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50年:曾经的“核武部队”

2014-10-17 来源:腾讯网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震惊全世界。50年过去,当年在青海金银滩原子城为两弹一星事业奉献青春的建设者们,如今分散全国各地,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在合肥,就生活着500多名来自核工业部原国营221厂的退休职工。图为刘基阳,高级工程师,1965年8月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原核工业221厂试验部,从事核武器(氢弹)研发、试验工作。核工业221厂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先后为新中国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是前后进行过16次核试验的核武器研制基地。198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撤销青海221厂,撤点销号。其中就有五百多户、共计一千余名职工、近万名离退休干部及家属分批迁至合肥集中安置点。

 

  邱明堂,1959年4月由21军某师调入原核工业221厂,在运输处从事运输工作,曾经四次运送核武器前往核试验场。

 

  董志勇,河北丰润人,1958年10月由汽车四团调入原核工业221厂交通运输处汽车队,专门从事核武器产品的吊装运输工作。当年,厂里运来唯一一台起重机,首次就由他来操作。“吊运核材料非常危险,不能有震动摩擦,非常考验技术。”董志勇老人回忆说,运送雷管和炸药的车辆只能保持在时速10公里,前后都有警卫车开道。“速度要特别稳,不能会车,稍微颠簸就可能引发爆炸。”

 

  姜智,河南开封人,1963年12月由解放军7986部队调入原核工业221厂二分厂,从事生产计划工作。

 

  赵瀛洲,1963年12月由工程兵部队调入原核工业221厂二分厂二〇三车间(核武器总装车间),从事纪检工作。

 

  李同恩,1964年元月,由北京军区调入至原核工业221厂器材处工作,负责核武器生产材料供应。

 

  李均志,1963年10月由西安仪表厂调入原核工业221厂,从事核机械维修工作。

 

  王遂德,河南禹县人,1959年1月由解放军6537部队调入原核工业221厂二分厂二〇三车间(核武器总装车间)任车间班长,从事核武器装配工作。

 

  张隧忠,1963年12月由工程兵部队青海某师调入原核工业221厂,负责机械动力处人事工作。

 

  白金才,1959年4月高中毕业留校后调入原核工业221厂,负责器材供应等后勤保障工作。

 

  田秀玲,1963年6月跟随家属前往原核工业221厂,在金银滩上,数千名像田秀玲一样的女性家属在荒漠戈壁上开凿沟渠、挖坑筑墙,用最艰苦的体力劳动奉献着宝贵的青春,支持着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基础建设。

 

  欧开成,1961年3月由一名铁道兵专业至原核工业221厂,从事汽车等运输工具的维修工作。

分享到:
责任编辑:南乔