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即将消失的手工粉条

2014-12-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陕西大荔县段家镇龙首山地处大荔县城北面,这里的传统手工加工红薯粉条很有名气,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龙首山说是山,其实也只是一抹黄土堆砌的土原。风多,雨少,土厚,墒薄,就只能长红薯了。暮春,在干燥得冒烟的坡头沟边,刨个小窝儿,把火床育出的苗子随意插下,浇上半碗水,红薯就伸胳膊蹬腿地长了起来,在黄土地上繁衍着一片一片的嫩绿,龙首山顿时显得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了。经历一个茵茵的夏,节令蹒跚到了霜降,就到了红薯收获季节。架子车上笼连笼,筐架筐,犹如叠罗汉一般,人们收获了一个殷实的秋。

  早先困苦时期,由于生活所迫,村人总是先把红薯切成片晒成红薯干,用以交公粮,剩余的磨成面解决肚子问题。直到有一天红薯面吃太多了、吃腻了,大家才纷纷琢磨它更多的出路。

  品尝着用传统手工制作的红薯粉条烹饪的“麻辣粉条”“肉炒粉条”“粉条包”等等,再听听在当地民间流传着红薯粉条美丽的传说,那还是有一番惬意的。据说乾隆年间,新任知县巡察访民情,骑着大红马走了半天来到这里的黄土高坡,时值九月,恰逢红薯丰收,乡人以煮熟的红薯接待知县老爷,红薯干绵、冒着热腾腾的香气,知县老爷吃了一个连赞好,临走时看了看既大又饱满的红薯突然好奇的问:“将此碾碎成粉,仿成面条之状,食之岂不妙哉?”知县老爷的话如醍当地百姓,老爷走后,乡民就按知县老爷说的做了起来。先将生红薯捣碎,置水中浸泡,再过滤出淀粉,晒干,然后擀成面条,煮熟,爽口、劲道,果然好吃!此做法便广为流传,远近闻名。为了纪念,乡民们亲切的称这种粉条面为“老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那时的“老爷面”从碾粉、手擀,渐渐发展演变到如今的制法,这种传统手艺已经流传了上百年。

  后来,人们进一步对工序进行加工提炼,提取红薯淀粉时先把洗净的红薯磨成浆,添加清水,用纱包过滤,包内存渣,汁水流入缸中,再加水,再过滤,直到浆里汁粉过滤殆尽。待沉淀后舀出清水,所余视之洁白摸之滑腻者即为淀粉,其难度几乎不亚于沙里淘金。事实上,龙首山人真把白的淀粉看作黄的金子了,他们把做好的粉条晾晒在院子里,一捆捆雪白的粉条在阳光下泛着光,蔚为壮观…… 实际上,举家老小整整一年的柴米油盐开支都要仰仗用粉条换取。逢贵客临门,炒粉条,下凉粉,原汁原味都是红薯粉条。

  虽说传统手工制作的红薯粉条因不含任何添加剂、光滑劲道、口味独特而深受人们喜爱,但现在能掌握这项工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加之传统工艺生产的粉条制作过程繁琐、劳动强度大,一般家户不愿在家做粉条,现在只有聘请中老年人来帮个忙干干,这样的工艺往后也许就要慢慢消失了。来源:陕西新闻网

 

 

 

 

 

 

 

 

 

 

 

分享到:
责任编辑:力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