两个拉美”的格局。要想继续推进区域一体化,巴西新政府唯有扭转国内经济颓势、在国际上增强影响力、给予区域内国家更多支持。

  他们:有惊而无险

  卡梅伦

 

  2014年9月15日,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前,英国首相卡梅伦飞赴苏格兰作“最后挽留”。

  今年九月,苏格兰独立公投结果揭晓,反独派获胜,苏格兰独立的选项被否决,英国首相卡梅伦终于可以“松口气”。

  结果似乎在预料中,但过程却又充满变数。公投前夕,卡梅伦飞赴苏格兰,向苏格兰民众作最后的挽留。在当天的演讲中,卡梅伦情绪激动,几近哽咽。

  苏格兰独立公投“牵一发动全身”,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英国2015年将举行议会选举。针对英国要求脱离欧盟的呼声不断高涨的局面,卡梅伦表示,保守党如果赢得大选,将于2017年就英国是否退出欧盟举行公投。从这个角度看,苏格兰独立公投无疑是各方角力的“试金石”。

  对于举行“脱欧”公投,苏格兰举足轻重。苏格兰是真心希望留在欧盟的,没有了苏格兰,英国在“脱欧”公投中退出欧盟的可能性显然会大大增加。

  如果苏格兰独立,工党的选情和前途将大受影响。从传统上来说,苏格兰一直是工党的票仓。在目前英国议会工党议席中,苏格兰占三分之二,倘若失去这些议席,工党再度成为执政党的可能性极小,而现在执政的保守党将长期在英国政坛占据上风。

  巴沙尔

 

  5月26日,在叙利亚拉塔基亚省卡尔达哈镇,一男子在家人的帮助下站在二层楼上,悬挂现任总统巴沙尔的画像。新华社记者张迺杰摄

  大约两年前,西方国家和多数政治分析师几乎认定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倒台“不可避免”。然而,这位48岁的总统不仅安全无虞,还开启了第三个总统任期。如今,对于巴沙尔政权垮台的预期,由当时的“不可避免”逐渐变成了“不大可能”。一些政治分析师认为,叙利亚冲突局势出现重要扭转,主要源自政府军、反对派以及外部势力三大因素。

  叙利亚冲突始于2011年3月,不久迅速蔓延至全国,至2012年已演变为全面内战。冲突初期,不断有政府军士兵和军官变节,壮大反对派武装势力,政府军方面则节节败退。美联社记者扎伊娜·卡拉姆认为,政府军初期受挫后,仍保持着战斗力。尤其是最接近巴沙尔的核心圈势力大体团结一心,没有出现大部分高官变节现象。军事装备方面,政府军一直拥有较大优势,可以对反对派控制的地区实施空袭和炮击;反政府武装一直呼吁外界给予军事援助,但西方国家因担心武器装备最终落入极端武装之手,在军援问题上始终持犹豫态度。

  冲突后期,反对派武装阵营出现分化为巴沙尔提供了扭转局势的良机,包括“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在内的极端武装异军突起更是为巴沙尔定义反对派为“恐怖分子”的说法提供了事实依据。

  他们:上任之伊始

  莫迪

 

  5月16日,莫迪向民众致敬。新华社/美联

  印度会当美“亚太再平衡”棋子吗

  今年5月,印度联邦政府新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首都新德里正式宣誓就职。

  九月末, 莫迪开启了上任以来的首次访美之旅。莫迪在出发前发表声明,高度评价访美的意义。面对印方热情洋溢的表态,美国似乎也准备投桃报李。印美关系走向引起各方关注。有分析认为,即使印美拉近距离,印度也难以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马前卒。美“亚太再平衡”战略包括政治、经济、安全3个主要方面,而印度目前难以有效融入其中任何一个。

  政治上,印美关系处于发展阶段,仍面临不确定因素的考验。短期内,印度无法像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美传统地区盟友那样,成为美“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主要支撑。经济上,印有望与美加强经贸合作,却无法加入美亚太战略的重要经济议程。安全上,美国希望与印度在维护地区稳定方面加强合作。但目前美国亚太战略主要致力于发展与日、菲、澳等传统伙伴的协作关系,与印军事合作仍集中在武器供应和军备建设层面。

  塞西

 

  埃及当选总统塞西宣誓就职。

  6月8日,在埃及首都开罗最高宪法法院举行的就职仪式上,当选总统塞西在法官面前宣读誓词。埃及当选总统塞西当地时间8日上午在最高宪法法院宣誓就职。 新华社发

  今年6月,埃及前军方领导人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宣誓就任总统,从临时总统阿兹利·曼苏尔手中接过执政权力。塞西上台后,面临着恢复稳定、发展经济两大挑战。

  去年7月,穆罕默德·穆尔西遭军方解除总统职务,最高宪法法院院长曼苏尔随后出任过渡时期的临时总统。在今年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塞西以96.91%的得票率战胜对手左翼政治家哈姆丁·萨巴希,以绝对优势赢得选举。

  不过,一些政治分析师注意到,尽管塞西以压倒性优势获胜,但是此次总统选举的投票率为47%,低于先前预期。

  从得票率来看,三年的宪政变革走入轮回,军人总统回归政坛,威权统治或将再现,教俗冲突仍然是未来埃及社会动荡的潜在危机。

分享到:
责任编辑:葛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